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3469  423477  423483  423487  423493  423495  423499  423505  423507  423513  423519  423523  423525  423529  423535  423537  423543  423547  423549  423553  423555  423559  423561  423563  423564  423565  423567  423568  423569  423571  423573  423577  423579  423583  423585  423589  423595  423597  423603  423607  423609  423613  423619  423625  423627  423633  423637  423639  423645  423649  423655  423663  447090 

8、(1)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2)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没有尾气处理装置,过量的NO2逸出后将导致空气污染。

(或: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浪费药品,且过量的NO2逸出后将导致空气污染)

(3)试管内液面上升到约为试管体积的2/3,气体由棕红色变为无色。

3NO2+H2O==2HNO3+NO     

(4)

② O2通入的速度过快,导致试管内迅速充满了O2。  

试题详情

7、(1)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表明装置不漏气。

(2)②①③ 

(3)慢慢将量筒下降

(4)取下试管A,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再沿试管慢慢加入少量浓硫酸,振荡,使液体总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将试管斜放,把锌片放在试管内壁上,塞紧塞子,慢慢直立,使锌片滑下与稀硫酸接触。

固定A、甲、乙三管,在乙管内注入适量水,将A、甲两管橡皮塞塞紧,上下移乙管,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静置片刻后,水面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5)①关闭弹簧夹时,反应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液面上的压力增加,所以液面下降。

②塞紧橡皮寨,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

试题详情

6、

组合编号
A、B中的液体
A中的固体
B中的固体
产生的气体

稀盐酸(或稀硫酸)
镁粉
铁粉
H2

稀盐酸(或稀硫酸)
NaHCO3
Na2CO3
CO2

稀盐酸(或稀硫酸)
Na2S
FeS
H2S

稀硝酸
铁粉
铜粉
NO

试题详情

5、 (1)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  f  )  (  e  )接(  d  );  (b)接(  c  )

(2) 碳酸钙 ; 饱和碳酸氢钠;  NH3.H2O + CaO ==NH3 +Ca(OH)2 

(3)    B   

(4)   防止倒吸  NH3 + CO2 + H2O +NaCl =NH4Cl +NaHCO3 ↓  

试题详情

例1、    D

例2、(1)H2、NH3的密度比空气小,而O2的密度比空气大。

(2)把装置Ⅱ中的进气导管改为长导管插到试管底部,出气导管管口应与胶塞相平

3%的H2O2溶液、少量的MnO2粉末

 (3)排水法收集--广口瓶中盛满水 , NO 从 d 管通入

利用排CO2集气法收集--广口瓶中先收集满 CO2 气体 , 然后将NO 从 d 管通入。

  (4)(5)浓盐酸、KMnO4、NaBr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橙色

例3、

             i.       打开K1、K2,从K2处通入干燥的HCl气体,直 到K1处有白雾出现,关闭K1、K2

②生成大量的白烟。  B管中充满石蜡油。 

   实验时A管中未全部充满干燥HCl气体

例4、①BaCl2和NaCl  不能  ②D   D中不仅含有NaCl,还有Na2CO3

③过量NaOH溶液 Mg(OH)2  Na2SO4(NaOH)  A、C

课堂练习

1、C  2、D  3、BD  4、D

试题详情

9、硫酸铜的制备实验是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一个必做实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实验一:

因铜不能与稀硫酸直接反应,实验中以浓硝酸分次加入到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加热使之完全反应,通过蒸发、析晶等操作得到硫酸铜晶体。

(1)浓硝酸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以空气为氧化剂的一步氧化法,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其反应原理为2Cu + O2 + 2H2SO4 = 2CuSO4 + 2H2O ,但反应速率太小,当升高温度到80-90℃,反应仍然缓慢。如在铜粉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Fe2(SO4)3溶液,则速率明显加快。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速率明显加快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SO4)3的作用是__            

(4)得到的混合液用______________调节pH =2-4,使Fe3+形成Fe(OH)3沉淀而除去,且Fe(OH)3可以循环使用。

(5)请根据以上内容,对这两个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填下表:

 
实 验 一
实 验 二
主要优 点
 
 
 
 
 
主要缺 点
 
 
 
 
 

第3讲:常见物质的实验室制法(详解)

试题详情

8、为了在实验室模拟用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现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制备并收集一试管二氧化氮

(1)实验室常用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备二氧化氮,化学方程式是                   

(2)可用右图装置制备并收集一试管二氧化氮,

① 在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② 该装置的缺点是(只填一个缺点既可)                

实验二:尽可能多地使试管中的二氧化氮被水吸收

(3)将装有二氧化氮的试管A倒插入水中(图I),并轻轻晃动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从下图中挑选所需的仪器,完成制取O2,并将O2通入到上述实验后的试管A中。

①画出制取O2装置简图(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胶皮管。固定装置不用画),并标明所用试剂。

②某同学在图II的试管A内通入O2的过程中没有观察到液面上升,而是试管内充满了无色气气体,主要原因是                      

试题详情

7、

(1)如何检查上述图1装置的气密性?                        

                                    。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上图1)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

①     调整量简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

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

③读取量简内气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请填写步骤代号)。

(3)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4)用一定质量的Zn(分片状和粒状)、浓硫酸、水以及如图2装置制取H2,要保证不漏出 H2,应如何操作                                   

如何检查上述装置的气密性?                          

(5)用上图中图3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中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需要时再打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发生。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回答下面问题:

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

② 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试题详情

6、右图所示的A、B两支大试管中各盛有等质量的同一种液体,试管

口各系有一个小气球,气球内分别装有等质量的不同固体(纯净物),

实验时将两气球抬起,将其中固体同时倾入试管内,固体全部溶解,同时看到两气球都鼓气胀大,但A试管气球胀大的速度及最终胀大的体积都明显大于B。若两试管产生同一种气体,试推测A、B中盛放的液体和固体的可能组合,将各组合填入下表,要求各组分产生的气体不能相同。(可以不填满)

组合编号
A、B中的液体
A中的固体
B中的固体
产生的气体

 
 
 
 

 
 
 
 

 
 
 
 

 
 
 
 

试题详情

5、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利用NaHCO3、NaCl、NH4C1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下面是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先让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溶解时,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C中出现固体。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过滤C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粉末,有NH4C1晶体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   )  (   )接(   );  (b)接(   )

 

(2)A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       ;D中应选用的液体为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第二步骤中必须先让       装置先发生反应。

(4)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            

C中广口瓶内产生固体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