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作者认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请联系自身的学习实际,从学习条件与学有所成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答:良好的天资、优越的学习环境等条件并不是学有所成的决定因素,人要有所成就,要靠自身的主观努力。我不笨,但是我的成绩不佳,皆因我不够刻苦努力。
7. 翻译句子: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②“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译:①而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思。因为我心中有自己的乐趣,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了。
②(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像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6. 读完本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品质?
答:应该学习作者勤奋好学、不畏艰苦、诚实守信、谦虚尊师的精神品质。
5. 作者年轻时求学的艰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得书之难;②求教之难;③求教道路之艰;④生活之苦。(概括回答)
4. 文中写作者加冠以后求学情况时,先写求教之难,再写求教道路之艰,最后写生活之苦。用两个字概括作者的求学经历是“勤”和“艰”。
3. 全文总领句是“余幼时即嗜学。”,作者外出求学,以“缊袍敝衣”处在富家子弟之间却略无羡艳之意,其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 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这一阶段大致从2011年6月1日到2011年6月6日。在这个阶段,生物备考只以老师考前提醒的几点为主,对自己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做一些补充和强化即可,关键在于稳定考前心态。建议考生不要再做仿真题,且在高考前夕,各地的“模拟卷”“押宝题”“高考内参”“临门一脚”等琳琅满目、鱼龙混杂,这时没有必要盲目做这些试题,切忌“啃硬骨头”,对于过深的难题,经独立思考又无法解决的,果断放弃,钻“牛角尖”只会浪费时间,因小失大,失去系统梳理某一知识的最后机会。
这时可每天安排一至两科轻松复习。对某一科目已做过的试卷合起来看一遍,进行自查自纠,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尤其是出错的内容,因为以前出错的知识在大脑中建立了错误的思路,所以有可能再错。也可针对老师的“几点提醒”回归教材,教材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素材,若离开教材去盲目做题,完全是本末倒置。所以依托教材,结合“几点提醒”进行系统整理,非常有效。
总之,积极备考的复习效果一定优于消极备考的复习效果,积极备考要求主动和有序,无序的备考就是盲目的,效率会比较低。所以,要使复习效率高、效果好,就得先主动地做好复习计划,按合适的计划分阶段推进,步步落实,稳扎稳打,只有这样你的生物学科知识和能力才会得以稳步提升!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