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其经验教训包括:
①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②遵循经济规律
③公有程度越高越好 ④要防范“左”倾错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新中国建立后经历过三次与其他国家建交的高峰时期(如下图所示),其中第二次建交高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B.西方国家改变对华政策,纷纷与中国建交
C.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第三世界国家大量与中国建交
D.国际政治格局的剧变,许多新成立国家与中国建交
11、诗联网2009年7月14日发布的一首诗中写道:“迷雾遮天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A.中共成立 B.国共合作
C.抗战胜利 D.遵义会议
10、(国民党农民部1927年6月统计)下表主要反映的是:
成分 |
占有亩数 |
人数百分比 |
占地百分比 |
贫农 |
1-10 |
44 |
6 |
中农 |
10-30 |
24 |
13 |
富农 |
30-50 |
18 |
19 |
中小地主 |
50-100 |
9 |
19 |
大地主 |
100以上 |
5 |
43 |
A.农村中阶级关系复杂 B.土地占有严重不均
C.地主兼并的现象严重 D.农民生活极端贫困
9、1919年6月25日下午,在长沙一个靠摆摊维持生计家庭的9岁孩子放学回家,忽将摊上所摆仁丹、洋火及其父母所用的洋磁盆、牙膏等,凡属日货,一律掀掷于地,用脚踢毁。父母责骂,孩童则对骂父母是“冷血动物卖国贼”。影响孩子的事件可能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首次国共合作
8、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②“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7、“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读出历史的新场面。”能体现马克思这段话的观点的有:
①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②袁世凯尊孔复古
③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④文艺复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6、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5、清代是中国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过渡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这种过渡全面开始于:
A.康乾盛世时期 B.鸦片战争结束之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4、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统治者对人民思想控制的逐步减弱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