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18144  418152  418158  418162  418168  418170  418174  418180  418182  418188  418194  418198  418200  418204  418210  418212  418218  418222  418224  418228  418230  418234  418236  418238  418239  418240  418242  418243  418244  418246  418248  418252  418254  418258  418260  418264  418270  418272  418278  418282  418284  418288  418294  418300  418302  418308  418312  418314  418320  418324  418330  418338  447090 

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

B.K+ 、Al3+ 、NH3·H2O

C.Na+、K+、Cl2

D.Na+ 、CH3COO-、OH-

答案:D

解析:A项中H+与HCO3能够反应生成CO2气体,不能大量共存,错误;Al3+与氨水可以发生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B选项错误;Cl2具有氧化性,可以将SO32氧化为SO42,方程式为:Cl2+H2O+SO32=SO42+Cl+2H+,C选项错误。

试题详情

9.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答案:B

解析: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胶塞,一般用玻璃塞,A选项错误;水和乙酸乙酯的互不相溶,用分液漏斗分离,B选项正确;量筒量取液体只能精确到0.1mL,C选项错误;实验室制取乙烯需要的温度为170℃,该温度计的量程不足,D选项错误。

试题详情

8.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答案:A

解析:从图示可以分析,该有机物的结构中存在3个碳碳双键、1个羰基、1个醇羟基、1个羧基。A选项正确。

试题详情

7.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下),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0.12g石墨烯中含有6.02*1022个碳原子

C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D.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答案:D

解析:同位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A选项错误;0.12g石墨烯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所含碳原子个数为0.01NA,B选项错误;有机物一般含有碳、氢元素,C选项错误;由图示可知,石墨烯中碳原子间均为共价键结合,D选项正确。

试题详情

39.[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

A-J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实验表明:①D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②核磁共振氢谱表明F分子中有三种氢,且其峰面积之比为1:1:1;

③G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1mol J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放出22.4L氢气(标准状况)。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不考虑立体结构),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

(2)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3)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E中官能团有_________(填名称),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E的同分异构体还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结构);

(4)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I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依据题给信息①②,可推知,CH2=CH-CH=CH2与Br2发生的是1,4-加成,A为BrCH2CH=CHCH2Br,依次可得B为HOCH2CH=CHCH2OH,C为HOCH2CH2CH2CH2OH,D为HOCH2CH2CH2CHO,E为HOCH2CH2CH2COOH,F为。再分析另一条线,B→G应该是分子内成醚,G为;G→H应该是是G与HClO发生加成反应,H应该为;H→I是:2+Ca(OH)2=2 +CaCl2+2 H2O;I→J其实就是醚的开环了,五元环相对于三元环稳定,因此:

[考点分析]本题分析完了,感觉这张卷子的命题者就是2008年海南卷命题队伍的那套人马。看本题的G→H→I,与2008年海南卷21题多么相像。

试题详情

38.[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该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___;

(2)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

(3)X与Z可形成化合物XZ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

(4)已知化合物X2Y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XZ3,产物还有ZnSO4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X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第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As(2)(3)三角锥

(4)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5)稳定性:NH3>PH3>AsH3 因为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合物越稳定  沸点:NH3>AsH3>PH3  NH3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AsH3相对分子质量比PH3大,分子键作用力大,因而AsH3比PH3沸点高。

[解析](1)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可通过写电子排布式得到X为33号元素As;(2) 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同样根据电子排布式得到Y为O;再根据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可得到Z为H.(3)-(5)就不再分析了。

[考点分析]涉及电子排布的问题,一般相对简单,这也是目前选修科目的一个趋势。

试题详情

37.[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

请回答氯碱的如下问题:

(1)氯气、烧碱是电解食盐水时按照固定的比率k(质量比)生成的产品。理论上k=_______(要求计算表达式和结果);

(2)原料粗盐中常含有泥沙和Ca2+、Mg2+、Fe3+、SO42等杂质,必须精制后才能供电解使用。精制时,粗盐溶于水过滤后,还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①Na2CO3、②HCl(盐酸)③BaCl2,这3种试剂添加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30%以上。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图中X、Y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分析比较图示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a%与b%的大小_________;

②分别写出燃料电池B中正极、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正极:______; 负极:_____;

③这样设计的主要节(电)能之处在于(写出2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k=M(Cl2)/2 M(NaOH)=71/80=1:1.13或0.89(2)③①② (3)①Cl2  H2  a%小于b%  ②O2+4e-+2H2O=4OH-   H2-2e-+2OH-=2H2O  ③燃料电池可以补充电解池消耗的电能;提高产出碱液的浓度;降低能耗(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1)只要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   2NaOH+H2↑+Cl2↑即可得到,k=M(Cl2)/2 M(NaOH)=71/80=1:1.13或0.89;(2)只要抓住除钡离子要放在除碳酸根离子前即可得到顺序关系:③①②;(3)本题突破口在于B燃料电池这边,通空气一边为正极(还原反应),那么左边必然通H2,这样Y即为H2 ;再转到左边依据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唯一未知的就是X,必然为Cl2了;A中的NaOH进入燃料电池正极再出来,依据O2+4e-+2H2O=4OH-  可知NaOH+浓度增大。

[考点分析]本题前半部基本就是课本内容的再现,但后半部很有创意,可以很好的综合考查考生的原电池和电解的相关知识

试题详情

28.(14分)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Δ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理由是   

(2)图中△H=  KJ·mol-1

(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反应速率υ(SO2)为0.05 mol·L-1·min-1,则υ(O2)=  mol·L-1·min-1、υ(SO3)=  mol·L-1·min-1

(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计算由S(s)生成3 molSO3(g)的△H  (要求计算过程)。

答案(1)反应物能量  生成物能量  (2)无  降低  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  (3)-198  (4) SO2 +V2O5=SO3+2VO2  4VO2+ O2=2V2O5  (4)0.025  0.05

(5) S(s)+O2(g) =2SO2(g)△H1=-296 KJ·mol-1 , SO2(g)+1/2O2(g) =SO3(g) △H2=-99 KJ·mol-1 

3 S(s)+9/2O2(g)=3SO3(g) △H=3(△H1+△H2)=-1185 KJ·mol-1 

[解析](1)本小题考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可得到A和C所表示的意义,E为活化能与反应热无关,但是用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2)图中表示的是2molSO2的反应,因此△H=-99×2KJ·mol-1;(3)依题意即可写出:SO2 +V2O5=SO3+2VO2  4VO2+ O2=2V2O5;(4)依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考点分析]本题类似2008年的海南试题,但考查的知识点增多了。

试题详情

27.(15分)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填化学式);

(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②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是      (填化学式);

(4)反应③产物中K的化学式为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1)Al  C  Na2O2  (2) 2H2O +Na2O2 =4NaOH+O2↑  2Al+ 2NaOH+2H2O=2NaAlO2+3H2

(3) CO2  CO  (4) Na2CO3  (5) 2AlO2-+CO2+3H2O=2Al(OH)3↓+CO32-   

[解析]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是本题的突破口,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基本锁定Na2O2,能与水和CO2反应,但是题目另一信息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说明C是水,则G为CO2;再依据K能溶于水,说明K为Na2CO3 ,F为O2; 题给信息黑色单质B与氧气(F)反应得到G(CO2),说明B为C(碳);依据F(O2)与E反应生成C(水)可知E为氢气,再根据金属A与碱性溶液反应产生氢气,可得到A为Al.

[考点分析]本题框图复杂,纵横交错,难度较大,但是若找到Na2O2这个突破口,本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试题详情

26.(14分)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xCuCO3·yCu(OH) 2·zH2O,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的方法有多种。

(1)现采用氢气还原法,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写出xCuCO3·yCu(OH) 2·zH2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试验装置用下列所有仪器连接而成,按氢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入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a)→( )( )→( )( )→( )( )→( )( )→( )( )→(l)

③称取23.9g某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12.7g残留物,生成4.4g二氧化碳和7.2g水。该样品的结晶水质量为       g,化学式为      

(2)某同学以氮气代替氢气,并用上述全部或部分仪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答案(1)①xCuCO3·yCu(OH)2·zH2O+(x+y)H 2 = (x+y)Cu+ xCO2+(x+2y+z)H2O

②a→k,j→gf(hi)→de(ed)→hi(gf)→bc(cb)→l

③1.8  CuCO3·Cu(OH) 2·H2O

(2)可行  根据反应xCuCO3·yCu(OH) 2·zH2O=(x+y)CuO+ xCO2↑+(y+z)H2O↑,依据碱式碳酸铜、CuO、CO2和H2O质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即可计算出其组成。

[解析](1)本题的碱式碳酸铜与氢气反应看似一个很难的信息,其实细心一点只要把它理解为CuCO3和Cu(OH)2受热分解后产物CuO再与氢气反应,第①问题便可以解决;对于②要能分析出测定反应后CO2和H2O质量,因此对于氢气发生器后仪器的选择是除氯化氢和水蒸气,防止对后续测定影响就可以了,因为测定H2O和CO2分别用浓硫酸和碱石灰是固定的。(2)其实在分析(1)①方程式书写时便得到了碱式碳酸铜热分解方程式: xCuCO3·yCu(OH) 2·zH2O=(x+y)CuO+ xCO2↑+(y+z)H2O↑,稍加分析可知,依据碱式碳酸铜、CuO、CO2和H2O质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即可计算出其组成。

[考点分析]又是仪器组装问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很为流行,2007年的全国I卷和2008年海南卷也再次出现,因此可以说这是高考题若干年轮回的一种体现。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