0  41134  41142  41148  41152  41158  41160  41164  41170  41172  41178  41184  41188  41190  41194  41200  41202  41208  41212  41214  41218  41220  41224  41226  41228  41229  41230  41232  41233  41234  41236  41238  41242  41244  41248  41250  41254  41260  41262  41268  41272  41274  41278  41284  41290  41292  41298  41302  41304  41310  41314  41320  41328  447090 

        HC≡CH+Br2

试题详情

    →  b  →     →  d

(电石、水)(    )  (    )  (溴水)

(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评析:乙烯的性质实验来源于课本,而本实验是对教材实验的拓展和延伸。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与预期结果不一致的现象,从而激起了疑问,这种可贵的质疑精神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为了解决这个疑问,需要先给出假设,然后再设计方案进行探究。本题涉及了有机化学基本反应,化合物性质的检验,化学实验设计及评价等内容。

答案:(1)CaC2+2H2O→C2H2↑+Ca(OH)2

试题详情

2、对实验过程的探究

例2:2002 上海卷26

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澳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      (多选扣分)。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         ,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4)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a)            (b)          (c)         (d)

试题详情

1、              对实验结果的探究

例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1)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2)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3)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4)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镁粉只能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B水是镁粉与溴发生反应的催化剂

C(2)中产生的极少量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D镁粉与溴水中的H+发生反应,导致平衡移动使溴水褪色

评析:正确答案为B。多数学生选择了D答案。究其根源,主要是受到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氯水变质这一问题的影响。学生只注意到了镁与溶液中H+的反应,而忽略了镁可以和溴反应这一事实,更没有注意到(2)中所述,“镁粉与溴水反应时,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气泡,而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这一实验事实。这充分说明了学生没有深入地审题,受到了已有知识的干扰。能够举一反三固然是件好事,但用类推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正确的。

试题详情

??解得 27.5x=N-M
??x=(N-M)/27.5=[2(N-M)]/55
??故选A、B。
??例2.已知2A+3B=6C+D式中A是含X、Y两种元素的化合物,B是只含Z元素的单质,C和D均是双原子分子。试确定A、B、C、D的化学式。
??解:设A的化学式为X,B的化学式为Z,则原式可改写为:2Y+3Z=6C+D,按原子守恒定律:2(a+b)+3e=2×6+2=14
??整理后得:a+b+(3/2)e=7,a、b、e为正整数,e=2。
??若e=2,得a=4-b。
??讨论:(1)当b=1,a=3?则:
??2XY+3Z2=6XZ+Y2
??即A为XY,B为Z2,C为XZ,D为Y2符合题意。
??(2)当b=2,a=2,则2X22中X、Y两元素都只有4个原子,不能形成C分子,不合题意,故舍去。
??(3)当b=3,a=1,则:
??2XY+3Z2=6YZ+X2
??即A为XY,B为Z2,C为YZ,D为X2符合题意。
??答:略
??例3.在120℃时VLCO和某气态烯烃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混合点燃,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测得反应前后的体积不变。试求该烯烃可能的分子式及它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
??解:设气态烯烃分子式为C2N,体积分数为x。
?  C2N+(3/2)NO2NCO2+NH2O  ?ΔV增加
??  x  ?? 1.5nx    ?    2nx?  0.5nx-x
??  2CO+O22CO2  ?   ?ΔV减少
??  1-x    ??   ??   ??(1-x)/2
??概括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即体积守恒:
??则有?0.5nx-x=(1-x)/2,nx-x=1,x=1/(N-1)。
??讨论:(1)当N=2时,x=1。乙烯C24占100%,CO为0。
??(2)当N=3时,x=(1/2)。C和CO各占50%。
??(3)当N=4时,x=(1/3)。C4占33.3%,CO占66.7%。
??答:该烯烃可能的分子式及体积分数分别为:
??C24占100%,C占50%,C4占33.3%。?
??例4.某气态烃与O2的混合气体,在一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设反应前后温度相同且高于100℃),经测定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压强并不发生变化,则该气态烃可能是哪种烃?
??解: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p/p2)=(N/N2
??设该烃为C,本题为等压,故N=N2
??  C+[x+(y/4)]O2 xCO2+(y/2)H2
??  1mol  [x+(y/4)]mol  xmol  (y/2)mol
??依题意 1+x+(y/4)=x+(y/2),解得:y=4。
??讨论:(1)当x=1、y=4为甲烷CH4
??(2)当x=2、y=4为乙烯C24
??(3)当x=3、y=4为丙炔或丙二烯C4
??(4)当x=4、y=4为乙烯基乙炔C44
??答:该气态烃可能为CH4、C24、C4、C44
??此类型的题在高考和竞赛题中可经常碰到,解题过程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都很有帮助,因而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试题详情

a+35.5x=N

试题详情

则有

a+8x=M

试题详情

a+35.5x=N

??解得?55x=2N-M,
     x=(2N-M)/55
??(2)当x为偶数时,有RO(x/2),RCl

试题详情

则有

2a+16x=M

试题详情

  (V/V)=(n/n
  即:?VN2∶VH2=10.4∶15.6
  ∴?VN2=10.4/(10.4+15.6)×100mL=40mL
  ??VH2=100mL-40mL=60mL
  设N转化的体积为x,则有:
  ?????N? + ?3H2NH
  起始体积 40      60    0
  转化体积 x      3x   2x
  平衡体积 40-x   60-3x  2x
  ?V=40-x+60-3x+2x=100-2x
  ∴有:
  15.5=((40-x)×28+(60-3x)×2+2x×17)/(100-2x)
  解得?x=10mL
  ∴N的转化率为:
  N%=(10/40)×100%=25%
  答:平衡时N的转化率为25%;N,H两种气体开始的体积分别为40mL和60mL。
  例8.可逆反应C(s)+HO(g)CO(g)+H(g)-Q达到平衡后,改变温度使平衡发生移动,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如何变化?
  解:该反应中当温度改变使平衡移动时,每增加(或减小)1mol(或xmol)气体,气体的质量就增加(或减小)12g(或12xg)
  设原平衡时气体的总质量为m(m>12x),气体总物质的量为n(n>x)。
  则有?=(m/n)
  当温度升高、平衡右移后,=(m+12x)/(n+x)?
  当温度降低、平衡左移后,=(m-12x)/(n-x)
  (1)温度升高平衡右移时:
  [(m+12x)/(n+x)]-(m/n)=[x(12n-m)]/[n(n+x)]
  讨论:
  ①若m>12n,则12n-m<0?减小;
  ②若m=12n,则12n-m=0?不变;
  ③若m<12n,则12n-m>0?增大。
  (2)温度降低平衡左移时:
  讨论:
  ①若m>12n,则12n-m<0?增大;
  ②若m=12n,则12n-m=0?不变;
  ③若m<12n,则12n-m>0?减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