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16466  416474  416480  416484  416490  416492  416496  416502  416504  416510  416516  416520  416522  416526  416532  416534  416540  416544  416546  416550  416552  416556  416558  416560  416561  416562  416564  416565  416566  416568  416570  416574  416576  416580  416582  416586  416592  416594  416600  416604  416606  416610  416616  416622  416624  416630  416634  416636  416642  416646  416652  416660  447090 

1.  人称代词不仅仅指人,也可以指事或物。

试题详情

(二)激励启发、诊断引导

 2、一套练习题,有几十个题目,有的难,有的易,教师可以抓一个难的题目给大家讲解,作示范,然后,把这套练习题进行分组。比如,选择题,可以每10个一组(当然不分组也可以),让学生提问。教师指导学生提问:“你认为这10个题目中最难的是哪一个?难在何处?”教师随堂解答,有点答记者问的意思。

 [例1]三国鼎立时下列哪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A.黄河流域     B.江东地区    C.南中地区     D.荆州地区

 教材中没有各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数据,是不是“超纲”了呢?这一分裂时期,三国的军事实力大体相当,但黄河流域经济基础较好,且曹魏政权重视恢复和发展经济,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最后由三国分裂走向西晋的统一,完全可推导出A正确。

 这道题可以改编成问答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本原因是什么?这种局面形成是否具有进步性?说明理由。题中的“进步性”实际上就是指“统一因素”。

试题详情

 现在,很多专家、学者都强调,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学习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多设疑,让学生提问。而怎样设疑、怎样提问,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没有一条明确的路径可循。高三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知识,怎样应用?怎样提问?以前,我们教学生做题,总习惯于“做题--对答案--个别纠正”。从教育学角度看,它注重的是教育者的活动,而没有注意到或很少注意到受教育者的活动。其次,人们对教育对象--学生解历史题,长期的意识是“背书”,近几年,高考能力题含量的增加,又把学生送进题海中去了。这只关心了学生知不知的问题,没有关心学生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到底有没有一种既能提高学生解历史题的能力,又能避免学生在题海中泡得时间太长而疲软的状态,促进学生“知”“情”“行”和谐统一,乐于接受和实践的有效方法?就此,我想从解析习题来谈点看法,抛砖引玉吧。

 习题,是教师、命题人就某一单元或全体内容设计的问题,用来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延伸,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但不是活动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是一个自觉的、具有创造性成分的过程。做习题,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做习题,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的一个重要表现;做习题,是教师检测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会理解与应用多少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

 会解题目,不能只满足于做出答案;会解题目,应该“解析”题目的题干和题枝,从分析题目中,理解、应用所学的知识及原理,分析、体会命题人的良苦用心,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迁移能力、应用能力)、接受教育(人生观、道德情操、爱国主义、国防安全观念等等)。

试题详情

22.如图,已知平面平行于三棱锥的底面,等边三角形所在平面与面垂直,且,设

(1证明:为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2求点与平面的距离;

(3求二面角的大小。

2007-2008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训练题

试题详情

21.   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PA=AB,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

∠ABC=∠BAD=90°,.

  (1)求证:平面PAC⊥平面PCD;

  (2)在棱PD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CE//平面PAB?

   若存在,请确定E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试题详情

20.如图,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边长AB=2,侧棱BB1的长为4,过点BB1C的垂线交侧棱CC1于点E,交B1C于点F

⑴求证:A1C⊥平面BDE

⑵求A1B与平面BDE所成角的正弦值。

试题详情

19. 如图6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 = BC = 1,

BB1 = 2,正是棱CC1上的点,且

  (1)求三棱锥C-BED的体积;

  (2)求证:A1C⊥平面BDE.

试题详情

18.如图,已知DA⊥平面ABE,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

在△ABE中,AE=1,BE=

  (1)证明:平面ADE⊥平面BCE;

  (2)求二面角B-AC-E的余弦值。

试题详情

17.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是

  (1)求四棱锥的体积;

   (2)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