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0311  420319  420325  420329  420335  420337  420341  420347  420349  420355  420361  420365  420367  420371  420377  420379  420385  420389  420391  420395  420397  420401  420403  420405  420406  420407  420409  420410  420411  420413  420415  420419  420421  420425  420427  420431  420437  420439  420445  420449  420451  420455  420461  420467  420469  420475  420479  420481  420487  420491  420497  420505  447090 

3.(2010年泰安质检)赫拉克利特认为,物质世界不是静止不动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 )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的 ④绝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故②错误。

[答案] B

试题详情

2.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我国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这说明

(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D.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解析] A、B、D与材料不符。

[答案] C

试题详情

1.面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经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科学家夜以继日的努力,2009年4月30日成功研制出特异、灵敏的快速诊断方法。这一事实说明

( )

A.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人的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C.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D.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解析] A观点绝对化。B、C与题干联系不大。

[答案] D

试题详情

8.结合材料,说说如何才能重拍好名著?(6分)

                                     

                                    

                                     

                                    

试题详情

7.根据文意,概括什么是“中国的史心”?(3分)

                                      

                                    

试题详情

    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比起老版,少了许多抒情意味的特写,叙事节奏加快了,这大概是它的优势。但为了戏剧冲突,也改编了很多大家熟悉的历史片段。比如十八镇诸侯是曹操召集的,等等。我想名著改编,既要照顾到普通观众的观剧效果,也得想到那些三国迷的感受。有些细节不该有明显硬伤。

    新剧不仅以“曹操视角”来统领全剧,甚至想将之塑造成一个“新型英雄”。这些年一直有为曹操平反的呼声,似乎有了“国家统一”的大义,政治家是否仁义已变得不再重要。其实中国人看历史,注重的是行动中蕴含的价值和理念。历史中的事件起起落落,现代人多关“成事之人,然而中国史观并非如此。从诸葛亮到关羽,皆因所主之事不圆满才被民间信奉,因为这种不圆满,更能显出人格的不朽。钱穆先生认为这正是“中国的史心”。

    忠实原著,或者创新,是重拍四大名著首先会遇到的难题。当然重拍者,都会说自己是更贴近历史真实的解读。但创新一定得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下处在一个价值观缺失的年代,人们的价值认知中缺少了道德、伦理、社会、政治等多维度的判断,衡量价值的标准只剩下了财富、权力或成功。

    虽然人人可能重新阐释与演绎名著,但学问与情怀的高低,却能因此立判高下。因为名著不仅携带和见证了我们关于文明的公共记忆,它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往往是普通作品无法比拟的。

6.请概述新版《三国演义》与老版相比的不同之处。(6分)

                                     

                                    

试题详情

19.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在一张宣纸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苏东坡写西湖,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令人叫绝。浓和淡,都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请以“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附加题(40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