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向其中滴加a mLC1mol·L-1 NaOH溶液之后,改成滴加C2mol·L-1盐酸,所得沉淀Y(mol)与试剂总体积V(mL)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所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
A.6mL B. 7ml C.7.5mL D.9mL
12.有关下图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铝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丙图装置可制得金属锰 D.丁图验证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共价化合物的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②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③分子晶体中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熔沸点越高
④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就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⑤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⑥分子内可能没有共价键
⑦共价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⑧原子晶体中一定有非极性共价键
A.只有②⑤⑥⑦ B.只有②⑤⑥ C.只有①②③⑤⑥⑧ D.只有②③⑤⑥⑦
10.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Ce4+ + Fe2+ = Fe3+ + Ce3+,
Sn2+ + 2Fe3+ = 2Fe2+ + Sn4+。由此推断Fe2+ 、Ce3+、 Sn2+ 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Fe2+ 、Ce3+、 Sn2+ B.Sn2+、Fe2+ 、Ce3+
C.Fe2+ 、Sn2+ 、Ce3+ D.Ce3+、Fe2+ 、Sn2+
9.25℃、101kPa时,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kJ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4O(l)+O2(g)==CO2(g)+2H2O(l);△H=-725.8kJ· mol-1
B.2CH4O(l)+3O2(g)==2CO2(g)+4H2O(l);△H=+1451.6kJ· mol-1
C. 2CH4O(l)+3O2(g)==2CO2(g)+4H2O(l);△H=-22.68kJ· mol-1
D.CH4O(l)+O2(g)==CO2(g)+2H2O(g);△H=-725.8kJ· mol-1
8.下列所述事实与化学(或离子)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A.能说明盐酸是强酸:2HCl+CaCO3=CaCl2+H2O+CO2↑
B.能说明氧化性H2O2>Fe3+:2Fe2++H2O2+2H+=2Fe3++2H2O
C.能说明NH3结合H+能力比H2O强:NH3+H3O+=NH4++H2O
D.能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CH3COO-+H2OCH3COOH+OH-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熔点:Al>Na>K
③IA、II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④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⑤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就越强
⑥已知2H2(g)+O2(g)=2H2O(l);△H=-571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1
⑦因为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所以非金属性:P > N
A.只有②④⑥ B.只有①⑥⑦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③⑤⑦
6.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胚具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各15粒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装置 |
场所 |
温度 |
棉花状态 |
数日后的现象 |
甲 乙 丙 丁 |
日光 日光 黑暗 黑暗 |
23℃ 23℃ 23℃ 23℃ |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
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温度和水分,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
C.该实验选用胚具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D.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只与光照和水分有关
5.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只能用机械剥离的方法处理
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的呼吸
C.仅用该培养液也能用来培养乙肝病毒
D.甲、乙细胞在持续的原代培养过程中,均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
4.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
1 |
5 |
9 |
13 |
17 |
21 |
25 |
29 |
33 |
37 |
成虫 数(只) |
6 |
10 |
28 |
71 |
131 |
207 |
270 |
302 |
327 |
341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