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16557  416565  416571  416575  416581  416583  416587  416593  416595  416601  416607  416611  416613  416617  416623  416625  416631  416635  416637  416641  416643  416647  416649  416651  416652  416653  416655  416656  416657  416659  416661  416665  416667  416671  416673  416677  416683  416685  416691  416695  416697  416701  416707  416713  416715  416721  416725  416727  416733  416737  416743  416751  447090 

3.纬线、纬度、赤道和南、北半球

(1)纬线是地球表面与经线相垂直的线。与经线相比,纬线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①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②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③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单独构成纬线圈。

④各条纬线的长短不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由此越往南、往北,纬线越短,即纬线圈越小,到了两极就缩小成点了,

(2)纬度是以赤道平面与本地铅垂线的夹角来量度的。

①南、北纬度的划分:赤道是计算纬度的起点,定为 0°纬度。赤道以北的纬度属于北纬,赤道以南的纬度属于南纬。

②纬度的读写:如北纬 23°26′,也可写成23°26′N。

③地图上纬度的标注:在一般地图上,纬度标注在纬线的东西两端,在纬线呈同心圆的南、北极地区的地图上,通常把纬度沿0°和180°经线标注在相应纬线的近旁。

④在地图上判别南、北纬:纬度度数向北增大的是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在南,北极地区的地图上,向着北极的方向为北,向着南极的方向为南。

⑤低、中、高纬度的划分:通常把南、北纬30°之间的纬度称为低纬度,南纬或北纬30°到60°之间的纬度称为中纬度,南纬或北纬60°到90°之间的纬度称为高纬度。注意与五带的区别,五带是以南北回归线划分的。

试题详情

2.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和东,西半球

 (1)经线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经线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①所有的经线都在南极和北极汇合。

②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也叫南北线或子午线。

③所有的经线长度大致相等。纬度相差一度的经线的长度为111km

④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

⑤任何一个经线圈把地球表面平分为两半球。

(2)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上计算经度的起始经线,又名“首子午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全球经度以它作为零点

(3)经度是以通过当地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面之间的夹角来量度的。

①东、西经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零度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属于西经。

②经度的读写,除了0°经线和180°经线之外,其余的经度都要区分东经或西经。经度的书写方式,如东经120°也可写成120°E

③在地图上判别东、西经:经度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在北极地区的地图上,经度按逆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按逆时针方向减小的为西经。在南极地区的地图上,经度按顺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按顺时针方向减小的为西经。

(4)东、西半球:以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来划分,从西经20°向东通过0°经线到东经160°的半球为东半球;从西经20°向西通过180°经线到东经160°的半球为西半球。注意: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的范围不完全一致。

试题详情

1.地轴和两极  

(1)地轴是地球自转运动的旋转轴。它通过地心连接两极。

(2)两极是地轴的两端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其中对着北极星附近的一端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端是地球的南极。

两极是地面上确定向北方向的依据,我们把向着北极的方向定为北,北极是地面上的最北点,在北极四面八方都是南;向着南极的方向定为南,南极是地面上的最南点,在南极前后左右都是北。在地球门转过程中,地面上除了两极之外的各点都能在空间旋转成不同大小的圆,只有南极和北极是两个旋转的点。  

试题详情

3、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从成因上讲,自然灾害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灾害的群发性和严重性。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典型例题]

例1、下图是2001年世界石油贸易流向、流量示意图(单位:百万吨)。读图完成1-2题。

试题详情

(四)地质地貌灾害

地质地貌灾害是历年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的重点内容,复习地质地貌灾害时要结合地壳运动、内外力作用、植被破坏、地表崎岖等原因分析,特别是在结合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解释世界上一些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

1、地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所有自然灾害中威胁最大的一种灾害。理解地震的震级和烈度的区别,掌握影响地震烈度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要明确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和多个烈度。等震线是指烈度相同各点的连线。世界上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2、火山。火山爆发给人类带来惨重的灾难,严重影响地球生态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地全球火山进入一个高喷发期。火山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十分肥沃的土壤、丰富的地热。

试题详情

(三)水文灾害

赤潮是需要关注的热点知识。近年来发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海域发生了多次“赤潮”事件,导致大量海洋生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严重地影响我国的海洋产业的发展。减少含磷、氮污水的排放是防治赤潮的有效措施。

试题详情

(二)气象气候灾害。

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发生规律及其防御往往成为高考的热点内容。而利用天气系统和气候因子分析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与时空分布规律往往成为高考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复习时要结合大气环流、各种气候特点了解气象气候灾害产生的机制、发生的时间、影响和分布的主要区域,产生的危害及其防御对策。如结合冷空气、锋面等因素分析旱涝、寒潮等灾害,结合大气运动分析台风、伏旱、中国华北春旱等灾害成因。

 

我国常见的气象气候灾害主要有寒潮、台风和旱涝灾害。目前这类气象气候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极大。

1、旱涝灾害。旱涝灾害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一种气象气候灾害,对各地都有重大威胁。但受冬、夏季风的强弱等气象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旱涝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不同的表现。在广大的西北地区,干燥少雨,旱情严重。在东部季风区,旱涝受季风强弱影响。在夏季风北上时期,当北方干冷空气较强时,雨带停留南方时间相对较长,形成南涝北旱;当北方干冷空气较弱时,雨带较快越过江淮流域,北方因雨水过多发生夏涝,南方出现旱象。除这种旱涝同时出现于不同地区的情况外,在一地区内,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交替出现,也是常有的现象。从中国历年旱涝情况看,大致是东北涝多于旱;华北盛夏多洪涝,春旱十分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大体上夏多洪涝,盛夏多伏旱。所以抗旱防涝,是中国农业生产的一件大事。

2、寒潮。寒潮是我国冬春季节的主要灾害天气,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从秋末到第二年初春期间,常受北方强冷空气的侵袭。当强冷空气袭来时,北风劲吹,气温骤降,有时伴有风沙或雨雪,并出现霜冻,给生产、交通、电信带来一定危害。由于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关系,寒潮对中国各地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北方受寒潮影响较大。

寒潮由快行冷锋所致,可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特别是在秋春季节农作物成熟期及生长期产生的冻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因此要做好寒潮的预报工作,提早做好防寒准备,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目前中国已能对寒潮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报。

3、台风。台风是热带风暴强烈发展而成的,是夏秋季节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天气。影响中国的台风是来自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海面上的热带空气旋涡。盛发于夏秋季节的台风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很大。当台风过境时,往往带来狂风暴雨,在海面上可以掀起滔天巨浪和海潮,导致潮流上涨,影响渔类和海洋运输;在登陆地区还会冲毁堤坝、码头,淹没良田,摧毁建筑物,形成洪涝和风灾。台风是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所以要及时准确预报,以便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损失。

但与此同时,台风带来的强风雨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华南和华东等地的“伏旱”,暂时消除酷暑。目前中国已初步具备了利用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对台风的监测手段,能较准确地对台风进行预报。

4、厄尔尼诺。厄尔尼诺现象是指海水的异常增温现象。厄尔尼诺的出现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特别是厄尔尼诺会对热带气候产生影响,加剧热带地区的旱涝灾害的发生,同时厄尔尼诺会对大气环流与洋流产生影响,改变热带风暴出现的时间、频率、强弱等。

试题详情

(一)天文灾害。

太阳活动的表现、标志、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是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太阳活动在光球层和色球层上的表现分别是黑子和耀斑的增多,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使地球气候异常、影响电离层,导致地面通讯的中断及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

试题详情

5、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其分布

(1)常规能源的特点及其在世界的分布

常规能源

石油、天然气
水能
 

 


 
 
 
 
①分布广.储量大;②开发和利用的技术难度低
 
①发热量高②基本上是无灰燃料,是高质量的能源③开采、运输、使用方便
①可再生能源.电站建成后.发电成本低,收益大;②为发电修建的水库具有防洪、灌溉、水产养殖等多方面综合效益;③不污染环境
 

 
 


①发热量低、燃烧效率低;②灰渣、粉尘多,环境污染严重;③运输及使用不如石油方便
燃烧过程中也有污染
①水库会淹没农田;②移民搬迁:①受降水量变化影响,枯水期受到限制
分布规律
分布于沉积盆地边缘
分布于湖盆或大陆架上
落差大、水流急及流量大的河段
 
 
 
世界分布
 
 
 
 
四个煤带:
①亚洲与欧洲(从我国华
北向西经新疆,横贯中亚和欧洲大陆.直到英国);②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③南非;④澳大利亚
七大产油区:①中东(主要为波斯湾沿岸的国家)②拉美(委内瑞拉、墨西哥);③非洲(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④俄罗斯;⑤亚洲(中国、印尼);⑥北美(美国、加拿大);⑦西欧(英国、挪威)
 
水能蕴藏前6位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扎伊尔(刚果(金))
 
 

石油运输:中东→西欧、北美、日本;北非→欧洲;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半球;

俄罗斯→东欧和独联体一些国家;东南亚→日本

 
   优点
   缺点
在世界的分布
在我国的分布
 
 

 

①能量大、能量密集;
②核燃料运量小、地区适应性强;③核电站建成后运转费用低、收益大
①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②密封设备要求高①核废料处理困难
①铀矿丰富的国家: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
②核能电量较大的国家: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
 
已建或在建核电站:泰山、大亚湾、岭澳、连云港
 



①能量大,分布广
②可再生能源
③无污染
①分布分散
②投资大、占地广、储能难
影响大阳辐射强度的因素①纬度②海拔高低③空气中云量、水汽含量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线以西以北丰富
 
 

 

①清洁能源,有利于净化环境②提高生物能源利用率③可以缓和燃料同肥料、饲料相争的矛盾
 
气温低的地区利用沼气时间短或难于利用
 
 
沼气是我国农村一种比
较理想的能源,推广较快
 
其它新能源:地热、风能、潮汐能、可燃冰等

试题详情

4、矿产资源

(1)分布

铁矿: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煤: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

石油:中东地区储量占一半,也是世界最大生产和输出地区,此外,俄、美、中、墨、英等国产量也较大

   (2)铁矿运输:矿产资源与钢铁工业分布的不平衡是铁矿运输的根本原因。出口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进口主要在发达国家。

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    日本    

澳大利亚、巴西、北欧    西欧

   加拿大、委内瑞拉    美国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