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0分)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1)诱导4种性状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 的植株。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 和 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能自然加倍;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植株,由花粉壁细胞植株表现 (可育或不育),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
(4)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 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 ,花药壁植株 。
(5)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
35.(10分)下图为在农业生态系统内进行农药防治(喷施DDT)和生物防止(引入天敌)害虫过程中,害虫种群密度消长示意图:
⑴A点开始进行的是 防治;E点开始进行的是 防治。
⑵在A点开始的防治中,害虫数量越来越多,即原因是:一方面害虫
;另一方面害虫的天敌因
。
⑶指出E点开始的防治有何突出的优点 。
34.(8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很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以上。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成功地培育出了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得到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请分析以上资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转基因抗虫棉”目的基因来自 ,它被转入棉花植株细胞后,所表达的产物是 。
(2)转基因育种的优点很多,主要有①
②
选做题(20分)
33.(8分)在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及__ _________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31、(12分)果蝇红眼(W )对白眼(w )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而果蝇灰身(B )对黑身(b )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纯合的灰身白眼雄果蝇与纯合黑身红眼雌果蝇杂交,再将F1中雌,雄个体相交,产生F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1 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________。
(2)F1 中雌雄性别比例为_________。
(3)F2 代中,眼色出现性状分离的果蝇性别为_______,其中红眼与白眼比例为________, 眼色不出现性状分离的果蝇性别为_________。
32、(12分)下图中横坐标A、B、C、D表示某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中的a、b、c、d表示某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
(1)根据a、b、c、d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判断,a、b分别指什么结构或物质的数量变化:a ,b .
(2)B→D表示的过程是 ,A可能表示的细胞是 。
(3)从B→C的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 。
(4)基因的自由组合主要是在图中的哪个过程完成的? 。
(5)如果是雄性动物,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细胞是 。
30.如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正常色觉(B)对色盲(b)为显性,为伴性遗传;正常体色(A)对白色(a)为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正确的是 D
29、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做法正确的是 ( )
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受精卵中
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受精卵中
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的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
④将编码毒素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的子房并注入受精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纯种芦花鸡(ZBZB)与非芦花鸡(ZbW)交配,产生F1 ,F1自交产生的F2中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比例应是 ( )
A.3;1 B.2:1 C.1:1 D.1:2:1
27.在显微镜下观察以下各组织切片,看到某一切片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该
生物体细胞的两倍,有的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该切片不可能是 ( )
A.卵巢切片 B.精巢切片 C.子房切片 D.输卵管壁切片
26.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9/16 B.9/8 C.8/9 D.1/4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