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构成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是
( )
A.税收收入 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 D.收费、罚款和公用事业收入中上缴国家的部分
答案 A
1.十七大报告中讲到: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我国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 )
A.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B.税收征管部门严格执法,加大征税力度
C.全社会依法纳税的意识明显增强
D.股市火爆,印花税大量增加
答案 A
2.在我国,规模宏大的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秦山核电站等都是国家投资兴建的。军队、警察是靠国家出钱装备起来的。国家机关、学校、科研单位也需要国家出资来保证其正常运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保障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及抗洪救灾等,也要财政做靠山。
国家财政部门拨付的这些资金从哪里来?属于我国财政的哪些支出?有什么作用?
答案 (1)这些资金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收入。
(2)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3)国家通过财政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国家财政能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财政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强化训练
1.2008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5%,突破28万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1 900美元;国家财力明显增强。全国财政收入达到4.6万亿元,财政支出
5万亿元。
(1)2008年我国财政收支状况如何?
(2)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
(3)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就一定增加吗?为什么?
答案 (1)支大于收,有赤字。
(2)经济决定财政,经济发展水平是财政收入的基础,财政规模的大小,归根到底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财政分配的政策又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如果财政资金分配得当,使用合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就高,经济发展速度就快;反之,财政资金分配不当,使用不合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就不高,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受到影响。
(3)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也不一定就随之增加。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是形成财政收入的基础,只是一种可能;财政收入还要受到分配政策的制约,国民收入中最终有多少能成为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要通过现实的分配过程。
15.下图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示意图。两幅图所代表的社会财富总量相等,图(一)被称为“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图(二)被称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十七大强调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在更加注重公平的精神下,哪种收入分配结构更优越?
(2)中央强调,对不同收入群体采取不同的调节办法,努力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这有什么重要意义?
(3)从经济制度上看,你认为怎样才能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答案 (1)图(二)更优。在社会财富总量相等的情况下,图(一)中低收入人口占绝大多数,收入越高人口越少,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图(二)中,中等收入人口占了绝大部分,高收入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占少数,社会财富分配比较均衡,体现了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2)①“金字塔型”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弊端十分明显,由于利益分配不平衡、不公平引发的利益分化,必然激化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②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中等收入者多,两极人数少,能让绝大多数人享受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有利于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其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扩大内需、提升消费结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再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但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3)①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挥各种所有制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作用。②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发挥市场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作用,促进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③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实现社会公平。
第8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
想一想
14.材料一 我国近三年来城乡居民家庭情况表
表(一):我国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 |
||
年度 |
城市居民 |
农村居民 |
2004年 |
37.7% |
47.2% |
2005年 |
36.7% |
45.5% |
2006年 |
35.8% |
43.0% |
表(二):我国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年度 |
城市居民 |
农村居民 |
2004年 |
9 422元 |
2 936元 |
2005年 |
10 493元 |
3 255元 |
2006年 |
11 759元 |
3 587元 |
注 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的划分标准:59%以上者为绝对贫困;50%-59%者为温饱;40%-50%者为小康;30%-40%者为较富裕;30%以下者为富裕。
材料二 据波士顿咨询的统计显示:中国富有群体持有的现金水平很高,大约占个人全部财富的71%,而全体平均水平为34.6%;中国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即使在这些富有的群众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地区收入差异更加明显,上海市的人均年收入是西部落后地区的10倍以上。
材料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等。
请以“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贫富差距严重原因及应对措施”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1)你准备通过哪些渠道,开展此课题研究?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请指出收入差距拉大的具体表现及形成原因。
(3)结合材料三,就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和比重,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 (1)互联网,查阅相关报纸、新闻、图书馆资料,走访相关行业,对相关人员咨询等。
(2)①主要表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财富过于集中在一部分先富阶层,中低收入阶层收入低,且比重大,地区差异大。②形成原因:分配制度的变化,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收入分配的体制、国家参与的再分配手段不完善;地域差别、非法收入造成的差距。
(3)①缓解收入差距过大,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②完善我国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更好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③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事业的支持力度。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防止出现个人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要实现这一点的根本之策是 ( )
A.大力发展经济 B.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C.提高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D.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答案 A
12.解决漫画中问题的措施有 ( )
不一样的薪酬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国家财政补助普通职工
③工资薪金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④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⑤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答案 D
11.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说明 ( )
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C.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答案 C
10.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在我国收入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实质是
( )
A.发展生产力优先
B.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D.资源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答案 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