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π的计算
“π”是物理、数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常数,测算它的精确值对科学的发展很重要。
先秦取圆周率为“周三径一”魏晋时期的刘徽应用极限思想,采用割圆法,算出了当时世界上π=3.1416的数字。
*割圆法:
刘徽指出: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长“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其面积“将与圆周合体,而无所缺矣。”据说他将正多边形割至了3072条边。
南北朝的祖冲之(429-500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π的值推算到3.1415926-3.1415927的人。
祖冲之利用方法:方和圆的相互转化。据说祖冲之做了更细致的工作,在圆内接12288,……个边的多边形,具体的研究方法写入“缀术”,但这本书在宋朝失传了。
国际上已把月球背面的一个山谷命名为“祖冲之”。
3.天文学
比较突出的是张衡(公元78年-139年),生于河南南阳石桥镇,公元111年担任了东汉主持天象观测、编订历法的太史令,发明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国际天文学组织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和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
元朝的郭守敬等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2.电磁学方面
在静电学方面,在西汉末年,(公元前20年)就有记载,在磁学方面更有骄人记录:
1)传:4000年前,黄帝与蚩尤打仗,但蚩尤作雾,黄帝则使用指南车来辨别方向,使蚩尤大败。
2)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到秦始皇为了防避刺客,用磁石建造阿房宫的北阙门,若刺客身怀刀刃将被磁门吸住。
3)指南针比法人古约特早几百年。
1.力学方面
我国古代力学知识源远流长,积累丰富。
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在“墨经”中,记述了墨子(公元前478-前392)等哲学家对力学方面的一些精辟见解,如“力,刑之所以奋也。”,表达了力是使人和物的“奋”即由静到动的根本原因。
还对杠杆进行了研究,指出:“相衡,则本短标长。”说明了在称量重物时,要想与砝码平衡,就要调整重臂“本”和力臂“标”,这一记录比阿基米德早二百多年。
我国科学家的朴素的宇宙观,例东汉的张衡强调:“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明“武备志”记载:“水战,可离水三。四尺燃火,即飞出水面二。三里去远,如火龙出于江面,筒药将完,腹内火箭飞出,人船俱焚。”发展了二级火箭装置。
3.近代物理学时期:20世纪至今。
第一章 古代物理学
第一节 启明之光
2.经典物理学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即1900年以前)。
1.古代物理学时期:17世纪以前(即1600年以前),是科学的萌芽时期。
2.注意联系
1)物理学与生产和科学实验的联系
物理理论是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发展的,实践是物理学知识的源泉,是检验物理科学理论的正确与否的标准,而实践的开展也离不开物理理论和思想的指导。
2)必须注意物理学与数学的联系
数学是物理学家的思维工具,物理规律只有通过数学的形式才能完美地表达。毕达哥拉斯曾说“万物皆数”,而物理被誉为“万物之理”,数理是人类智力训练和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
3)物理学与社会发展、认识规律的联系
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也同样充满着新与旧,正确与错误甚至是水火不容的斗争。物理理论的逐步完善符合个别到一般,一般到个别,实验--认识--再实验--再认识的规律。
1.善于分析
物理学经历了一个漫长发展的历史过程,我们在学习研究中,应该好好想一想,为什么一些科学家能够有所发现,而另一些人却与成功失之交臂?其社会背景是什么? …我们应充分利用历史宝库提供给我们的资料,从中吸取营养。
4.学习物理学史可以使我们思想活跃,眼界开阔。
1992年中国科协调查,我国公众具有较全面科学素养的人仅为0.3% ,是美国的1/23。
总之,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我们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素质、思想素质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