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18630  418638  418644  418648  418654  418656  418660  418666  418668  418674  418680  418684  418686  418690  418696  418698  418704  418708  418710  418714  418716  418720  418722  418724  418725  418726  418728  418729  418730  418732  418734  418738  418740  418744  418746  418750  418756  418758  418764  418768  418770  418774  418780  418786  418788  418794  418798  418800  418806  418810  418816  418824  447090 

5、近来,根据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电视剧,如《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我的兄弟叫顺溜》的播出屡创收视奇迹。这表明(  )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试题详情

4、“天空没有星星照耀,她会黯然无光;人间没有温情搀扶,她会萧萧落木。爱老人和小孩吧,像爱自己一样!”“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  )

   A.文化能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试题详情

3.“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

试题详情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的解读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这里的“多种声音”可以理解为(  )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C.人们的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D.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没有相同之处

试题详情

1.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黄山的自然风光

试题详情

29、读区域图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9分)。

 

(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________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

自然地理特征
对a河下游地区洪水泛滥的影响

 
 
 
 
 
 

   (3)据气候统计图概括,甲区域N城市气候特征是_____  _,乙区域K城市降水特征是__________。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其中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_______。

试题详情

28、读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区域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分别说出图中①②③所在地主要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名称。从气候角度分析三地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简述在平原西部地区营造防护林的原因。

(3)图乙反映了平原东侧山地不同坡向植被的垂直分布,同种植被分布海拔较高一侧按方位是山地的        坡,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试题详情

26、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0分)

(1)图中①和②两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是            

(2)③地形区的两侧属均质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       

(3)④和⑤两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           ,差异性主要表现在                    

(4)⑥和⑦两地形区,农业生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           

试题详情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979年到2003年年末从业人员数及本市生产总值增长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下列对该城市地理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B.自然增长是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迁入人口大力推动了该市经济发展        D.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

25、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该市在产业发展中逐渐丧失的区位优势是(   )

①地租  ②技术  ③环境  ④资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