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山东邹平一中高三月考)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
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是在 ( )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战争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答案 C
21.(07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当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 ( )
A.洋务运动破产
B.民族资本主义将有所发展
C.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答案 B
20.(07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下表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征是: ( )
|
1895年 |
1923年 |
增长 |
货物性质 |
中国进口 |
1.7亿 |
5.7亿 |
3.3倍 |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
中国出口 |
0.28亿 |
1.66亿 |
6倍 |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利用了大量外资
B.中国民族工业的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C.中国成为帝国主义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答案 C
19.(08河北邯郸一中高三月考)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答案 A
18.(08河北邯郸一中高三月考)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 )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
答案 D
17.(08河北邯郸一中高三月考)短暂短暂的戊戌变法悲壮地失败了,但是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
A.挽救民族危亡 B.促进思想启蒙
C.发展社会经济 D.推动政治改革
答案 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