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溶液、乳浊液及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溶液:①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②特征: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③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静止后分层。
(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①
②
考点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转化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有两种:①若溶液中有溶质,观察溶质是否减少,如不减少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②若溶液中无溶质,可试着加少量同种溶质观察是否溶解。如溶质不溶解,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考点3.溶解性、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用易溶、微溶、难溶描述。
(2)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3)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内因:溶质、溶剂本身性质:外因: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把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标在图上,画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①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进的溶解度数值;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③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考点4.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是指该气体在压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内因:气体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和压强。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考点1.金属矿物及铁的冶炼
(1)金属矿物(矿石):①概念:工业上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做矿石。②常见的矿石:赤铁矿(Fe2O3)、黄铁矿(FeS2)、菱铁矿(FeCO3)、铝土矿(Al2O3)、黄铜矿(CuFeS2)、辉铜矿(Cu2S)。
(2)铁的冶炼:①原理:利用高温条件下,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如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及空气。③设备:高炉。④炼铁时选择铁矿石的标准:a.铁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即含铁量高);b.炼铁过程中产物对空气不能造成污染;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矿石是理想的绿色矿石。
考点2.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铁生锈的条件: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和水蒸气直接接触。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
(2)铁的防锈: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水,使铁失去生锈的条件。防锈措施:防止铁制品生锈,一是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二是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防止铁与氧气和水的反应,例如:①刷一层油漆;②涂上一层机油;③电镀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如镀锌等;④经加工使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如烤蓝;⑤在金属表面覆盖搪瓷、塑料等。
考点3.金属资源的保护
(1)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2)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节约金属资源。(3)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①防止金属腐蚀;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的替代品。
第九单元 溶 液
第20讲 溶液及分类
考点4.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学科内综合考点)
(1)金属的化学性质:①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②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之前的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③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金属。
(2)金属化学性质的应用: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常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有关计算来分析溶液质量的变化,天平的平衡、不纯金属中杂质的判断以及溶液中溶质的判断和剩余金属的判断等。
考点5.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解决实际问题(实际应用考点)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之一就是重金属污染,如铜、汞、铅等重金属。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向废液中加入一些无毒金属,这样既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可回收利用金属,提高了经济效益。
第19讲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考点1.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合金
(1)金属的物理特性:常温下除汞(液体)外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2)几种常见金属的比较(见表8-18-1):
表8-18-1
金属 |
物理性质 |
用 途 |
铁 |
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7.86g/cm3,熔点1535℃,沸点2750℃,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
电器、建筑、工业材料,如:制造桥梁、铁轨、舰船、车辆和各种机械等 |
铜 |
紫红色金属,密度8.92g/cm3,熔点1083℃,沸点259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
电线、电缆和各种电器,铜合金可用于制造各种零件等 |
铝 |
银白色金属,密度2.70g/cm3,熔点660℃,沸点2467℃,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
冶炼金属,做电线、电缆,铝合金用于制造门窗、飞机等 |
(3)合金:①概念: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称为合金。②合金的性质能: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易适合不同的用途,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③重要的铁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区别是含碳量不同。④生铁的含铁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考点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反应越剧烈。
(1)镁、铝与氧气的反应:①在常温下,镁条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而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但在点燃条件下,镁条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钵。②在常温下,铝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在点燃的条件下,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铝(Al2O3)。
(2)铁与氧气的反应:①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很难与氧气反应;②常温下,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③在点燃的条件下,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四氧化三铁。
(3)铜与氧气的反应:①常温下,铜在干燥的空气中几乎不与氧气反应;②铜在空气中加热时,表面会逐渐生成黑色物质--氧化铜;③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形成铜绿(碱式碳酸铜)。
(4)金、铂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考点3.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置换反应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作用:①判断金属与酸的反应:a. 一般说来,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b. 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因为它们有很强的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而生成水。②判断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③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④判断金属跟混合盐溶液反应的次序。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可用式子表示:A+BC==B+AC;例如:Fe+2HCl==FeCl2+H2↑,Cu+2AgAO3==Cu(NO3)2+2Ag。
考点6.人类能源的新希望--可燃冰(探究性考点)
(1)可燃冰的化学名称为“天然气水合物”。(2)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因其极易燃烧,因此称为“可燃冰”。(3)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而且海底还存有大量的可燃冰。(4)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同等条件下的煤或石油产生的能量多得多,而且在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18讲 常见金属材料及其化学性质和应用
考点4.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实际应用考点)
(1)乙醇:①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②乙醇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③乙醇具有可燃性: ④乙醇被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燃料。
(2)能源展望:正在利用和待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这些能源既能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之危,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考点5.氢能源(拓展考点)
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而H2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它有许多优点。首先,氢气可以用水作原料来制取,而我们地球上的水是非常丰富的,因此,制取氢气的原料是广泛的。其次,氢气燃烧后唯一的产物是水,与现在所使用的煤、石油等燃料所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所带来的问题相比,使用氢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第三,氢气作为能源,单位质量放出的热量比煤、石油和天然气大得多,1g氢气燃烧能释放出142kJ的热量,这相当于1g汽油发热量的3倍呢!发展氢能源需要解决如何廉价、大量地制备氢气及如何安全贮存、运输氢气等问题。怎样发展、利用氢能源是许多科学家致力研究的问题。
考点1.化石燃料及对人类的作用
化石燃料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它们在地壳中的贮藏量是有限的,而且它们不可再生能源。
(1)煤和石油:①煤:a.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下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
b.
干馏是化学变化。
(2)石油:①石油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石油有特殊的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稍小,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②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③石油 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石油不仅可以蒸馏(物理变化)得到不同沸点的成分,而且经过石油化工(化学变化)得到多种产品。
(3)天然气:①俗名:沼气、坑气;②主要成分:甲烷(CH4);③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④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 。a.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b.燃烧时主要现象: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2.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①放热现象:物质的燃烧,金属与酸的反应等都是热的现象;②吸热现象:高锰酸钾分解,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等都是吸热的现象。
(2)人类生活对化学能的利用:①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取暖、做饭等;②利用燃料产生的能量:如火力发电、烧制陶瓷、冶金、发射火箭等;③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如开山炸石,拆除违规建筑等;④利用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可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3)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考点3.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1)煤的燃烧对空气的污染:①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水会形成酸雨,给环境造成危害;②煤燃烧时会产生粉尘,不完全燃烧时还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CO)气体而污染空气;③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可以使水质酸化,毒害鱼类和其他水中生物;使土壤酸化,破坏农田,损害农作物、森林;腐蚀建筑物、金属制品、名胜古迹等。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对空气的污染:①汽车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汽油和柴油;②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③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a. 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能充分燃烧;b. 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 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d. 加大尾气监测力度,禁止未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e. 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3)煤和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①燃料成分中含有一些杂质如硫、氮等;②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③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
考点4.燃烧、缓慢氧化、自燃和爆炸的关系(拓展考点)
(1)燃烧和缓慢氧化的相同点是: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放出热量;不同点是:①燃烧剧烈,缓慢氧化不剧烈,②燃烧发光,缓慢氧化不发光。
(2)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叫自燃。
(3)四者的关系如下:
注:这里的爆炸指的是化学爆炸。
第17讲 燃料及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1.燃烧
(1)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3)注意:我们所见到的燃烧一般都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事实上,燃烧还可以在其他一些气体环境中进行。例如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因此,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都叫燃烧。
考点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若破坏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由燃烧的条件可推论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2)以下几种灭火的方法都是利用了上述原理:①将未燃烧的可燃物搬离火灾现场,就是清除可燃物;②用沙土灭火,就是使可燃物隔绝空气;③用水灭火,就是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常用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根据不同的火灾,采用不同的灭火器。
考点3.爆炸及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2)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一般来说,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然或遇火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等。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燃烧或发生爆炸。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3)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如图7-16-3所示:
考点5.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开放性考点)
鉴别CO2气体可根据其他待鉴别的物质的性质选用以下方法:(1)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的为二氧化碳(如区别CO2和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为二氧化碳(如区别CO2和N2)。(3)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如区别CO2和O2)。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第16讲 燃烧与灭火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