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第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这四话的思路结构图正确的是
[ ]
(2)模仿第二段、第五段内容的概述,对其他三段进行概述
第一段:________
第二段:颇为怀疑
第三段:________
第四段:________
第五段:发出怒吼
上述思路是围绕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写怀疑的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五个自然段,分层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第五自然段在这部分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五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鲁迅诗句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
[ ]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B.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C.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7)第五自然段中“惨象”和“流言”分别是对上面第________段和第________段内容的概括,而第________段中的________一语则是对这两者的评述。
(8)第二自然段中被证明的“事实”包括①________,证据是________;②________,证据是________。从语意上看两层间是________关系。
(9)这五段文字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5字)。
13.选出对下面一段话中加粗词语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1)“它们”在这里指的是
[ ]
A.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
B.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
C.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D.北洋军政府及其御用文人
(2)“这”在这里指的是
[ ]
A.这次追悼会
B.作者对刘和珍的一片哀悼之情
C.《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
D.最大的哀痛
(3)“后死者”在这里指的是
[ ]
A.死在后面的人
B.死在刘和珍烈士后面的革命者
C.鲁迅和我们
D.真正的革命者
12.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②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③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④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以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⑤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1)对文段中第①②两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个“敢于”指出了纪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
B.“哀痛者”是说要做到两个“敢于”,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
C.“幸福者”是说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而奋斗是最大的幸福。
D.从行文思路看,整句是对刘和珍的热情歌颂和赞扬。
(2)简述这段文字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归纳这段文字的主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句的主语是“这”,具体指代”三个女子……攒射中”。
B.“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反语,是讽刺杀人者的极端凶残。
C.“从容的转辗”是对上文三个女子互相救助的场景的概括。
D.整句意在赞扬三个女子沉勇友爱的精神。
分析下列各文段,理清局部思路。
10.文中反复写到刘和珍的“微笑”“温和”,对其表达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表现刘和珍的善良、可爱,反衬杀人者的凶残。
B.说明刘和珍等决非“暴徒”,驳斥段政府的诬蔑。
C.说明刘和珍天真幼稚,对反动派抱有幻想。
D.表现刘和珍的乐观与坚毅,突出其崇高精神。
9.对本文的线索,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来组织全文的。
B.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C.本文是以主要人物刘和珍为线索来串连全文的。
D.本文是以中心事件“三一八”惨案为主线来贯串全文的。
8.把握思路应联系上下文来理清全文的脉络。本课写了很多人物和各种事实。请写出作者对下列各项作出总的评价,每条横线上只填一个词
(1)当局者:________。(2)流言家:________。
(3)似人非人的世界:________。(4)刘和珍等爱国青年:________。
(5)庸人:________或________。
7.本课的一、二部分直接表明了写作本文的缘故。结合全文,选出概括得最准确的一项
[ ]
A.安慰自己,告慰生者,揭露敌人,教育群众。
B.祭奠烈士,告慰战友,揭露敌人,唤醒民众。
C.祭烈士,抒悲愤,慰战友,斥当局,驳流言,醒庸人。
D.祭烈士,励猛士,醒庸人。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
B.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学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5.选出对标点运用分析有误的一项
①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
②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③但段政府就有令,说他们是“暴徒”!
④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 ]
A.①句引用了原文,但“亲族”“师友”后面的逗号,今应点为顿号。
B.②句“但是,现在,”所使用的逗号也可以不用,作者使用它有强调悲愤心情的作用。
C.③句中的引号,既表明是引用某人原话,又表示作者对这种作法的否定。
D.④句中的分号用在并列句的分句之间,它与句中逗号同一个级别,表示句中停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