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1846  421854  421860  421864  421870  421872  421876  421882  421884  421890  421896  421900  421902  421906  421912  421914  421920  421924  421926  421930  421932  421936  421938  421940  421941  421942  421944  421945  421946  421948  421950  421954  421956  421960  421962  421966  421972  421974  421980  421984  421986  421990  421996  422002  422004  422010  422014  422016  422022  422026  422032  422040  447090 

13.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十二铜表法》。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十二铜表法》是专门解决债务问题的法律条文B.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C.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D.无限制地放纵了贵族的专横

试题详情

12.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试题详情

图3中a-l表示非洲西海岸地带的城市。图4中折线1、2表示这些城市1月与7月的降水量分布,甲、乙和丙中的某一条直线表示赤道。据此回答10-11题。

10.图3中的E、F、G、H是19世纪欧洲探险家走过的路线,有关探险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A.道路E,通过广阔的沙漠之后,看见火山在喷发

  B.道路F,快要通过沙漠时,在途中看到有外流河的湖泊

  C.道路G,看到大裂谷,其附近高山山顶常年积雪

  D.道路H,最初在海岸附近看到缓坡,然后是广阔的平原

11.图4中7月的降水量和赤道组合正确的是

  A.1和甲   B.2和乙   C.2和丙   D.1和乙

试题详情

下图是乌鲁木齐(43°47′N)、拉萨(29°40′N)、重庆(29°31′N)和海口(20°02′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8-9题。

8.甲图中能反映气温受地势影响较大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四城市中气温曲线与日照曲线组合正确的是:

A.①-Ⅲ   B. ②-Ⅱ       C. ③-Ⅳ    D.④-Ⅲ

试题详情

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4-7题。

4.丙、丁两区域相比

A.比例尺丁区域小于丙区域    

B.实地面积丙区域大于丁区域

C.一年总日照时数丙区域大于丁区域

D.二分日日出时的地方时,丙区域早于丁区域

5.丙区域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有

A.青稞和油菜   B.大豆和甜菜    C.水稻和柑橘    D.小麦和棉花

6.乙所在的地形区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应该注意

A.红壤的改良        B.黑土的利用和保护

C.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D.盐碱地、涝洼地的治理

7.甲、丙两区域共同存在的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水体污染    B.酸雨肆虐   C.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D.水土流失

试题详情

图1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频次图(实线和黑点代表实际存在),表1为我国夏半年各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读图1和表1,完成1-3题。

表1

节气
直射点纬度
节气
夏至
23 0 26ˊN
夏至
芒种
19 0 31ˊN
小暑
小满
15 0 37ˊN
大暑
立夏
11 0 43ˊN
立秋
谷雨
7 0 45ˊN
处暑
清明
3 0 54ˊN
白露
春分
0 0
秋分

1.该地纬度为                          

A.3°26ˊN    B.10° N      C.20° N     D.23° 26ˊN

2.夏至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值的年内出现频次为         

A.1      B.2       C.3      D.4 

3.下列时段与该地出现正午太阳高度频次最大时段吻合最完整的是   

A.春分至立夏   B.芒种至小暑   C.小满至夏至  D.小暑至处暑

试题详情

22、(本题15分)设函数(),其中

(Ⅰ)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当时,求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Ⅲ)当时,若不等式对任意的恒成立,求的值。

嵊州一中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暨期中考试

试题详情

21、(本题15分)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原点到直线AB的距离为, 其中A(0, -b)、B(a,0)

(Ⅰ)求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Ⅱ)设F是双曲线的右焦点,直线L过右焦点F,且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P、Q,点M是PQ的中点,若点M在直线x=-2上的射影为N,且满足,求直线L的方程。

试题详情

20.(本题14分)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Sn=2n2为等比数列,且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试题详情

18.(本题14分) 在中,分别是三内角A、B、C的对应的三边,已知

   (Ⅰ)求角A的大小:

  (Ⅱ)若,判断的形状。

  19.(本题14分)

   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ABCD

四边形ABCD是矩形. EF分别是ABPD

中点.若PA=AD=3,CD=.

  (I)求证:AF//平面PCE

  (II)求点F到平面PCE的距离;

  (III)求直线FC与平面PCE所成角的大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