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4633  424641  424647  424651  424657  424659  424663  424669  424671  424677  424683  424687  424689  424693  424699  424701  424707  424711  424713  424717  424719  424723  424725  424727  424728  424729  424731  424732  424733  424735  424737  424741  424743  424747  424749  424753  424759  424761  424767  424771  424773  424777  424783  424789  424791  424797  424801  424803  424809  424813  424819  424827  447090 

32.(宁夏)(11分)

  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    ,身体   ,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 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先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    ,理由是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    ,理由是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    ,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    。若跳虫种群所含能量增长nKJ,则跳虫消耗的酵母菌所储存的能量至少为     KJ。

答案:(11分)

(1)较强   微小

(2)B    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3)竞争  捕食  5n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试题详情

5.(全国理综2)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试题详情

27.(江苏)(7分)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  ▲   。

(2)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  ▲  。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等级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高度(cm)
h≤10
10<h≤30
30<h≤lOO
100<h≤300
h>300
数量(株)
120
62
32
16
6

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上的坐标图中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  ▲ 

(3)由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 

(4)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  ▲   关系。

答案:(7分)(1)迁地保护(易地保护)(2)样方法柱形图见下图

  (3)增长型  

  (4j)_捕食和互利共生(捕食和种间互助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试题详情

6.(山东)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试题详情

19.(江苏)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

   试管号
   I
   Ⅱ
   Ⅲ
   Ⅳ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试题详情

50.(广东理科基础)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

   该种群变化率最大的时期为

   A.1925年-1930年   B.1930年一1935年

   C.1940年-1945年   D.1945年-1950年

试题详情

3. (安徽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成虫数(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    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

试题详情

6.(浙江)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试题详情

24.(江苏多选)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cm×50cm×30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招潮蟹类
厚蟹类
沙蚕类
泥螺类
蛤类
物种

个体
总数
物种

个体
总数
物种

个体
总数
物种

,个体
总数
物种

个体
总数
裸露泥滩
5
18
1
14
2
12
1
10
2
14
米草群落
3
12
2
9
0
0
1
10
0
0

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

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

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试题详情

15.(广东A卷)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