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道食盐、硫酸铜、碳酸钠和碳酸钙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记忆某些盐的颜色以及在水中的溶解性。
53.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根据下图实验,甲同学
认为:NaOH与稀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
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这个结论的依
据不科学,理由是______;丙同学认为:通过
多个实验才能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请你再举
出一个酸碱中和反应的实例,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编号为A、B、C、D、E的五只烧杯中各装入36.5g 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20%、25%的盐酸,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g20% 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下:
烧杯编号 |
A |
B |
C |
D |
E |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5% |
10% |
15% |
20% |
25% |
反应后溶液温度(℃) |
24℃ |
34℃ |
46℃ |
54℃ |
54℃ |
[实验结论]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反应后,烧杯内溶液pH最小的是____(填烧杯编号);
52. 探险队员“硫酸”要翻越一个有许多“食人兽”(即能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小山,然后与锌会合得到氢气。
(1)请你在下图中画出硫酸的行走路线,帮助硫酸安全走出小山,与锌会合。
(2)硫酸与锌胜利会合以后,产生了0.5mol氢气,请计算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
(写出计算过程)
5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⑩______。
(3)用下图所给仪器组装一套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所选仪器编号为 。
(4)用你组装的装置收集氧气,如何知道氧气已收集满? ;
用这种方法收集到的氧气中混有的杂质是_____。
(5)这套气体发生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CO2时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50.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
将25 gA、B、C三种固体分别加入100 g水中。则:
(1)t1℃时,所得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为不饱溶液的是_____,
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为____g/100g水;
(3)若将温度由t1℃升至 t4℃,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的大小关系为 。
49.随意丢弃废旧干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而废旧干电池中的许多物质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的物质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写化学式)
(2)干电池用石墨和锌皮做电极,是利用了它们的_____性。
(3)取干电池内的填充物溶于水,过滤,得到NH4Cl溶液
和黑色不溶物,灼烧黑色不溶物可得到MnO2,实验室制
氧气常用MnO2作 剂;氯化铵溶液可用来浇花,它
能为植物提供的营养元素是__________。
48.化学是“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的学科,学过化学我们能够知道:
(1)二氧化碳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__;
(2)44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其中含有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
(3)干冰在空气中会升华而消失地无影无踪,是因为______。
4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请根据氢氧化钙、盐酸、水、氢气和氧化铜五种物质的用途,进行填空: 是最常用的溶剂; 可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 可用作高能燃料;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写出上述五种物质之间发生的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分解反应___________,置换反应__________。
46.实验室用草酸分解()制取CO时常混有CO2,为了除去CO2并收集一瓶CO(水蒸气忽略不计),下列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45.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着“1+1≠2”的有趣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种混合或反应过程中,“1+1”不等于“2”的是…………………………………… ( )
A.1g酒精和1g水混合后的总质量
B.1g碳酸钠溶液和1g氯化钙溶液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C.1g饱和食盐水中加入1g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D.1g氢氧化钠溶液和1g硝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