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4916  424924  424930  424934  424940  424942  424946  424952  424954  424960  424966  424970  424972  424976  424982  424984  424990  424994  424996  425000  425002  425006  425008  425010  425011  425012  425014  425015  425016  425018  425020  425024  425026  425030  425032  425036  425042  425044  425050  425054  425056  425060  425066  425072  425074  425080  425084  425086  425092  425096  425102  425110  447090 

542.想一想,NaOH(固)、P2O5(固)、CaCl2(无水)为什么可归为一类。据此,从A-D中选出能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                                 (   )

   A. 浓H2SO4    B. NaCl       C. 碱石灰     D. CaO

试题详情

541.分别含有下列四种杂质的纯碱样品,含杂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取等量的四种样品与浓度相同的盐酸反应,所消耗的盐酸体积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杂质:①NaOH  ②Ca(OH)2 

③NaHCO3  ④CaCO3)                       (   )

   A. ①>②>④>③   B. ③>④>①>②  C. ②>①>④>③   D. ④>③>②>①

试题详情

5、课堂练习(可选为例题)

练习1: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由被称为μ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μ夸克带电量为2e/3,d夸克带电量为-e/3,e为元电荷,则下列论断可能的是( B )

A.质子由1个μ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μ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B.质子由2个μ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μ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C.质子由1个μ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μ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D.质子由2个μ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μ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练习2:介子衰变方程为:→π-o其中介子和π-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πo介子不带电,如图所示,一个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衰变后产生的π-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两轨迹在p点相切,它们半径Rk-与Rπ-之比为2:1(πo介子的轨迹未画出)由此可知π-的动量大小与πo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C)

A.1:1       B.1:2      C.1:3      D.1:6

试题详情

3、夸克模型

问提:上述粒子是不是最小单位,有没有内部结构呢?看教材(第104页“夸克模型”)

   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认为强子由更基本的成分组成,这种成分叫做夸克(quark)。夸克模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被多数物理学家接受。那么,现代科学认为夸克有哪几种?有什么特征?

提示:

(1)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粲夸克、底夸克、顶夸克。

(2)夸克带电荷为元电荷的

点评:提示学生现代科学不仅发现6种夸克而且发现了反夸克存在的证据。使学生知道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的探究是无止境的。

提示:科学家们还未捕捉到自由的夸克。夸克不能以自由的状态单个出现,这种性质称为夸克的“禁闭”。能否解放被禁闭的夸克,是物理学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夸克模型的提出是物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它指出电子电荷不再是电荷的最小单元,即存在分数电荷。而另一方面也说明科学正由于一个一个的突破才使得科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例1: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或反夸克)组成的,它们的带电荷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

 
π+
π-
u
d


带电量
+e
-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05全国)

A.π+由u和组成    B.π+和d组成

C.π-由u和组成    D.π-和d组成

解析:根据各种粒子带电情况,π的带应为u和d(“+”或“-”)所以选“AD”

归纳:基本粒子不基本(列出框架图)

点评:逐步突现物质世界的微观与宏观的和谐统一。

 

试题详情

2、发现新粒子

   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对宇宙线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粒子。看教材(103页“发现新粒子”)

思考:

(1)从宇宙线中发现了哪些粒子?这些粒子有什么特点?

(2)通过科学核物理实验又发现了哪些粒子?

(3)什么是反粒子?

(4)现在可以将粒子分为哪几类?

提示:

(1)1932年发现正电子;1937年发现μ子;1947年发现K介子与π介子。

(2)实验中发现了许多反粒子,现在发现的粒子多达400多种。

(3)许多粒子都存在着质量与它相同而电荷及其他一些物理性质相反的粒子,叫做反粒子。

(4)按粒子与各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分为三大类:强子、轻子和媒介子。

说明:

   强子:是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 (强子又分为介子和重子)

   轻子:轻子是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

   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

举例:

   强子:质子、中子…

   轻子:电子、电子中微子

   媒介子:光子、胶子…

   激发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更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比较三类粒子,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知道三类粒子的主要作用。

试题详情

1、“基本”粒子 “不” 基本

   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继而我们发现了光子,并认为“光子、电子、质子、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粒子,所以把它们叫“基本粒子”。那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还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本”粒子呢?

试题详情

   宇宙的起源一直是天文学中困难而又有启发性的问题。宇宙学中大爆炸论的基本观点是宇宙正在膨胀,要了解宇宙更早期的情况,我们必须研究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问题1:现在我们所知的构成物体的最小微粒是什么?(构成物体的最小微粒为“原子”,不可再分)

   其实直到19世纪末,人们都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不可分的最小微粒。20世纪初人们发现了电子,并认为原子并不是不可以再分,而且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的研究。

问题2:现在我们认为原子是什么结构模型,由什么组成?

   现在我们认为原子是核式结构,说明原子可再分,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

试题详情

4、将0.1mol/L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的盐酸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c(CH3COO-)>c(Cl-)>c(H+)>c(CH3COOH)  B、c(CH3COO-)> c(Cl-)> c(CH3COOH) >c(H+)

C、c(CH3COO-)= c(Cl-)>c(H+)>c(CH3COOH) D、c(Na+)+c(H+)= c(CH3COO-)+ c(Cl-)+c(OH-)

[课后反思]我的问题和收获

试题详情

3、在Na2S溶液中c(Na+)∶c(S2)的比值  2∶1(填“>”、“<”或“=”);若要使该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    )

A、适量NaOH    B、适量盐酸   C、适量KOH    D、适量KHS溶液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