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13002  413010  413016  413020  413026  413028  413032  413038  413040  413046  413052  413056  413058  413062  413068  413070  413076  413080  413082  413086  413088  413092  413094  413096  413097  413098  413100  413101  413102  413104  413106  413110  413112  413116  413118  413122  413128  413130  413136  413140  413142  413146  413152  413158  413160  413166  413170  413172  413178  413182  413188  413196  447090 

16.B 从图中寻找有效历史信息,从广州出发,进军武昌,南京,上海,可以判定为北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

试题详情

4. (10年安徽高考)图4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共赴国难”

 D.“将革命进行到底”

试题详情

2.(10年四川高考)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只有①②④三项才是“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结合”,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3 (10年全国卷I)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答案]15.C

[解析]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故选C。其他选项与材料无关。

试题详情

1. (10年广东高考)“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 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解析:B。解题关键在于对“民众”的理解。根据辛亥革命时期的史实可以判断,这里的所谓“民众”主要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不是普通百姓,所以可以排除A项。题干中反映的内容是清帝退位后, 民众认为“民国共和”已经确立,排除D项,C项中的国民革命与题目无关。而题干中所反映的民众对“民国共和”理解的缺陷说明从思想上认清其实质是必要的,故B项正确。

试题详情

2010年高考题

试题详情

23. 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6分)

  情景:一青年学生与一老教师相约登山,各负一行囊。学生要替老师背负。老师婉拒,学生坚持。

要求:(1)老师要说出婉拒的理由,学生要说出坚持的理由。

    (2)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老师婉拒说:                                 

                                  

学生坚持说:                                 

                                   

试题详情

22.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谦恭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谦恭是一种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谦恭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答: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