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116  4124  4130  4134  4140  4142  4146  4152  4154  4160  4166  4170  4172  4176  4182  4184  4190  4194  4196  4200  4202  4206  4208  4210  4211  4212  4214  4215  4216  4218  4220  4224  4226  4230  4232  4236  4242  4244  4250  4254  4256  4260  4266  4272  4274  4280  4284  4286  4292  4296  4302  4310  447090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比值约为1.50.进一步的实验发现.若光从空气进入另一种介质.比如进入水中时,尽管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仍为常数.但这个常数却不是1.50.而是约1.33,可见这个常数跟介质有关系.它反映了介质的光学性质.我们设想光从空气进入玻璃和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入射角都是30°,则有:

试题详情

1.折射率的定义

试题详情

5.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直接给出即可,学生能领会.

(四)折射率n

试题详情

4.师生一起归纳总结折射定律的内容.

试题详情

3.分析测量数据:(建议入射角分别取10°,20°,30°,40°,50°)

[教师][故意自言自语地]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两者的差是不是定值呢?(有学生开始计算)

[学生甲]不是,差值是越来越大的.

[师]是不是有规律地增大,比如入射角增大10°,折射角一定增大某一个数值?

[生]不是,前两组差不多,后两组又不同了.

[师]那么,会不会两角的比值不变呢,大家算算看.(学生计算,有学生算了两组数据说好像是相等的)

[师]能不能从两组数据下结论?

[生]不能.

[师]对,那样太轻率了点.把5组数据都算出来看看.

[学生继续计算.发现比值也是不相等的]

[师]看来我们碰到麻烦了,如果让你来猜的话,你还能猜想它们之间可能是什么关系?

[生沉默]

[师]其实不是你们不够聪明,实在是因为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太出乎人意料了.人类从积累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数据到找出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经历了近1500年的时间[有学生惊叹].

[教师抓住机会教育]科学研究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念.有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要学好物理也需要这样一种恒心和解决困难的勇气.希望大家不畏难,不怕苦,勇于探索,在科学学习之路上能走得很远很远.

[教师继续]实际上在公元1400年,托勒密也曾经认为,入射角与折射角存在着简单的正比关系,但只有对比较小的入射角才大致相符,就像我们刚刚在计算中发现的那样.直到1621年,才由斯涅耳找到了这个关系.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谜底是――入射角的正弦和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即=常数.请大家看课本的实验数据及分析.

[学生看书30秒]

试题详情

2.定量测量5组数据,仿照课本列出原始数据表(可让前排的学生读取数据.但要先明确法线)

试题详情

1.实验观察变为看折射光和入射光的相对位置及折射角和入射角关系的观察:

a.让学生观察折射光.入射光及界面的法线也是共面的.

b.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入射角始终大于折射角.

试题详情

2.教师简述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方法并予以示范.

a.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19―9,光点S入射到平面镜的光线,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S的像,人眼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感觉反射光都是从S′发出的.

b.平面镜成像作图.

 

 

讲:两条光线即可确定像点的位置.所以无需多画.步骤是:(1)由对称性确定像点的位置;(2)任意画两条入射光线;(3)过像点作出对应的两条反射光线;(4)若是作物体AB的成像光路图,则只需作出A、B点的成像光路图.连接A、B点即可.

(三)光的折射折射定律

试题详情

1.让学生回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异侧、虚像、对称.

试题详情

5.反射光路可逆

(二)平面镜成像及作图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