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18284  418292  418298  418302  418308  418310  418314  418320  418322  418328  418334  418338  418340  418344  418350  418352  418358  418362  418364  418368  418370  418374  418376  418378  418379  418380  418382  418383  418384  418386  418388  418392  418394  418398  418400  418404  418410  418412  418418  418422  418424  418428  418434  418440  418442  418448  418452  418454  418460  418464  418470  418478  447090 

3.(08·四川)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   )

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可采取否定与肯定结合法。守旧者公然反对变法、革命和民主,由此排除A、B、C三项;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学堂讲授自然科学,到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科学越来越深入人心。

试题详情

2.(08·海南)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   )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20世纪初年,当时西方的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禁锢人民的思想,所以青年向往拜伦的精神。

试题详情

1.(08·广东)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答案  B

解析  陈独秀的意思是新文化运动的宗旨并不仅仅是批评时政,而是通过在思想领域的运动来拯救国家。

试题详情

13.(09•辽宁宁夏文综4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孙中山1922年8月在一次谈话中说:“吾国建设当以英国公正之态度,美国远大之规模,以及法国爱国之精神为模范,以树吾民国千百年永久之计。然而今日中国之外交,以国土邻接关系密切言之,莫如苏维埃俄罗斯。至于国际地位言之,其对吾国利益相同,且无侵略顾虑,而又能提携互助,策进两国利益者,则德国是也。”

--摘编自李玉贞《孙中山与共产国际》

材料二  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我革命之所以不成功,则各党员至今仍不明三民主义之过也。质而言之,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初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及后与列强奋斗六年,乃始知其用力之最大者,实为对于民族主义……其(指陈独秀等)所以竭力排挤而疵毁吾党者,初欲包揽俄国交际,并欲阻止俄国不与吾党往来,而彼得以独得俄助而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也……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所望为同情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及受屈之人民耳。

--孙中山:《批邓泽如等的上书》(1923年11月29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有何不同。

(2)简要评析孙中山“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的观点。

答案:

(1)认识不同:1922年通过中俄对比强调中俄地缘关系;1923年认为苏俄同情国民党,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相通,有必要联俄。

(2)评析:为联俄联共提供依据;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有一定联系,但有本质区别;孙中山的观点有历史局限性。

2005--2008年高考题

试题详情

12.(09•天津文综历史12题第(2)小题)

材料三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答案  (2)主张:平均地权。变化:增加“节制资本”。背景:第一次国共合作。

试题详情

11.(09•上海历史31)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问题: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

答案  (1)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如以仕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答案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如仕、礼。

其他答案。

(2)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如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朱熹提出“明天理、灭人欲”,建立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高峰。

答案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答案3:仅笼统地回答。如汉、宋两代,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3)答案1:能从两方面进行回答,如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开始走向衰落。但是在批孔的同时,也有人推崇儒家思想,这表明儒家思想在当时仍具有影响。

其他答案。

试题详情

9.(09•海南历史17)表1  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表1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   )

地区
党员人数
学生
工人
农人
绥远
3200
8%
3%
80%
湖北
1877
63.1%
2.3%
8.9%
广东
15000
21.2%
20.1%
39.1%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  C

试题详情

8.(09•广东历史8)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思想指的是               (   )

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

答案  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