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18064  418072  418078  418082  418088  418090  418094  418100  418102  418108  418114  418118  418120  418124  418130  418132  418138  418142  418144  418148  418150  418154  418156  418158  418159  418160  418162  418163  418164  418166  418168  418172  418174  418178  418180  418184  418190  418192  418198  418202  418204  418208  418214  418220  418222  418228  418232  418234  418240  418244  418250  418258  447090 

14. (2009天津卷7)(14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②、⑧、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为使0.1 mol/L M 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__________。

[解析](5)本小题突破口在于Z加热分解得到N,N可以得到Al,说明N是Al2O3,Z是Al(OH)3.M是仅含非金属元素的的盐可推知为铵盐。结合①-⑧的各元素,可知X和Y水溶液反应,就是AlCl3和NH3的水溶液反应。最后一空,其实就是NH4Cl溶液中呈酸性,要使NH4+和Cl-浓度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可得只要通氨气使溶液呈中性即可。

[答案](1)Na>Al>O (2)HNO3>H2CO3>H2SiO3  (3)  (4)a b

(5)Al3++3NH3·H2O=Al(OH) 3↓+3NH4+  2Al2O3(熔融) 4Al+3O2↑   溶液的pH等于7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结构和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前4小题,应该是目前物质结构知识中最简单的,因为只要识记就能得到①-⑧的各元素,从而从容应答。

试题详情

13.(山东省临清一中2009届高考理综全真模拟试题(八))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元素。

(1)Li3N晶体中氮以N3-存在,基态N3-的电子排布式为      

(2)N≡N的键能为942 kJ·mol-1,N-N单键的键能为247 kJ·mol-3计算说明N2中的

      键比      键稳定(填“”“”)。

(3)(CH3)3NH+和AlCl-4可形成离子液体。离子液体由阴、阳离子组成,熔点低于100℃,其挥发性一般比有机溶剂     (填“大”或“小”),可用作     (填代号)。

a.助燃剂      b.“绿色”溶剂

c.复合材料    d.绝热材料

(4)X+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

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X的元素符号是     ,与同一个

N3-相连的X+    个。

(5)2008的秋天,毒奶粉事件震惊全国,这主要是奶粉中含有有毒的三聚氰胺 

    ()。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所有氮原子采用sp3杂化

 B.一个分子中共含有15个σ键

 C.属于极性分子,故极易溶于水

 D.形成的晶体熔点较高

[解析](1)基态N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2)根据数据可以判断键比键稳定;(3)X+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可以判断X为Cu,根据晶胞可以判断与同一个N3-相连的X+有6个;

[答案] (1)1s22s22p6(2分) (2)    (1分) (3)小   b  (2分)

(4)Cu   6 (2分)(5)B(1分)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共价键的稳定性、晶胞结构分析、杂化方式、溶解性、晶体熔点高低比较等知识点。

试题详情

12.(山东省临清一中2009届高考理科综合全真模拟试题(十))铜合金是人类适用最早的金属材料,铜在化合物中常见的化合价有+1、+2价,能形成多种铜的化合物。

  (1)基态铜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铜晶体晶胞如

右图所示,该晶胞实际拥有     个铜原子。      

  (2)某+1价铜的配离子为[Cu(CN)4]3,与其配体互为等电子体

的一种微粒是    

  (3)许多+1价铜的配合物溶液能吸收CO和烯烃(如C2H4、CH3CH=CH2等),CH3CH=CH2分子中C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有        

  (4)在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过理,观察到先出现蓝色沉淀,最后溶解形成深蓝色溶液,写出此蓝色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SO2-4的空间构型为        

[解析](1)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利用均摊法计算可得该晶胞实际拥有4个铜原子。(2)根据等电子体定义可以有CO、N、C2-2等;(3)CH3CH=CH2分子中CH3-中C的杂化为sp3,另外2个C为sp2杂化。(4)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正四面体形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4

  (2)CO、N、C2-2(写出一种即可)

  (3)sp2、sp3

  (4)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正四面体形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中心原子的杂化、等电子体、配合物、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等知识点。

试题详情

11.(青岛市2009年高三模拟练习5月)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A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3A2;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原子核外的M层中有两对成对电子;E原子核外最外层 只有1个电子,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B的氯化物的熔点远高于C的氯化物的熔点,理由是   

   (3)A的最高价含氧酸根离子中,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D的低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4)A、E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       ;(每个球均表示1个 原子)

[解析]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可以推断为N;A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3A2,可以推断B为Mg;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即为Al;D原子核外的M层中有两对成对电子,可以推断D为S;E原子核外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可以推断E为Cu。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 3d104s1)       Al<Mg< S<N   

(2)MgCl2为离子晶体而AlCl3为分子晶体   (3)sp2  ,V形  (4)Cu3N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电离能大小比较、晶体熔点高低比较、中心原子的杂化及分子空间结构、均摊法计算微粒等知识点。

试题详情

10.(天津市汉沽一中2009第五次月考)根据等电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以下各组微粒结构不相似的是                    (   )

A.CO和N2       B.O3和NO-   C.CO2和N2O   D.N2H4和C2H4

[解析]要吻合结构相似,就是去寻找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而D不吻合等电子体的要求。

[答案]D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电子体的概念理解和应用。

试题详情

9. (长春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理科综合练习化学部分(四))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 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 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 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解析]由于形成氢键使水分子间间隙增大,使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试题详情

8.(四川宜宾市第三中学校2009届高三上半期考试理科综合)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  验  事  实
理  论  解  释
A.
S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
SO2是电解质
B.
白磷为正四面体分子
白磷分子中P-P间的键角是109°28′
C.
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
氨是极性分子且由于有氢键的影响
D.
HF的沸点高于HCl
H-F的键长比H-Cl的键长短

[解析]A中SO2本身不导电,是非电解质;B中白磷分子中P-P间的键角是60°;D中是由于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答案]C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了键角、氢键、熔沸点影响因素等知识点。

试题详情

7.(2008山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SiH4 比CH4 稳定        

B .O2-半径比 F 的小

C. Na 和 Cs属于第 IA 族元素, Cs 失电子能力比 Na 的强

D . P 和 As属于第 VA 族元素, H3PO4 酸性比 H3 AsO4的弱

[解析]A中由于Si的非金属性小于C,所以SiH4没有CH4 稳定;B中O2-和 F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D中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H3PO4 酸性比 H3 AsO4的强。

[答案]C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试题详情

6.(2008江苏卷)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根据非金属性:F>O>S,可以判断热稳定性的顺序为:HF>H2O>H2S,同理可以判断酸性:HClO4>H2SO4>H3PO4,所以①、③错误。根据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半径的规律可以判断②正确。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可以判断④正确。所以答案为B。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及周期律的基本知识。

试题详情

5.(2009四川卷10).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是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与M可形成化合物M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性:X的氢化物>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

B.      简单离子的半径:M的离子>Z的离子>Y的离子>X的离子

C.      YX2M2Y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      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

[解析]从题给信息可判断:X是O、Y是S、Z是Cl、M是K;A选项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所以A错;B选项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C选项M2Y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等知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磻婵犲洤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