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掌握规律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
关于背诵的一些基本规律,只要是语文教师应该都了解一二,但如果只停留在我们教师层面,这些规律所发挥的作用几乎等于零,真正需要这些规律方法的是我们的学生。而绝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在学生面前泛泛而谈,很少有针对性地加以具体的指导,尤其对于那些存在困难的学生更是如此。这次对小蔡的指导,我首先强调了理解的重要性,并跟他硬性规定,达不到理解的要求坚决不开始背诵,其次在背诵过程中,我让他优化背诵时间的安排,真正做到20%用于诵读,80%用于回忆再现;接着我又告知遗忘规律,督促他及时巩固。如此下来,小蔡背诵的成功率有了快速的提高。
2、培养兴趣,激发动机是学习成绩的动力之源
鲁迅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知之,乐之,便是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对小蔡的研究中,在了解其背诵障碍的成因后,我能创设各种情境,充分展现他的才能,挖掘他的潜力,只要他一有进步提高,就对他予以充分的欣赏和激励,让他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并逐步重拾学习的自信。最终,小蔡从怕背--背不好--更怕背的恶性循环转到成功--快乐--兴趣--再成功的良性循环,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基础。
研究终于告一段落,但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原来以为是高深莫测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我的距离竟是那么接近。通过对整个事件的反思,我在下面一些方面深有感触。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校园中永远谈不尽的话题,作为强势的教师尤其要特别注意,我们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而这种影响,有时是积极的,有时却是消极的,甚至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小蔡的背诵障碍表面上看起来是学习能力的问题,可真正支配其行动的却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那次辱骂。其实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谨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要我们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热爱学生,我们就一定能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那种因为我们的不慎言行而给学生带来严重伤害的悲剧就不会再发生。
(三)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问题的症结已经找到,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对症下药。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我仍然选择了面对面的访谈形式同时结合具体的背诵任务进行指导。概括起来,访谈与指导主要围绕下面几个方面展开。
1、进行心理梳导,重拾学习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首先要爱学生,爱能把人带向喜悦和愉快。”面对小蔡的这段遭遇,我唯有用爱心去浇灌,去抚平他受伤的心灵。同时,我还动员班上的同学多主动去关心他、帮助他。让他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老师浓浓的情谊,让他在充满友谊的关爱的集体中愉快地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梳导,小蔡渐渐改变了对语文、对背诵的态度。背诵时走神的情况也渐渐少了,并能积极配合我对他进行的学习指导,而对自己的未来,从他的眼神中也能读到自信与期待。
2、培养直接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学习动机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内驱力,而兴趣则是形成内驱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蔡由于对背诵心存畏难、恐惧等不良情绪,自然无法感受到其中的妙处,更别谈兴趣的培养了。所以我尽可能地通过多种形式来激发他的兴趣,此外,也从多方面激发他的学习动机,使他充满了背诵的动力。
3、指导背诵方法,体验成功乐趣。
当小蔡有了背诵的动力,对他进行背诵方法的指导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中间,我跟他解释了理解性记忆、多尝试回忆再现、遗忘规律曲线等有关知识;在背诵任务的安排上,我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他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持之以恒的小步子渐进来获得最后的成功。
多着并举,多管齐下,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我欣喜地看到,我所采取的措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小荣终于摆脱了背诵的“魔咒”,不再是一名背诵障碍生了。而更为可喜的是,在这件事的带动下,班上其他一些背诵存在困难的学生也从中获益,班上背诵的整体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基本情况描述
蔡林来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家庭经济状况不算太好。蔡林块头较大,但性格内向,不善言谈,课间经常独自坐在坐位上,基本上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中考时,由于双语(语文、英语)考得不理想,未能考上城区高中而以统招身份进入我校并进入重点班。进校后,双语成绩们没有较大的起色,但所选的生物、化学成绩很好。在学习过程中,很少向老师提问,从各任课教师反映的情况看,课上也不够积极活跃。蔡林也很少违反学校的各项纪律规范。总体而言,这是一名到那里都不起眼的学生。
(二)收集资料
采用个别访谈、观察及实物分析等方法。
访谈时间:每周二、周五下午课外活动约45分钟。
访谈对象:蔡林本人,蔡林的同桌,蔡林的父亲等。
访谈记录概述:在研究过程中,与不同访谈对象总共进行了十一次访谈,其中与蔡林访谈九次,与蔡林的同桌、父亲各一次。与蔡林同桌、父亲的访谈主要印证了与蔡林该谈时所了解到的一些具体情况。与蔡林的访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五次访谈旨在探寻形成其背诵障碍的原因;第二阶段的四次访谈旨在帮助他解决背诵障碍。第一阶段的访谈主要围绕语文学习的总体状况。对待语文学习、语文背诵的态度,背诵方法习惯及学习注意力调控等方面展开。从方谈中,基本上全面了解了蔡林在语文背诵上的有关情况,为分析原因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收集了第一手资料。第二阶段的访谈则结合寻求到的办法有针对性对他进行各方面的指导,为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依据。
观察记录概述:在早、晚读课有背诵任务时,我都近距离地对蔡林进行了观察。通过观察,可以明显地看到蔡林在背诵时的一些表现:1、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眼望窗外,很少把注意力集中在文本上;2、只单纯地靠朗读,很少动手,也看不到尝试回忆与再现的情形;3、进度慢,长时间不翻动课本,一节课下来只能背出一两句。
实物分析概述:通过分析小蔡的默写本,可以看到以下两个基本特征,1、每次默写只能写出开头的一两句。2、就是写出的句子,每句中一般都有好几个错误字。
(一)抽样
根据研究目的,此次研究应选择有可能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因此可以采用目的抽样中的典型个案抽样。最终我选择了所教班级的蔡林同学(下面有时称小蔡)。当然,选他为样本还基于下面一些原因。
1、该班是重点班,班级总体学习成绩在同年级居于前列,小蔡能进入该说明其不存在智力上的缺陷。
2、该班语文由我执教,便于平时对小蔡的观察、访谈等;
3、小蔡是平时背诵完成率最差的学生,之前已经就这个问题与他有多次接触,对他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古诗文背诵是所有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但真正对此特别关注的并不多,但背诵障碍的现象却一直真切地存在着。对此,大部分语文教师只是对相关学生训斥几句了事,或者干脆不闻不问。从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看,背诵障碍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身心伤害。从对背诵的现有研究看,绝大部分未能深入学生实际,只是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出发,进行了一些有关背诵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还有一些研究则停留在对背诵的重要性及其意义的思考层面。这些研究都缺乏具体的针对性,不能在微观层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尤其对背诵障碍学生背诵时的具体情境和过程未能加以探讨。因此,这一方面的研究可以说还是一块空白,也说明了对背诵障碍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都对中学语文古诗文的背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历年高考语文试题中也少不了对古诗文背诵的考查。从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角度上讲,背诵一定量的古诗文也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指导、督促、检查学生背诵古诗文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教学内容,让每一名学生快速正确地背诵则是语文教师所希望达到的要求。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总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无法达到教师所提的要求,尤其在农村中学,甚至还存在有严重背诵障碍的学生。以我所教的班级为例,每次检查背诵情况都会有20%左右的学生不合要求,其中有一两人基本上不能背诵,属于背诵障碍。这里,我把有语文背诵障碍界的学生理解为在规定背诵内容和背诵时间的情况下,每次都不能达到要求的学生。希望通过这次个案研究,找出形成背诵障碍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总结出语文背诵的最一般规律,为中学语文古诗文背诵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让广大学生掌握语文背诵的规律方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