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图中已有的城市功能分区中,你认为明显不合理的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奶牛场
8.图3中B地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①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耕地资源丰富
②夏季气温较高,热量与水分配合协调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
⑤国家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政策
⑥地形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⑤⑥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发展规划图”(图4)。回答9-10题。
|
|||
7.图3中山地A在开发利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土壤贫瘠,热量不足,林木生长缓慢
B.宜林荒地少,林地面积少
C.森林树种单一,经济价值低
D.采育失调,采伐以皆伐为主,森林覆盖率下降
5.图示甲地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均很低,合理的解释是高4考1资3源5网
A.位于城市中心,为市政中心广场 B.距离城市中心近,不利房地产开发
C.位于城市边缘,基础设施不完善 D.位于郊区,只适合电子工业发展
4.该国在④阶段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A.就业压力大 B.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
C.粮食供应不足进 D.人口在职业上和地理上的转移困难
下图为印度某城市(由西至东相距25千米)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统计。读图2回答5-6题。
|
3.该国工业化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与表中对应的阶段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
2.该村最可能位于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3-4题。
阶段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① |
3.8 |
3.2 |
0.6 |
② |
3.8 |
2.4 |
1.4 |
③ |
2.9 |
1.7 |
1.2 |
④ |
1.3 |
1.0 |
0.3 |
1.图1中甲、乙、丙分别为
A.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
B.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
C.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
D.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
39.(60分)
(1) 背景:
清政府平定了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势力和割据势力;采取设置管辖机构、移民屯垦等方式开发新疆地区;新疆地区民族和宗教成分复杂,经济和生活方式各异;借鉴历代中央政府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智慧。(任答3点,得6分)
作用:①加强了对新疆的有效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②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③加强了各民族的团结,促进民族融合等(6分,其他言之有理的都可给分,但总分不超过6分)
(2)原因: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国家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了对新疆的支持力度;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为新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民族团结和社会的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等。(任答4点,得8分)
(3)新疆能源储量丰富:①油气产量全国居前,东部的油气开采已过高峰,新疆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而且中亚和俄罗斯是中国未来最具潜力的油气贸易国家和地区,新疆在油气通道上的地为显著;(3分)②煤炭储量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的限制而开发有限,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及政策的支持,煤炭产量将迎来新一轮发展;(3分)③地处大陆内部,靠近亚洲高压,大风天数多,尤其山口地区,非常适合风力发电;(3分)④气候干燥,晴天多,云量少,太阳能资源丰富,且地广人稀,适宜利用太阳能。(3分)
(4)①新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地域组合状况好;②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旅游市场距离被大大缩短;③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对环境影响小,有利于生态条件的改善;④新疆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旅游业可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⑤国家政策的支持等。(任答4点,得8分)
(5)①无私援助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下,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3分)
②无私援助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2分)
③无私援助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分)
④无私援助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2分)
(6)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要符合客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的团结对国家的统一与强盛意义及其重大。所以这一观点是符合我国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3分)
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重视、珍惜民族团结就是坚持辩证法的联系观,对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有重要作用。(2分)
③正确的价值观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重视、珍惜民族团结的价值观,对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有积极的导向作用。(2分)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要重视、珍惜民族团结是我们在处理民族关系的实践中得出的正确认识,必将推动我国民族关系的大发展、大繁荣。(3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