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17160  417168  417174  417178  417184  417186  417190  417196  417198  417204  417210  417214  417216  417220  417226  417228  417234  417238  417240  417244  417246  417250  417252  417254  417255  417256  417258  417259  417260  417262  417264  417268  417270  417274  417276  417280  417286  417288  417294  417298  417300  417304  417310  417316  417318  417324  417328  417330  417336  417340  417346  417354  447090 

4、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流表的两个微型电极a、d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ab=bd),同时在b点给一个强刺激,电流表的指针发生

几次偏转,偏转方向为   (   )

A. 两次,第一次向左,第二次向右

B.两次,第一次向右,第二次向左

C.一次,向左

D. 两次,两次均向右

试题详情

3.下列关于抗原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在感应阶段提呈途径是相同的

 B.一个抗原往往具有多个抗原决定簇

 C.抗原决定簇是机体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基础,隐藏的抗原决定簇往往是无功能的

 D.一种抗原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

试题详情

2、大草履虫和栉毛虫为池塘中常见的两种原生动物。在自然水域中构成捕食关系(栉毛虫以大草履虫为食物)。为了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两者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以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一定容积的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定期测量两个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二:在一定容积的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为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定期测量两个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实验一和实验二种群数量变化的是(     )

(注:实线表示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虚线表示栉毛虫种群数量变化)

 

A.甲表示实验一种群数量的变化,丙表示实验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B.乙表示实验一种群数量的变化,丙表示实验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C.乙表示实验一种群数量的变化,丁表示实验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D.甲表示实验一种群数量的变化,丁表示实验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题详情

1.下面是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DNA分子的识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图(↓表示剪切点、切出的断面为黏性末端):

    限制酶1:--↓GATC--;    限制酶2:--CATG↓--;

    限制酶3:--G↓GATCC--;   限制酶4:--CCGC↓GG--;

    限制酶5:--↓CCAGG--。

    请指出下列哪组表达正确                                         (   )

  A.限制酶2和4识别的序列都包含4个碱基对 

  B.限制酶3和5识别的序列都包含5个碱基对

  C.限制酶1和3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D.限制酶1和2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试题详情

18.(12分)一个石子从一个楼顶自由落下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g=1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测得最后1 s内的位移是25 m,请根据学过的运动学规律,指出能够求出哪些物理量(如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等)并求出其大小。(至少求4个)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试题详情

17.(12分)一位旅客可用三种方法从常州到苏州旅游:第一种是乘普客汽车经312国道到达;第二种方法是乘快客汽车经沪宁高速公路到达;第三种方法是乘火车到达;下面是三种车的发车时刻及里程表,已知普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为60km/h,快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为100km/h,两车途中均不停站,火车在中途需停靠无锡站5min,设火车进站和出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400km/h2,途中匀速行驶,速率为120km/h,若现在时刻是上午8点05分,这位旅客想早点到达苏州,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该选择乘什么车?

试题详情

16.(8分)某同学在实验室完成了测定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其中获取的数据有:他首先用长为15cm的弹簧竖直吊起一块木块,稳定后弹簧长23cm,然后用该弹簧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匀速拉动该木块,稳定后弹簧的长为l7cm,求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试题详情

15.(8分)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1 = 5s,速度达到最大值10m/s;然后匀速直线运动t2 =20s,经t3 = 2s停下来。

(1)画出该质点运动全过程的v t 图象;

(2)求出质点运动的总位移。

试题详情

14. (8分)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波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进而研究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根据以上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            。

(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     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     

(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       

            运动,最后“小纸杯”做:           运动。

(4)比较图(b)中的图线1和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

图线1反映了“小纸杯”的速度                   。

图线5反映了“小纸杯”的速度                   。

试题详情

13. (4分)如图所示是反映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N/m;当弹簧受F=800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cm。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