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1157  41165  41171  41175  41181  41183  41187  41193  41195  41201  41207  41211  41213  41217  41223  41225  41231  41235  41237  41241  41243  41247  41249  41251  41252  41253  41255  41256  41257  41259  41261  41265  41267  41271  41273  41277  41283  41285  41291  41295  41297  41301  41307  41313  41315  41321  41325  41327  41333  41337  41343  41351  447090 

     2、民族矛盾尖锐区:印巴矛盾、阿以争端、车臣问题、巴尔干半岛、北爱尔兰等。

试题详情

     1、地缘政治敏感区:中东、中亚、印度半岛、巴尔干半岛、朝鲜半岛、中美与加勒比海地区等。

试题详情

     5、欧洲

  热点成因:欧洲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二次大战前一直是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扩散核心,影响和决定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次大战以后,欧洲各国联合图强,开启了区域一体化的先河,以集团整体实力的优势与大国抗衡,克服了面积较小,资源有限,综合国力不强的劣势,通过区域一体化应对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的一极。

  【考点关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分布、特征与成因;河流特征与冰川地貌;工农业区的分布与区位分析等。

    三、归纳区域热点的类型

  区域热点主要涉及区域内发生的、在国际国内有重大影响的、或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作用的事件。从高考复习要关注的热点问题来看,值得关注的区域热点主要有以下一些区域类型:

试题详情

     4、东北亚:

  热点成因:朝核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据,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朝鲜反复声明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近两年来,朝美间在履行《框架协议》问题上争论日渐激烈。

  【考点关注】核能的特点;朝核会谈相关六国的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状况;东亚季风气候的特点与成因;从东亚沿海到内陆的经度地带性规律等。

试题详情

     3、东南亚:①东南亚的地理特征;②印尼地震与印度洋海啸;③中国与东盟的关系;④克拉地峡与克拉运河;⑤泛亚铁路;⑥澜沧江一湄公河的开发。

试题详情

     2、南亚

  热点成因:南亚问题主要表现为印巴持续紧张的对抗关系。始于1947年印巴分治时的克什米尔争端。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北端。1947年英国殖民当局提出了以“印巴分治”为前提的“蒙巴顿方案”,对处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的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悬而未决,为日后的印巴争端埋下了伏笔。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印巴两国对归属问题存在分歧、联合国及其安全理事会未能采取有力措施,是导致该争端长期拖延未决的重要原因。印巴两国搁置分歧,尊重克什米尔人民的自决权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考点关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与农业、航海的关系;南亚的地形特征;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水文特征;黄麻、茶叶等农作物的分布与区位分析;重要矿产与城市的分布;综合国力的要素;印度人口问题;中印边界问题与中印关系等。

试题详情

     1、西亚

  热点成因:①位置重要:西亚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间,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古代为东西方贸易通道,现在有铁路、公路、国际航空通达三大洲,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控制着世界重要的海上航线。②资源丰富:西亚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对世界经济有重大影响。③民族、宗教复杂:西亚是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不同宗教之间和同一宗教内部教派复杂,特别是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关系严重对立,存在着领土、水源等争端,局势动荡不安。④美国等大国插手:美国出于全球战略考虑,试图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维持力量平衡,使矛盾更为错综复杂。

  【考点关注】西亚石油资源的特点、分布和输出路线;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成因。重要的河流、海湾、海峡分布;突出的特产名称与分布等。

试题详情

     5、土地保护(三农问题的变形)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有“中华水塔”的称谓,但“水草丰美”一词已属于过去,如今这里的生态环境退化严重,裸露的草场随处可见;湖泊数量锐减。

  所幸的是,三江源所遭遇的“苦痛”已及时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启动大会为原点,一项史无前例的高原生态修复工程就此展开。将保护和恢复水源区林草植被、遏制草地植被退化、沙化等高原生态系统失衡的趋势,使水源涵养量增加,减少泥沙流失,增加黄河径流量。

     (九)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

  2008年1月10日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的持续雨雪天气。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都出现了降雪或雨夹雪,一些地区出现暴雪;贵州、湖南、陕西、安徽等省出现了近20年来少见的持续雨雪冰冻天气。这场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冰冻或雨雪天气,给湖北、湖南、安徽、贵州、江西、河南等地的生产及人民群众生活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和损失。

  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这场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冰冻或雨雪天气的成因:

  由于从西路来的西南暖湿气流与东路贝加尔湖以东来的冷空气在黄淮、江淮、江南北部一带相遇,再加上黄淮一带暖湿气流比较活跃,容易出现大的暴雪天气。而一段时间以来,大气环流稳定少变,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一直持续在北纬30度以南,因此造成了持续半个多月之久的降雪。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合理措施防御冰冻或雨雪等灾害性天气?

  在暴风雪天气易发的季节,公众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加强交通安全保障,及时清除路面冰雪;加强水、电、气及通信设施的除冰除雪和防冻工作;加强农村房屋、蔬菜大棚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固工作,固紧室外搭建物;加强户外工作人员及农民的防寒保暖工作。

 

 

 二、世界热点地区

试题详情

  咸潮还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给珠三角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如果农作物“饮用”咸度超过0.4%的水,半个月后就会停止生长,甚至死掉。

  咸潮的防治:

  ①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加强对咸潮的研究、监测与预报。

  ②建立预警机制和协调机构,在咸潮到来之前做好防范。

  ③采取调水以淡压咸。由于咸潮活动主要受潮汐活动和上游来水控制,所以,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加大上游大型水库泄水以淡压咸可以收到明显效果。

  ④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节约用水。

  ⑤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以减轻咸潮的危害。

  赤潮 ①定义:是一种海洋生态灾害,指在海洋中浮游生活的赤潮生物在短时间内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且引起水色异常(不一定红)。②成因: A.丰富的营养物质(排污),B.强烈的阳光,C.停滞的海水,D.较高的水温。③我国易发海域:珠江口, 长江口, 渤海④危害:A.海水缺乏氧气鱼类死亡,或鱼类的食物死亡,导致鱼类缺食而死;B.产生毒素,毒死鱼类;C.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试题详情

     4、珠江三角洲“咸潮”与环境保护

  何谓“咸潮” 咸潮主要是由旱情引起的,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清明的枯水期间。降水量少,使江河水位下降,由此导致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区域。我国的咸潮多发生在珠江口。

  珠三角“咸潮”成因:

  ①无序挖沙导致河口段已基本没有河沙,造成河床严重下切,助长了特大咸潮的形成。

  ②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加剧咸潮蔓延。最近的一项历时8年的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平面到2030年可能会上升30厘米。如果疏于防范,珠三角这一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将遭受更为严重的洪水、风暴潮、涝灾和咸潮的袭击,面临“被淹”的危险。

  ③工业规模扩张,常住人口增长,用水又多浪费,生产和生活用水急剧增加,导致江河流量减少,助长咸潮的入侵。

  咸潮的危害:饮用水中的盐度过高,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水中的盐度高还会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锅炉容易积垢,其中一些企业不得不停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