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5656  425664  425670  425674  425680  425682  425686  425692  425694  425700  425706  425710  425712  425716  425722  425724  425730  425734  425736  425740  425742  425746  425748  425750  425751  425752  425754  425755  425756  425758  425760  425764  425766  425770  425772  425776  425782  425784  425790  425794  425796  425800  425806  425812  425814  425820  425824  425826  425832  425836  425842  425850  447090 

2.向三支试管中滴加等量的三种溶液,观察并记录其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

试题详情

1.取三支大试管,向里面加入等量的“沟通”颗粒。

试题详情

12、沟通

思路   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

沟通,能分享快乐,化解隔阂

沟通需要技巧

巧妙的沟通能够化解矛盾

科技的发展使得沟通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

沟通会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沟通才能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亲友之间需要情感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沟通需要真诚和耐心

没有沟通就不会达到和谐

 名言   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程颐

对人的了解是通过心,而不是通过眼睛或智力。 ---马克·吐温

所谓的耳聪,也就是倾听的意思。---爱默生

辩才是一种将真理转化为语言的能力,而所使用的语言又能让聆听者完全理解。 ---爱默生

有效的沟通取决于沟通者对议题的充分掌握,而非措辞的甜美。---葛洛夫

具有高度沟通技巧的主管,他也有可能擅长“欺上瞒下”,将真正的问题遮掩得天衣无缝。---阿奇瑞斯

当我面对一群人,或是大众传播媒体谈话时,我总是假想自己是和“一个人”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巴伯

管理者的最基本功能是发展与维系一个畅通的沟通管道。---巴纳德

协调永不嫌多。---克斯

今日的沟通与昔日沟通的最大差异:由于科技的介入,“沟通”已超越时间、空间,甚至于权力与阶级的围墙。---吉佛德

企业里的员工在经过三年的体验与洗礼之后,才能胜任回答外界电话查询的工作,因为一通电话很可能造成许多事情的影响。---希思

不论在任何时候,尽可能将讯息直接送给接受者,勿经过第三者的传送。---克派崔克

我们总是将焦点集中在内部沟通,而忘了对外与顾客的沟通。---麦克法霖

一个组织若是要以计算机作为沟通工具,必须先破除行之有年、固若金汤的官僚体系。---埃布尔亚特

沟通,沟通,再沟通。---杰克·韦尔奇

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它能化解一切误会,让人们更亲近。---雨果

巧妙的语言拉近人的距离;鼓励的语言让自己和他人都更有自信;关爱的语言则使人间充满阳光。---卡耐基

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祖咏  经典素材

小罗斯福与母亲的故事 (母子沟通享受天伦之乐)

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四届的总统。他出身于富豪家庭,然而,罗斯福的父母并不娇惯他,而是严格地管束他,特别是罗斯福的母亲。

母亲为小罗斯福安排了很严格的作息时间表:7点起床,8点吃饭,跟家庭教师学习两三小时后休息,下午1点吃饭,午饭后又学到4点,然后自由活动。

小罗斯福游戏时总习惯于自己是赢家,为了教育他,有一次母子玩一种棋类游戏,母亲故意不让他,接连赢了儿子。小罗斯福生气了,母亲故意不去理他,并坚持让儿子道歉。结果,小罗斯福认输了。

罗斯福的家庭是民主的。小罗斯福不满意母亲制定的严格作息制度,一次他提出了抗议,要求母亲给他“自由”。母亲认真地考虑了儿子的要求,允许他“自由”一天。到了晚上,6岁的儿子满身灰尘、一脸疲惫地回来了。这一天儿子去干什么了呢?母亲没有过问。

罗斯福的母亲知道尊重孩子,满足他的合理要求。严管不等于束缚,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使孩子在无拘无束中松弛一下,尽情地享受童年的欢乐,这对儿童个性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是有好处的。

里根妙谈沟通技巧 (沟通不需要长篇大论)

被誉为“伟大的沟通者”的美国前总统里根,言辞幽默,反应灵活,谈话既温和又能打动人心。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已经成为里根传奇的一部分。

某个星期天,一位年轻牧师将作生平第一次讲道,结果发现,空荡荡的教堂长椅上只坐了一个人。牧师问那人:“你觉得我该怎么办?”那人回答:我不太清楚,我只是个养牛的,但如果我到牧场发现只有一头牛,我还是会喂它。于是,牧师走向讲坛,滔滔不绝地讲道,讲完后问那人:你觉得怎么样?那人回答:“我不太清楚,我只是个养牛的,但如果我到牧场发现只有一头牛,我绝不会把全部的饲料都塞给它!”

这是里根常对幕僚讲的故事,里根认为演讲不要超过二十分钟,记者会不要超过三十分钟,长篇大论听众无法吸收。

现代企业的沟通方法面面观 (沟通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式)

现代企业都非常注重沟通,既重视外部的沟通,更重视与内部员工的沟通。沟通才有凝聚力。以下是一些知名企业值得借鉴的好做法:

讲故事:波音公司在1994年以前遇到一些困难,总裁康迪上任后,经常邀请高级经理们到自己家中共进晚餐,然后在屋外围着个大火坑讲述有关波音的故事。康迪请这些经理们把不好的故事写下来扔到火里烧掉,以此埋葬波音历史上的“阴暗”面。只保留那些振奋人心的故事,以此鼓舞士气。

聊天:奥田是丰田公司第一位非丰田家族成员的总裁,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奥田赢得了公司内部许多人士的深深爱戴。他有1/3的时间在丰田城里度过,常常和公司里的1万多名工程师聊天,聊最近的工作,聊生活上的困难。另有1/3的时间用来走访5000名经销商,和他们聊业务,听取他们的意见。

鼓励越级报告:在惠普公司,总裁的办公室从来没有门,员工受到顶头上司的不公正待遇或看到公司发生问题时,可以直接提出,还可越级反映。这种企业文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相处时,彼此之间都能做到相互尊重,消除了对抗和内讧。

动员员工参与决策:福特公司每年都要制定一个全年的“员工参与计划”,动员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此举引发了职工对企业的“知遇之恩”,员工投入感、合作性不断提高,合理化建议越来越多,生产成本大大减少。

培养自豪感:美国西思公司创业时,工资并不高,但员工都很自豪。该公司经常购进一些小物品如帽子,给参与某些项目的员工每人发一顶,使他们觉得工作有附加值。当外人问该公司的员工:“你在西思公司的工作怎么样?”员工都会自豪地说:“工资很低,但经常会发些东西。”

冯父之死 (语言不同,难以沟通)

古代时,东瓯(今在南部沿海一带)经常发生火灾。当地人为此很烦恼,却没有办法。一位商人到了晋国,听说当地有一位叫冯父的人,善于搏虎,非常出名。由于东瓯的方言与晋国不同,当地“虎”与“火”读音一样,商人以为冯父善于对付火灾,报告国王,将其请到东瓯。冯父到东瓯后,又发生了火灾,东瓯人将冯父往火里推,结果冯父被烧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由于到异地后语言不通,沟通产生误解,导致一人葬身火海,体现了语言对人们沟通带来的巨大影响。

   意林故事

生活中的沟通

生活中,父母和子女之间,老师和同学之间,在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于是,渴望沟通成为了今天中学生的一种特殊需要。我们在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信任的同时,更渴望与父母沟通,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老师一束鼓励的目光,也许能激起你学习的信心;父母一个歉意的笑容,也许能唤回你失落的情绪;同样,你轻轻地道一声“Sorry”, 也许能化解老师的误会;你甜甜地露一个微笑,也许能赢得父母的谅解。不仅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单位与单位、国家与国家、人与自然之间也是一样。沟通是情感的桥梁,能够缩短心灵的距离;沟通是情感的火焰,能够融化心灵的冰块;沟通是情感的纽带,能建起相互的信赖。

墙,推倒了就是桥。 人与人心灵上的距离就如一堵厚厚的墙,我们只有用真诚去推倒它,才能建造一座沟通彼此的桥。

父母和孩子说理的技巧

循循善诱,充分说理,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跟孩子说理不仅需要有耐心,还应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 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其次,所讲的道理要“合理”。 跟孩子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们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欢吃零食,却对孩子大讲吃零食的坏处,如此,孩子是不会听从的。

其三,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 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大人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四,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 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发拗,因而跟孩子讲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微笑与握手

见到对方以后以微笑开始,要传达一种信息,那就是满足对方赏心悦目的需要,天下没有人不喜欢微笑的,然而不是每个人都会微笑。因为具有感染力的微笑,能使对方感受这种微笑是深入人心的,是甜蜜的、纯真的、友好的。并能使对方以微笑给予反馈,以微笑开启双方沟通的大门。

见到对方以后,通过握手传达一种 “见到您很荣幸”,并配合开头语利用握手的轻重缓急表达一种尊敬、仰慕心情。对方能够快速地理解、接受你所传达的信息,对这种温暖的握手,对方感到亲切,加之甜蜜的微笑,就会解除对方的戒备心理,完全处于一种“心甘情愿”状态之中,并能够做出愉快的接受的反馈,开始真诚地与你进行沟通。

神父与上帝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得会被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儿,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机缓缓地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之后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地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共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很生气地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地侍奉您,为什么你不肯救我!”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来救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我又派一只快艇去,你还是不要;第三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再派一架直升机来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可以好好陪我。”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看到,其实沟通应该是双向的,透明的,必须放开戒备,用心沟通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多谢了!”

一位老太太在楼上晾衣服,不小心失手把衣架掉到楼下去了,正好砸在一位过路人的头上。 过路人很生气,捂着头上被砸起的大包,拿着衣架跑上楼要与肇事者讲理。他到楼上,正好撞见这位老太太。老太太笑容可掬地说:“真是的,让我自己下楼捡就是了,还劳您费心给送上来,多谢了!”

过路人愣了半天也没想出句合适的话来回答。

伸手不打笑脸人,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用平静的心、乐观的态度与人沟通,你将收到与众不同的效果。

陈阿土进城

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新奇不已。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 morning!”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 morning sir!” 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但他非常的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又记不住,很烦的。终于他忍不住去问导游,“Good morning 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了他,天啊!!真是丢脸死了。陈阿土反复练习“Good morning sir!”这个词,以便能体面地应对服务生。又一天的早晨, 服务生照常来敲门,门一开陈阿土就大声叫道:“Good morning sir!”与此同时,服务生叫道:“我是陈阿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沟通过程中相通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尤其在当今国际化的时代。

善于倾听的金人

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的人不厚道,同时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樵夫与秀才

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面前。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沟通必须看清对象,使用适当的语言才行。

用心沟通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铁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进入心灵的频道,人际沟通的金钥匙!

爱,在心口难开

我跟我父亲好像是天生仇人,从小到大,我们的交战便没停过。调皮是男孩的天性,每当我闯了祸,他总一声不吭,抡起皮带没命地抽。大概是遗传了他的执拗,我也不哭,一阵清脆的抽打声和妈妈的哭喊声混战,最终便以“砰”一声摔门的巨响---我夺门而出。

妈妈常跟我说,其实他是爱我的,只是不知道怎样表达,我要试着和他沟通一下。沟通?我冷笑,和他这种机器怎么沟通?他甚至对路边不相识的扫街大婶笑一笑,却吝惜地不肯对我展露分毫,他表达“爱”的惟一语言,便是那无止境的皮带抽响。而我回报他的爱,便是比说话还多次数的摔门声……

想着想着,便来到了学校。“嘿!”好友神秘地凑过来,“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父亲节!”顿时,冰冷的老脸又浮现在脑海,我厌恶地说:“关我什么事?”“你不对你父亲表示点什么吗?我昨晚等不及,已经送了,当我对我爸说‘我爱你’的时候,他居然哭了呢!”好友兴奋地说,然后不由分说地拉我去了精品店……

拿着一瓶二锅头和一盒包装精美的皮带,我忐忑地回到家里。送皮带,真讽刺,他又要抽我了吧?

“爸,今天是父亲节,这是送你的礼物。”我不动声色道。他愣了一下,慢腾腾地拆开了礼物。出乎意料,他没有勃然大怒,只重重地叹了口气:“今天你妈不在,跟我喝一杯。”也好,壮壮胆。

可怕的寂静,只有酒杯碰撞声。两人都喝得微醺,我望着父亲,幽幽地说:“爸爸,我……我……我爱你……”极轻极快地带过,也不知他听到没有,“我没别的意思,只是你那条皮带快断了……”没等我说完,父亲喉咙里冒出一句:“今天考试考得不错……”我的眼顿时热了。他拿起酒杯,仰头猛地一倒,眼睛闪闪的,红了。他慌忙掩饰道:“这酒……这酒太烈了……”我笑笑,哽咽着:“是烈了点……”说罢也举杯一饮而尽,热泪,流进了嘴里……有爱的泪,是甜的……

一声“我爱你”,化解无数情……

困境中的倾诉

那一次,我失败了。

面对着不堪的分数,我绝望,我觉得自己好像要崩溃了。一个个笑靥如花,一副副不可一世的架势,不屑一顾的眼神,一点一滴都在冲击着我的大脑神经。好想哭,狠狠地哭,痛痛快快地哭,可是,我不能。我只有蜷缩在无人的角落,抱紧双膝,感受着失望的波涛一点一点漫上心岸,将曾经的鲜花和掌声淹没到深不可测的海底。无助正在吞噬着我的心灵,仿佛伤痕累累的疮疤又被枷锁勒得生疼。我茫然了,我已经看不清周围方向,我独自承受这极度的悲伤。

是朋友。朋友因为担心,来看我。是她们告诉我“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此沉沦在失败中而导致一败再败。”我紧紧地抱住了她们每一个人,伏在她们肩膀上狠狠地哭泣,告诉她们我的悲伤,和她们一起分担。

这一刻,无数岁月的阴霾被“沟通”烘烤得蓬松而馨香。是朋友们,架起沟通的桥梁,带着我飞越过那万丈深渊,重新扬帆远航。

 应用与创新

关于“沟通”条件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沟通”的必要条件

实验目的: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沟通。本实验将测定沟通的条件,令所有人都从沟通中取得进步,得到快乐。

实验用品:大试管三支,真心溶液、虚伪溶液、钱和权溶液各一瓶,沟通颗粒若干。

实验步骤:

试题详情

11、合作

思路   合作可以取长补短

合作要讲求原则

合作要有一定的分工

合作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合作要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要选好合作伙伴

合作才能产生双赢或共赢

应该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需要宽松的环境

合作可使弱小的力量变强大

具有合作精神是成功的保证

 名言

惟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泰戈尔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雷锋

离开众庶,则无英雄。---李大钊

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韦伯斯特

人多了,各人肩膀上的责任就减轻了。---易卜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单调难成曲,群柱可擎天。---徐特立

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奥斯特洛夫斯基

期望得到赞许和尊重,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中,要是没有这种精神刺激,人类合作就完全不可能。---爱因斯坦

众人拾柴火焰高。---俗语

 经典素材

团队精神的胜利 (合作需要牺牲精神)

在第27届奥运会上,女子20公里竞走开始了。我国的刘宏宇和王丽萍参加了比赛。刘宏宇以自己的实力,走在了第一集团,但她已吃了2张红牌,按规定,受到3次红牌警告,运动员将退出比赛。刘宏宇想要在不吃牌的情况下追上领先的3位外国选手是不可能的事,但她观察到队友王丽萍处于第二集团的领先位置,决定采用牺牲自己的战术。尚未到最后冲刺的阶段,刘宏宇突然奋力向前猛冲,领先的外国运动员的战术被打乱了,她们有的由于拼光了体力无法继续领先,有的因体力消耗过大,技术动作变形被罚出场。王丽萍最终捧得金牌。

合作无间 (合作才能成功)

希尔顿集团是当今旅店业中的翘楚,在五大洲都有它的分布,200多幢巍峨壮观的高楼大厦遍布世界各都市。希尔顿集团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最值得称道的是集团上下团结一致。唐拉德•希尔顿曾这样说过:“我可能是得克萨斯州最幸运的人,是福中之人,这种福来自于友谊,来自于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希望我的一生能永远与同僚相处愉快,合作无间,因为我的福来自于他们。”

不仅希尔顿集团是这样,其实,当今世界,加强合作已越来越成为时代的要求。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需要各种形式的合作。

阿豺折箭 (合作可使自己的力量变强)

南朝刘宋时西北方少数民族吐谷浑的首领阿豺有20个儿子。有一天,阿豺对他们说:“你们每个人给我拿一枝箭来。”阿豺接了箭就一一折断了扔在地下。隔了一会儿,阿豺叫来他的弟弟慕利延,对他说:“你拿一支箭来把它折断。”慕利延把那支箭折断了。阿豺又说:“你这回拿19支箭把它们一块儿折断。”慕利延办不到。阿豺说:“你们知道吗?一支箭是容易折断的,许多箭合在一起就很难折断了。所以,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我们的国家才能巩固。”

吐谷浑首领阿豺临终之前,用“单者易折,重则难摧”设喻,告诫他的儿子们要齐心协力,共同把国家治理好。

第谷与开普勒的合作 (合作可以取长补短)

科学发现的两大武器是科学实验和辩证思维,简单说来,就是“试”和“想”。我们通过观察或实验,或者向大自然索取第一手资料,或者发现新现象,经过思维,把这些分散的资料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新的思想体系。实验与思维,二者不可偏废。

前人说:“一艺之学,智行两尽”。智指思维,行即实践。要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唐甄在《潜书》中说:“心,灵物也。不用则常存,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变用之则至神。”可见前人深知脑子越用越灵之妙。英国哈雷(1656-1742)问牛顿(1642-1727):“你为什么会有如此重大发现?”牛顿说:“由于不断思索的结果。”有些人长于实验,有些人善于思维,兼备这两种才能,甚为重要,但却很不容易。历史上有些重大发现,是这两种人共同协作的产物。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是这方面的范例。丹麦天文学家第谷(1546-1601)用了30年的时间,长期观察行星的运动,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他的观察才能非常出色,却不幸短于理论分析。幸运的是,在他逝世的前一年,请到一位德国青年开普勒(1571-1630)当助手。后者恰好相反,观察技术并不高明,但理论研究却很有才华,而且酷爱数学。通过对第谷资料的分析,他起初假设太阳绕地球转,误差总是很大,与观察不符。于是改用日心说,假设火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计算结果仍不理想。最后他大胆创新,提出了“火星的运动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的假设,结果与观察资料符合很好。就这样,第谷的精确观察与开普勒的深刻研究相结合,引导出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发现。如果没有开普勒,第谷的辛勤积累也许会成为一堆废纸;反过来,没有第谷,也根本不会有开普勒的卓越成就。

生物的团队精神 (合作可使弱者变成强者)

生物学家发现,互助互援是各种动物战胜强敌的最锐利的武器。一个单独生活的昆虫、野兽,很难逃脱彻底毁灭的命运。蚂蚁有许多天敌,它的卵和幼虫是许多动物的美食,一只蚂蚁的防御没有多大价值,但成千上万的蚂蚁并没有受到鸟类或食蚁兽的太大摧残,而且为许多虫、兽所畏惧。蜜蜂由于实行了集体生活、共同工作,使它们的个体力量、安全系数都增加了若干倍。鹦鹉是极其合群的鸟,它们互相依恋,患难与共,除了人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敌人,很少有猛禽或哺乳动物敢去攻击它。草原狼常常二三十只结成一群去追逐偶尔离群的野牛,成群结队的野狗能够战胜熊和老虎,一匹马只要不离群,无论熊、虎或狮子都不能伤害它。

互助团结的合群生活,能使动物由弱变强,由愚变智,有利于抵御强敌和适应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

现代气象预报的诞生 (培养合作意识,解决世界难题)

天气的变化源于全球大气的运动,冷暖干湿空气的你来我往造成了雨雪风霜、阴晴冷暖的气象变化,对全球大气连续的、全方位的观测是天气预报的基础。劳仑兹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全球大气的一体性:今天纽约的一只蝴蝶拍拍翅膀,十几天后会导致北京的倾盆大雨。大气的无国界运动使得全球气象合作成为准确的天气预报的前提,也使得气象成为全球合作的典范。

1855年法国科学家莱伐尔奉命追索克里米亚战争时出现的风暴,发现了风暴移动的奥秘,指出只要将不同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收集起来就可以制作风暴预报,揭示了气象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从而拉开了现代天气预报发展的序幕。

1872年在莱比锡举行了国际间气象会议,次年在维也纳又举行了第一次气象大会,会后成立了国际气象组织(IMO)。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1951年国际气象组织改组为世界气象组织(WMO),成为与联合国建立关系的政府间(即各国气象局间)的国际机构。主要任务是协调和改进世界气象业务和有关活动,促进建立气象、水文测站网及传输、交换观测记录、资料等方面的全球合作等。从此,在共同的利益驱动下,各国气象部门一直相互无偿交换气象资料。

可以说,全球合作促进了气象预报水平的提高,增强了人类预防气象灾害的能力。没有现代高科技和全球气象工作者的密切合作,天气预报就不可能成为现实。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气象问题的研究古已有之,而天气预报、或者说称得上准确的天气预报却只是近几十年的事。

郭子仪和李光弼团结为国 (合作取得胜利)

郭子仪和李光弼是唐代朔方节度使的两员部将。他们因成见太深,长久不和。在安禄山叛乱时,郭子仪升为朔方节度使。李光弼成了他的下属后,怕他乘机报复,便找到他请求说:“今后不管怎么处置我,我都不抱怨,只图不连累妻小。”郭子仪离开座位,抱住李光弼,眼含热泪说:“国家危急,我们应该戮力同心,不能再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了。”李光弼见他心胸坦荡,带队请战。此后,将帅一心,在平叛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两家渔业公司的发展结果 (不要盲目合作)

1985年,我国渔业部门同非洲某国合资办了两个渔业公司 ,我国向这两个公司提供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是相同的。但是这两个公司的经营状况却大相径庭。一个管理好,效益高;另一个管理混乱,亏损严重,短短几个月时间就破产倒闭,原来有关部门在签订合资合同之前,对两个伙伴的情况并不了解。前者基础好,人员配备恰当,所以经营状况良好;而后者原来只是一个空壳公司,负责人是个不懂业务的莽汉,其他人员都是临时凑合的。因为事先不了解对方的底细,盲目与之合作,所以吃了大亏。

一个实验 (学会与同伴合作)

几年前,有一个外国教育代表团在参观上海一所学校时,一位教育家邀请几个同学做了一个“瓶中抽球”的实验。将7个彩球放在一个窄口瓶子里,每个彩球都系着线,线的一端露出瓶口,每个人拉住一根引线。这只瓶子代表一幢房子,彩球代表屋里的人。房子突然失火了,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逃出来的人才有生存的可能。教育家请这7位同学听到哨声便以最快的速度将球从瓶中提出。瓶子的口径很小,一次无法通过两个彩球。实验开始了,只见这7位同学一个接一个地从瓶里抽出了自己的彩球,才用了3秒钟!这位外国教育专家连呼:“太了不起!我在许多国家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至多能逃出一两个人,多数情况下是几个彩球卡住了瓶口。” 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合作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精神,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学会与人共处。懂得合作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从波音飞机看社会分工 (现代社会合作更加重要)

一架波音747客机需要一万多个零部件,其中的绝大部分并非波音公司独自生产或者美国国内公司为其提供的,而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众多公司,特别是新加坡和韩国,咱中国还为他们提供飞机的平衡尾翼呢。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零部件齐集美国,由波音公司组装。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合作互补越来越密切,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就会像波音公司与各零部件生产公司的关系一样,表现出更大的依赖性,世界将逐渐成为人们所说的“地球村”。

   意林故事

鱼和钓钩

甲乙二人遇到了一个仙人,他们向仙人寻求帮助,仙人拿出一筐鱼和一根钓竿让他们挑选。甲要了那筐鱼,乙要了钓竿。甲用木柴把这筐鱼烧着吃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办法弄到吃的,很快饿死在空空的鱼筐前。乙忍饥挨饿拿着钓竿往海边走,但大海太遥远了,他还没走到海边就饿死了。

丙丁二人也遇到了仙人,也得到了仙人送给他们的一筐鱼和一根钓竿。他们接受了甲乙二人的教训,两个人商定一起向海边走,饿了只煮一条鱼吃,不把那筐鱼一顿吃完。等到鱼快吃完的时候,他们也看到了海。他们用钓竿钓鱼,吃不了就拿去卖,慢慢地攒了一笔钱。他们用这笔钱买了一条船,买渔网,乘船下海打鱼,赚了更多的钱。后来他们盖了房子,安居乐业,生活过得很幸福。

这个故事讲述的道理很简单:互助共存,单干皆亡。

天堂和地狱的故事

一个传教士对上帝说他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的区别。上帝答应了,先领他去看地狱。他们走进一个房间,看到许多人围着一只煮食物的大锅坐着。锅里有饭,足够他们吃的。每个人面前有一个汤匙,但汤匙柄太长,他们无法将食物送进嘴里,他们又渴又饿,面对吃不到的食物,他们又悲伤又失望。“现在我带你去看天堂。”上帝带着传教士进入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里的摆设跟地狱里一模一样,也是一群人围着一口大锅坐着,每人面前也有一个汤匙,汤匙柄也非常长。但这里的人看起来很快乐,毫无悲伤情绪。传教士觉得奇怪:“天堂和地狱的情况相同,为什么一个快乐,一个悲伤呢?”上帝回答:“你没看到,天堂里的人都学会互相喂对方吗?”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团结互助,只要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地狱也可以变成天堂。

落网之鸟

有一个捕鸟人,在湖上架了一张网,放了一些食物在网中捕鸟。众鸟看到网中有食物,都来争食,并且呼朋引伴来吃网中的食物,捕鸟人看到来了许多鸟,立刻在岸边收网。没有想到网里的鸟,一起振翅飞去,一飞冲天,往湖外的树林飞去。捕鸟人立刻跟着空中飞鸟的影子追去,苦苦追赶,旁边不明就里的人就问:“你到底是为了什么事,跑得如此仓皇?”捕鸟人指着天上说:“我正在追逐天上的那群鸟呢?”问的人抬头一看,鸟已经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只剩几个小点,忍不住劝他说:“鸟在天上飞得那么快,你在地上跑得这么慢,怎么可能追上呢?你这不是愚蠢的行为吗?”捕鸟人说:“你看那些鸟虽然飞得高、飞得远,但是它们并不同心,只要太阳一下山,鸟群就会各自回家栖息,那时四处乱飞,鸟网就会掉下来。所以,只要它们不飞出我的视力范围,我迟早可以捕到它们。”捕鸟人说完,继续跟着群鸟的方向追踪。

天色渐渐晚了,鸟群也飞得累了。有的鸟要向东,有的鸟要向西。有的鸟想飞向树林,有的鸟想飞向山涧。它们一边展翅飞翔,一边争吵着要去的方向。但是,它们哪里也去不成,一起连同网子落了下来。锲而不舍的捕鸟人,终于捉到了那些鸟。

在我们的人生里,不免有身陷罗网的时候,在身陷罗网之际,与我们因缘深刻的亲朋好友也都会随着受苦,这时飞出罗网惟一的方向就是同心协力,而不是在网内互相抱怨,消耗生命的能量。

生命本来就是一张大罗网,在罗网中飞翔的我们,只要同心同向,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如果我们飞得够高够远,说不定可以飞出猎人的视线呢!

插向自己的刀

一家公司招聘职员,最后要从3位应聘者中选出两个。他们给出的题目是这样的:假如你们3个人一起去沙漠探险,在返回的途中,车子抛锚了,你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是你们3个人只能从7样东西中选出4样随身带着,你会选什么?这7样东西分别是:镜子、刀、帐篷、水、火柴、绳子、指南针。而其中帐篷只能住下两个人,水也只是一瓶矿泉水。

甲选择的是:刀、帐篷、水、火柴。负责面试的经理问他,你为什么第一个选刀?甲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帐篷只够两个人睡,水只有一瓶,万一要争起来,女孩子我可以让着点,那个男的要是为了争夺生存机会想害我呢?所以,我把刀拿到手,也就等于把主动权控制在了手中。”

乙和丙选的四样物品相同:水、帐篷、火柴、绳子。

乙解释说:“镜子在沙漠里没什么用,不能要;指南针可以用手表代替,只要有太阳就行;刀不必要,在这茫茫的沙漠上,没有生物,更别说是对人有攻击性的动物了;而水是必需品,虽然只够两个人喝,但可以省着点,相信也能够3个人一起坚持到最后;帐篷虽然只能容纳两个人睡,但是可以3个人轮换着来休息;火柴也是路上必不可少的;而绳子可以用来把3个人绑在一起,这样在风沙很大目不见物的时候,就不会失散了队伍,而且如果遇到沙崩,有同伴被埋到到沙堆底下,还可以用绳子把他拉回来。”丙的解释与乙相同。

最后,3位候选人获聘的是乙和丙两位。甲为什么会被淘汰呢?很简单,现在的企业都强调团队协作精神,而甲在紧要关头只顾自己,把团队里同伴都当成假想的敌人。其实,他可以和两位同伴通力协作,把本来只够两个人利用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最终让整个团队一起度过难关,走出死亡的沙漠。

当他在选择了那把刀来防备别人,甚至准备在关键时刻把它插向同伴的胸膛的时候,实际上,他是把那刀先插向了自己。

漂流的“蚁球”

黄昏时候,洪水最终撕开了江堤。一个个小院子成了一片汪洋泽国。清晨,受灾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站在堤上,凝望着水中的家园。忽然,有人惊呼:“看,那是什么?”

一个黑点正顺着波浪漂过来,一沉一浮,像一个人,有人“嗖”地跳下水去,很快就靠上了黑点,但见他只停了一下,掉头回游,转瞬上了岸。“一个蚁球。”那人说。“蚁球?”人们不解。

说话间蚁球正漂过来,越来越近,看清了:一个小足球大的蚁球!黑糊糊的蚂蚁密匝匝地紧紧抱在一起。风起浪涌,蚁球漂流,不断有小团蚂蚁被浪头打开,像铁器上的油漆片儿剥离开去。

人们看得惊心动魄。

蚁球靠岸了。蚁球一层层散开,像打开的登陆艇。蚁群迅速而秩序井然地一排排冲向堤岸,胜利登陆了。岸边水中仍留下了不小的一团蚁球,那是英勇的牺牲者,它们再也爬不上来了,但它们的尸体,仍然紧紧地抱结在一起。

两尊佛像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座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地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座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而韦陀铁面无私,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经过两个人的分工合作,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去城里吃人

有一则新寓言,说的是两只老虎,商量着到哪儿去寻找食物。年幼的那只说:“我们去附近的村子里吃人吧,那里人少。”年长的摇头反对:“不可,村子里虽然人少,但那里的人十分团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太冒险了。要吃人,我们最好上城里去。”年幼的老虎不解地问:“城里人多,恐怕更危险吧?”年长的说:“城里虽然人多,可是邻居间互不相识,各人自扫门前雪。我们吃一个,别人也不会管的。”

天鹅、梭鱼和大虾

有一次,天鹅、梭鱼和大虾,它们一起承担运送一车行李。它们三个一起套上大车,拼命地拉。

它们用尽了力气,但是大车还是停留在原地,丝毫不动。对它们来说,行李根本不重,可是天鹅一个劲儿要飞上云霄,大虾使劲向后退,梭鱼一心要向水里钻---它们当中究竟是谁对谁不对,这用不着我们来评说,不过这辆车直到现在还留在原地。

大红鱼的故事

在日本小学生的课本中有这样一则童话。

在浩瀚的大海里,生活着一群小红鱼,它们体形瘦小,游动缓慢,是大海中无力自保的一族。当一片小红鱼游过来,一条虎头鲨悄悄地跟在它们的身后,小红鱼发现了危险,它们拼命潜逃,可是鲨鱼张开它巨大的嘴,许多小红鱼被吞进去。一条小黑鱼告诉大家:“不要怕,我们应该聚集起来。”小黑鱼边游边说,让小红鱼们慢慢聚成一条“大红鱼”,然后,小黑鱼游到“大红鱼”的头部,成为这条大鱼的眼睛,一条黑眼睛体大无比浑身发光的“大红鱼”出现了。虎头鲨看到它们远远地游走了,连大鲸鱼也惊恐地逃走了。

不合作的代价

有个商人赶着一匹马和一头驴到城里去卖货。驴的体力没有马好,走了一段时间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它请求马帮它担一些货物,马却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后来,驴体力不支,死在半路上。主人于是扒下了驴皮,连同所有的货物都放在了马背上。这时,马才后悔地说:“我不愿意替驴分担一点儿负担,现在不但驮上了全部的货物,还多加了一张驴皮。” 强者与弱者应该互相扶持、共同合作,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应用与创新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英国殖民当局采取镇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1920年,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改变大战期间同英国合作的态度,宣布要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来取得印度的自治。不合作运动的措施包括: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工纺织和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有时,不合作反而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只要它符合人民利益,维护国家尊严,不合作也让人尊敬。

试题详情

10、欣赏

思路   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

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

欣赏别人可以给人鼓励

欣赏自己可以增添自信

欣赏大自然能愉悦心灵

欣赏艺术可以增添情趣

学会欣赏生活、享受生活

一味的赞美和夸奖不是欣赏

 名言   一个老板能犯的最糟糕的错误就是不会夸奖。---约翰·阿什克罗夫特

如果我们拥有勇气和平静的思想,我们即便坐在自己的棺木上犹能欣赏风景,在饥寒交迫时犹能歌唱。---史考特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培根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罗丹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来。---罗丹

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儒贝尔

只有天赋很好的人能够认识并热心追求美的事物---德谟克利特

野花香艳无人识,孤芳自赏枉多情。---葛雷

在油画的后面,跳动着画家的脉搏,在塑像之中,呼吸着雕刻家的灵魂。---里尔夫

打动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诚的欣赏和善意的赞许。---格言

 经典素材

把名字写好也是优点 (欣赏一个小小的优点)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会计怎么样?”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 (欣赏成就大师)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两岁丧母,七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为了走出生命途中的泥泞,作者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屠格涅夫更是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几经周折,找到了他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很大的轰动,连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都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并无当作家的妄念。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一句话感化一个小偷 (欣赏能让人改过自新)

我国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改变人生的一句话 (一句赞美能改变一生)

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公认的非常淘气的坏男孩。

在他9岁的时候,他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当时他们是居住在维吉尼的贫苦人家,而继母则来自较好的家庭。他父亲一边向她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痛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看着他,接着又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地方的孩子。”

继母说得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下来。就是凭着她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而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因为在继母之前没有一个人称赞过他聪明,他的父亲和邻居认定他就是坏男孩,但继母就只说了一句话,便改变了他的一生。

卡耐基14岁时,继母给他买了一部二手打字机,并且对他说,她相信他会成为一名作家,他接受了她的想法,并开始向当地的一家报纸投稿。他了解继母的热忱如何改善他们的家庭。来自继母的这股力量,激发了他的想像力,激励了他的创造力,帮助他和无穷智慧发生联系,使他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爱默生与惠特曼 (赏识是最好的鼓励)

1855年,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的诗集《草叶集》闯进美国文坛时,情景是很悲凉的。出版了一个星期,一本也没有卖掉;第二年增订了第2版,也仅仅卖出11本。最使他痛苦的是连母亲和弟弟都不接受它,弟弟看了几页就丢了,母亲则斥之为“泥巴”。英美资产阶级评论家们,有的把它投入火炉,有的发出谩骂:“惠特曼最不懂艺术,就像猪猡不懂得数学一样。”惠特曼后来回忆说:“这本书所到之处,引起了暴风雨般的愤怒和斥责。” 初版《草叶集》只受到一个人的赏识,那就是惠特曼一向尊敬的美国散文作家爱默生(1803-1882年)。爱默生在给惠特曼的信中说:“你处在伟大的经历的开端,我祝福你。”

这部诗集的第一版,由惠特曼自己排版,自己印刷,自己发行,共94页,收了他多年来写作的12首诗。这位只读过小学,13岁就开始艰难谋生的诗人,出版这部诗集时已是须发斑白,但年龄不过36岁,是一个印刷厂的临时工。诗集表现了充分的民主思想,并首创了自由诗的新形式。此后,他用毕生精力来维护和充实《草叶集》,先后出过九种不同的版本,“临终版”里,诗歌总量达396首。

母亲的亲吻使我成了画家 (欣赏孩子的行为)

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家里照顾他的妹妹莎莉,他无意中发现了几瓶彩色墨水,母亲不在家,那些瓶子对他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小男孩忍不住打开瓶子,开始在地板上画起了妹妹的肖像。不可避免地,他把室内各处都洒上了墨水污渍,家里变得脏乱不堪。

当他母亲回来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但她同时也看到了地板上的那张画像---准确地说是一片乱七八糟的墨迹。她对色彩凌乱的墨水污渍视而不见,却惊喜地说道:“啊,那是莎莉!”然后她弯下腰来亲吻了她的儿子。这个男孩就是本杰明·威斯特,后来成了一个著名的画家,他常常骄傲地对人说:“是母亲的亲吻使我成了画家。”

对于一个未成年却充满想像力的孩子,我们永远都不可能预测他将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去实现未来的人生价值,获取属于他的成功。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鼓励和欣赏!

名人与音乐 (欣赏音乐陶冶情操)

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孔子就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史书记载他听音乐后,如痴如醉,并把音乐作为对弟子的教育内容之一,还把“乐”与“礼”并提,强调“以乐治天下”。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在还不懂得歌词意思的幼年时代,就会唱许多优美动人的歌曲了。他说:“我听了音乐之后,工作总是顺利得很。”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非常喜欢音乐。他在紧张地写《安娜•卡列尼娜》时,尽管创作很艰苦,每天都非常疲劳,但他每天都离不开钢琴。革命导师列宁也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他从小就接触俄罗斯民歌,并跟着母亲学会了许多优美的歌曲和歌剧选曲。有一次,他听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后,激动地说:“这简直是支神曲。”他还说:“听音乐当然使人惬意,但它对我太强烈了,使我的激情难以平静,甚至无法继续工作。”

音乐的最主要的作用,是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苏格拉底说:“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浸润心灵,美化情感。”一次,德国音乐家梅耶贝和妻子发生了争吵。他就弹奏琴曲。清丽、美妙的音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倾吐着缠绵的情话,像叙说着温柔的歉语。他的妻子坐在一边,听着,听着,心中的怨气和怒气好像被清清的溪水冲洗着,卷走了。

梅兰芳与乌兰诺娃 (欣赏艺术之美)

20世纪50年代,梅兰芳结交了一位苏联艺术大师,那就是著名芭蕾舞蹈家、苏联人民演员乌兰诺娃。1952年,梅兰芳观看了她演出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次领略了“芭蕾皇后”的丰采。那年乌兰诺娃已24岁,然而出现在舞台上仍是一个圣洁美丽、充满诗意的纯情少女。

1959年国庆前夕,苏联舞蹈家们在北京首都剧场举行了开幕演出,梅兰芳怀着浓厚兴趣坐在台下观看。第一个节目是根据肖邦的名曲《仙女们》改编的芭蕾舞剧,乌兰诺娃担任主角。第二个节目是乌兰诺娃的著名作品:根据圣•桑的名曲改编的独舞《天鹅之死》。梅兰芳感到,“芭蕾皇后”的表演充满了思想和感情,没有一手一式是虚设的。乌兰诺娃说:“一个一个字母本来是没有什么含义的,但拼在一起就可以有说不尽的语言。芭蕾舞的一手一式舞姿,拼起来也可以表达千千万万的内容。”梅兰芳认为这话道破了舞蹈的真谛。另外,他还欣喜地发现,她的艺术日臻成熟,丰富、精练而深刻,确实已达炉火纯青的程度。梅兰芳特意为苏联《文学报》撰文,热情称赞她的精湛技艺。

梅兰芳家的客厅里,挂着那幅乌兰诺娃在《天鹅湖》中,被王子托在掌上的剧照。在梅兰芳眼中,她轻如飞燕,稳如磐石,而最引人入胜的,还是那双充满幻想的美丽的眼睛……

 意林故事

欣赏这些蒲公英

欧洲有一富商,家中有一大片引以自豪的草地,绿油油、细茸茸的草坪,赏心悦目,只可惜有许多粗壮的蒲公英杂生其中。他用尽各种除草方法,还是无法斩草除根。

最后他只好写信给园艺所求助,他在信上列举所用过的各种方法,最后问道:“现在我还有什么办法吗?”

园艺所回信道:“我们建议您学着去欣赏这些蒲公英。”

不教而教的启示

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头,父母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学练。突然,她听到一位老妇人的赞许,老人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家长惊异地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忙问是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女孩才知道,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且她的耳朵从未聋过。

懂得欣赏,而不是拥有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富人像平时一样,睡过温暖的一夜,吃过丰盛的早餐,独自到广大的花园散步。正如同所有的富人早上到花园散步,也如同所有的富人都需要有广大的花园,那是一种身份与财富的象征。有广大花园的富人从不自己种花,他们只是享用园丁辛苦种花的成果,赏花,也就成了生活的例行公事。

富人看着花园里百花盛放,正欢喜自己有这样的花园,突然,传来了敲门的声音。富人把花园的门打开,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门外的寒风中冻得发抖。乞丐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富人请乞丐在花园门口稍稍等候,他转身去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当富人布施给乞丐的时候,乞丐突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接过那碗热腾腾的饭菜,道谢离去。

听到乞丐的话,富人呆立当地,他非常震惊地想着:乞丐也会赏梅花吗?使他更震惊的是,他想到:“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自己天天在花园赏花,为什么从来没有闻过梅花的芳香呢!”于是,他小心翼翼的,以一种无比庄严和温柔的心情走近梅树,站在梅树下整个人都空灵了。他终于闻到梅花那幽微、含蓄、清澈、澄明的芬芳,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香气,他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赏画也赏人生

中国画家为什么喜欢画竹子?你看,这幅墨竹盖了一块压角章:“喜其直而有节”,这就是答案。还有别的理由吗?有,竹子的中心是空的,代表虚心,“竹本心虚是我师”。白居易说过,竹有三大美德:身直,心空,节贞。---不但有节,而且“节”非常坚固。

你们为什么又喜欢梅花呢?梅花的枝干完全不合“直而有节”的原则,而且也不“虚心”。啊,这是因为梅在冰雪中开花,送来春的消息,“数点梅花天地心”。还有,梅花香气很淡,是“暗香”,仿佛不求人知,可是谁闻到了那香气永远都忘不了。这些特征代表中国人理想的人格。你们不用看竹的标准看梅?当然不。也不用看梅的标准看竹?当然也不。要是那样,竹和梅都一无是处了,是不是?我们不会故意把世界弄得那样丑陋。我们就梅发掘梅的优点,就竹发掘竹的优点。

来看这幅画:为什么这样苍白?啊,这位画家我认识,他说人生是苍白的,所以他要把苍白展现出来。那么,旁边另一幅画为什么色彩缤纷而强烈?那是因为后来这位画家想法变了,他说人生是多彩的,所以他的画要特别注重设色。哈哈!真有意思,你们画家真懂得人生,或者我该说,中国人真懂得人生!

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她流泪了。但她只对儿子说:“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第47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但她却对儿子说:“老师说了,你并不笨,只要细心些,就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他排在21名。”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第二天上学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等着老师点差生的名字,出乎意料,儿子的名字第一次没有出现。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考结束了,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清华大学的。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绿洲里的老先生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正所谓: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是正确的。

旅途处处有美景

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许多年以后,两人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太遥远太遥远,他们就是走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用尽精力奔跑过来,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真太叫人伤心了。”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拉克苏一脸的尴尬神色:“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快乐的猫头鹰

有一只聪明而冷静的猫头鹰,每天听着树下的小鸡争吵、抢食的喧闹。它总是静静地旁观,认真地工作,快乐地生活着。小鸡的吵闹不曾影响它的生活方式,也不曾使它介入争吵的漩涡里。有一天,小鸡终于忍不住,问它为何总是那么快乐?聪明的猫头鹰说:“看看春天的新绿,欣赏夏天的花红,享受秋天的收获,接受冬天的深沉,我太忙了,没时间去吵。”

 应用与创新

欣赏执著,但不欣赏固执

一直不喜欢西西弗斯和精卫填海的故事,我认为用这两个故事来教育人们坚持和执著是错误的。因为我欣赏执著,但不欣赏固执。西西弗斯的石头永远推不完,精卫的石头也永远衔不完。既然是永远都不可能的事,那又何必浪费时间和生命去做呢?也有人说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精神,但我相信孔老夫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肯定是心中有希望的,他相信执著的去做终会有结果的。所以说有希望的是执著,没有希望的是盲目的固执,我不喜欢这种盲目的固执。

因此对于西西弗斯的故事,我喜欢另外一种幽默的说法。有人问西西弗斯,你每天推上去,又掉下来,你不觉得傻吗?西西弗斯回答说:“推上去是我的事,是我的工作,掉下来是他们的事,和我无关。只要他们付我工钱了,我又何乐不为?再说了,它每天都掉下来才好呢,这样我明天就又有工作了,永远不会失业,多好啊!”这里的西西弗斯就不是盲目的固执,而是执著了,因为他有希望,明天的工作就是他的希望。

欣赏敌人

刘墉曾经说过一句非常臭的话:“对于敌人,我们没得商量,只能一拳将其揍死,不给分毫的机会。”说它臭不是说刘墉有暴力倾向,而是他不懂得欣赏自己的对手,不懂得欣赏敌人。他肯定没有听过培根的这句话:“没有爱人是寂寞的,没有仇人也是寂寞的。”爱人、仇人虽是两种相反的人物,其实都属于广义的“知己”。英雄好汉,或不打不相识,或不相识不打。一世瑜亮,对立到底,但惺惺相惜,余子不在眼内。爱人带给你期望,仇人带给你威胁,两者都产生紧张,驱逐苛安自满。有一篇《高素质人才彼此欣赏》,讲述了“我”的求职经历。一家广告公司选拔人才,在最后一轮考试中,他们让入选的十位应聘者互相评审,一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余9人在下边评分。“我”怀着复杂的心情给了三个对手以高分和好评,因为我没理由可以贬低别人。结局有点意外,“我”入选了,那三个中只有一个入选。专家组这么解释的:最后10位考生,都是专家组眼中的佼佼者;而你们之间的互相评审,更能证明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庸才看不见别人的才华,情有可原;人才看不见人才,就很狭隘了!用这句话回复刘墉很是恰当,能和你成为敌人的,肯定是和你素质相当的,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应该欣赏一下对手。毕竟,世界上了解自己的除了朋友,就是对手了

试题详情

9、记忆

思路   记忆是学习的重要方式

背诵有助于加强记忆

记忆力是智力的内容之一

美好的记忆令人难忘

感兴趣的事物会记得很牢固

痛苦的记忆让人刻骨铭心

记住该记住的,忘掉该忘掉的

历史是整个民族的记忆

历史的记忆不能遗忘

人的记忆有选择性

记住教训,才能不重蹈覆辙

记忆能使我们吸取经验教训

 名言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

历史是记忆的生命。--西塞罗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小川

没有大量的忘却,就没有人生的继续。--巴尔扎克

没有遗忘就没有幸福。--安德烈·莫洛亚

让我们不要用过去的哀愁拖累我们的记忆。--莎士比亚

有着污染的记忆是一种永远的毒药。--夏绿蒂·勃朗特

任何一个“遗忘”都有动机可寻,而这个动机通常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弗洛伊德

记忆差的好处是对一些美好的事物,仿佛初次遇见一样,可以享受多次。--尼采

有一种健忘是高贵的,就是不记旧恶。--赛蒙兹

只回忆过去是差劲的记忆。--卡罗尔

记忆力并不是智慧;但没有记忆力还成什么智慧呢?--哈柏

锻炼记忆力的良好方法是锻炼自己的注意力。--爱德华兹

记忆是知识的惟一管库人。--锡德尼

每个人的记忆都是自己的私人文学。--赫克斯科

几乎没有人会记得他所丝毫不感兴趣的事情。--麦克唐纳

以愉快的心情学得的,会永远记着。--马什

忘记了它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它而愁苦。--罗西塔

原谅是容易的,忘却则是困难的。--普拉顿

经验为才智之父,记忆是才智之母。--意大利谚语

记忆中记得最牢的事情,就是一心要忘却的事情。--佚名

感激是心灵的记忆。--佚名

 经典素材

历史不能忘记 (历史的记忆不容篡改抹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寇在南京开始了血腥屠杀,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害。

对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性质,国际社会早有明确的结论,但是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对当年带给中华民族深重苦难的那场侵华战争拒不认账谢罪。那个让中国人民蒙受耻辱和苦难的日子--12月13日,注定不会因为幸存者的逝去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化或抹去。有些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可以随风而去,但是对于曾经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伤亡了3500万民众的中华民族来说,历史岂能如烟?

莫忘日俄战争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今年是日俄战争结束100周年,这场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战争对全世界战争史来说是十分罕见的。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夺中国,在中国的国土上展开了长达一年多的激烈厮杀,衰败无能的清政府非但不抗议,反而自称“中立”,划出一块地方来让人家折腾。在甲午海战中被日本海军俘获的中国军舰也被编入日本舰队,帮着日本人向俄军开战。

100年过去了, 这场战争似乎正在悄悄地从我们的记忆中消退。除了极少数几家报纸和网站刊登了几篇有关的文章或照片外,绝大多数媒体都保持了沉默。问过几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只有几个人知道这场战争发生在中国,其余的都说不出是怎么回事。 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新闻的角度,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这段奇耻大辱。日俄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而且它也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

记住日俄战争绝不是一件小事,它应成为我们历史教育和媒体报道的一个主题。近年来,日本右翼大肆宣扬侵略有理、侵略有功,变本加厉地篡改历史,这已激起了曾经饱受战争戕害的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们在愤怒批驳日本右翼的罪恶行径的同时,更应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包括日俄战争在内的中华民族受屈辱的历史。

大脑记忆功能之谜 (记忆的秘密)

据海外媒体报道,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研究,不久前首次揭示了大脑的记忆机制。研究人员发现,大脑中有一种如同“守门人”一样的功能,对涌入大脑内的信息进行分类,即分成需要保留的和永远忘记的两类。

研究人员在研制能够区分大脑内杂音信号的电脑程序的整理过程时发现,当电脑屏幕出现一个词时,总是被测试者嗅觉区的神经元先活动起来,然后是希波区的神经元开始活动。当这两个区的神经细胞同步活动时,目标词就会被记住了。如果没有同步活动,该词汇就会被忘记。

研究还发现,在希波区和嗅觉区之间的“瓶颈”上方有一些杏仁状部位,即人们所知的引发感觉的位置,如果在希波区和嗅觉区正在处理信息时,从感觉核向这两个区域传送信号,“守门人”现象更明显。即如果记忆同喜悦、恐惧或激动这些感觉结合起来,就会特别深刻。

吴文俊记不住生日 (人的记忆有选择性)

我国数学家吴文俊教授六十寿辰那天,仍如往常,黎明即起,整天沉浸在运算和公式中。

有人特地选定这一天的晚间登门拜访,寒暄之后,说明来意:“听您夫人说,今天是您六十大寿,特来表示祝贺。”

吴文俊仿佛听了一件新闻,恍然大悟地说:

“噢,是吗?我倒忘了。”

来人暗暗吃惊,心想:数学家的脑子里装满了数字,怎么连自己的生日也记不住?

其实,吴文俊对日期的记忆力是很强的。他在将近花甲之年的时候,又选攻了一个难题--“机器证明”。这是为了改变数学家“一枝笔、一张纸、一个脑袋”的劳动方式,运用电子计算机来实现数学证明,以便数学家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他在进行这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于电子计算机安装的日期、为计算机最后编成三百多道“指令”程序的日期,都记得一清二楚。

后来,那位祝寿的来客在闲谈中问起他怎么连自己生日也记不住的时候,他笑着回答:

“我从来不记那些没有意义的数字。在我看来,生日,早一天,晚一天,没什么要紧。所以,我的生日,爱人的生日,孩子的生日,我一概不记,也从不想要为自己或家里的人庆祝生日,就连我结婚的日子,也忘了。但是,有些数字非记不可,也很容易记住……”

翻拍红色经典惹争议 (有一些记忆不容亵渎)

沉寂了一些年的“红色经典”,如今又开始“走红”。它们被改编为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特别是受众最多的影视作品,重新回到观众和读者面前。《林海雪原》《烈火金刚》刚刚亮相,《红色娘子军》又已开拍,而后面排着队将要搬上荧屏的还有《红日》《小兵张嘎》《红岩》等一长串经典名作。据广电总局的统计,从2002年至今,两年间有近40部“红色经典”电视剧列入规划批准立项,共约850集。

但是在翻拍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惹来各方人士的争议。“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的侦察英雄,忽然变成了满口酸曲、自由散漫,甚至还因为个人意气就给战友下巴豆、设绊子的火夫;精明、干练、忠诚的地下党员阿庆嫂,一下子成了与胡传魁和郭建光都有情感纠葛的风流老板娘……这些改编,显然让众多熟悉经典、景仰英雄的受众难以接受。改编者自认为符合当今审美、娱乐需求而添加编造的情节、情感以及所谓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偏偏成为观众诟病他们的理由。

可以说,“红色经典”中包含着太多历史的记忆,也包含着一个民族视为至宝的精神财富。改编者有责任尊重这种记忆。

希望“红色经典”的生命力,以及由于改编“红色经典”而引发的争议,能再一次警醒并启示我们,无论时代怎样变幻,总有些埋藏人们心底的东西,不容亵渎,生生不息--真正的经典,几乎就是为了表现它们而诞生并长存的。

电脑的副作用 (过度迷恋电脑导致记忆力下降)

最新研究表明,如今的年轻人正在变傻。理由很简单,玩电脑。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16岁到30岁的青年人因为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与日俱增,正受到严重的记忆力衰退的困扰。德国汉堡教育学家彼得•施特鲁克说:“电脑的危险首先在于其夸张的虚拟世界,而且它使人坐的时间太久。”在电脑上消耗过多时间和精力,除了会导致身体姿态引起的肢体变形的损害,可能还会带来偏头痛、记忆力衰退、心神不定和注意力不能集中的障碍。

受记忆力衰退困扰的人们抱怨说,他们记不起名字、写过的东西以及约会时间,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工作。医生们把这些归咎于计算机技术、掌上电脑和汽车自动导航系统。他们认为这些设备减少了大脑解决问题的次数,造成难以区分事情重要与否的“信息超载”。

一项对150名16岁至35岁的人的初步研究表明,1/10以上的调查对象记忆力有严重问题。日本北海道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说,青年人记忆功能障碍需要进一步研究。北海道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泽口俊行说:“他们正在丧失记住新东西、调出旧资料和区分信息重要与否的能力。这是一种大脑机能障碍。如今的年轻人正在变傻。”

移植记忆试验 (记忆可以移植)

一九六五年,美国、丹麦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些科学家做了许多实验,证明记忆可以移植。这些实验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美国心理学家麦康纳尔的蜗虫实验:他反复亮灯并用微弱电刺激蜗虫,这些蜗虫最终形成了触电避光的记忆,随即将其磨碎,喂饲料给没受过训练的蜗虫,后者吃后同样获得了触电避光的记忆。当时麦康纳尔认为,特殊的记忆,不仅存在于脑中,而且遍及全身各细胞。

一九六六年,麦康纳尔考虑到蜗虫属于低级动物,与人类的进化水平相距甚远,他和许多科学家一样,开始用哺乳动物来做记忆移植的实验。他想到,哺乳动物不能像蜗虫那样“吃”进记忆,因为它们有发达的消化道,会将记忆与食物一起消化分解掉。于是,他对大白鼠进行了“注射”记忆的实验:他在笼子底部给予电击,大白鼠立即逃到笼架上,等它跳下来时再行电击,大白鼠又逃上架子。如此反复训练,大白鼠终于记住了这个“教训”,再也不肯下来。然后把这些大白鼠的脑磨碎,将其脑提取液抽出含有核糖酸的物质,注射到从未接受过电击试验的大白鼠体内,结果后者也像尝过电击的滋味,呆在架子上不肯下来。

这些实验结果使一些科学家有理由相信:记忆不仅可以移植,而且可以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人们设想,经过若干年后,也许专门制造特殊记忆物质的专业化工厂,也将像制造录音带或光盘一样投入生产,并为人们的学习和创新服务。那时,人们就真正生活在记忆的自由王国中了。

报恩救赵盾 (救命之恩不能忘)

先秦时,晋国的大臣赵盾有一天在路上遇见一个人因为饥饿而病倒在路旁。一问才知道原来他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赵盾给他食物吃,而他只吃了一半,要把另一半留给自己的母亲吃。赵盾就又给了他一筐饭和肉。后来,当晋灵公派人杀赵盾时,有一人突然出现,挡住晋灵公手下的人,救了赵盾一命。后来赵盾得知此人就是他曾经在路上救过的那个人,此人以死报答赵盾的救命之恩。

留住文化的根 (文化的记忆不能丢弃)

“磨剪子来,戗菜刀……”北京民俗博物馆展厅里,不少参观者正在通过点击电子触摸屏感受京城“叫卖大王”臧鸿的原声。剃头挑子、招揽顾客的各种响器、同仁堂的药罐、全聚德的匾额、六必居的酱缸……“老北京商业民俗文化展”上300余件展品,生动再现了老北京的商业历史、三百六十行等民俗文化,让参观者流连驻足。“看这些物件儿,听这些叫卖声,觉得很亲切,总能令我们想起过去的日子。”正在参观的北京市民金桂荣说。一些外国朋友在那里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欣喜的赞叹声。

然而,就在人们不太遥远的记忆中,浙江定海古城在一片推土机的轰隆声中,成了瓦砾与尘土;另据报载,代表北京民居特色的传统四合院的面积在逐年减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针对一些地方民间艺术日渐衰落,绝活绝技后继乏人的现状,近年来多次呼吁,如不抓紧抢救,“再过20年,我们原生态的民间文化遗产基本上就会消失了。”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表示,精美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是我们的根。留下祖先的记忆,非常重要。

保留城市的历史风貌 (城市的历史需要记忆)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

城市的最大的物质性的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地名也是一种遗产。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城市历史人文的特征。

应该说,城市本身没有自觉的记忆。这种理性的记忆,实际上是人赋予它的。因此,自觉的记忆是现代人类的文明要求与文明行为。

对待一个城市的生命记忆,对待一代代先人的经历与创造,必须慎重、严格、精心。对待保留下来的记忆必须尊重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任何随心所欲的涂改都会破坏记忆。就像北京南池子改造中将四合院改为四合楼,记忆已经不复存在,本质上仍是“建设性破坏”。我们强调保留城市的记忆是保护好城市的历史真实。能够体现真实的只有实物。那么我们就必须尊重城市历史,无权对它们任意宰割,把阅历丰厚的城市最终变成亮闪闪又“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变为失忆症的患者。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我们的后代便会在未来的变得千篇一律的城市里,一边茫茫然无所凭借,一边骂我们这一代无知与野蛮。

李密辞官 (时刻牢记养育之恩)

李密是三国时蜀汉的小官。蜀汉灭亡后,晋武帝看重他的才华,让他做太子侍从官。李密婉言谢绝,说自己自幼是孤儿,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没有祖母,就没有自己的今天,现在她年老多病,经常卧床不起,需要自己的照顾。而且自己报效国家的时间还很长,而孝敬祖母的时间却不多了。“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就是著名的《陈情表》。

胡佛和帕德罗斯基 (感恩的记忆不会忘记)

有两个大学生在斯坦福大学边上学边打工。生活太穷了,他俩想和著名钢琴家帕德罗斯基合作,为他举办音乐会搞点钱交学费。帕德罗斯基的经纪人提出要2000美元,超出的才归他们。但是音乐会结束后,两人发现总共只挣了1600美元。他们把所挣的钱全给了钢琴家,并许诺以后挣到钱再还清400美元。帕德罗斯基回答说:“不必这样,先从中扣除你们的食宿费和学费,剩下的钱里再拿去10%,那是你们工作的报酬。其余的才归我。”

许多年后,帕德罗斯基担任了波兰的总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千上万饥饿的人民在呼救,身为总理的帕德罗斯基四处奔波。美国食品和救济署署长胡佛得到了呼救的信息后,立刻答应提供巨大的援助。帕德罗斯基当面向胡佛表示感谢。胡佛回答说:“不用谢,先生,有件事您也许早忘了,早年有两个穷大学生很困难,是您帮助了他们,其中一个就是我。”

 意林故事

记忆的定格

从前,有一对夫妻,容貌都长得非常的美,气质与风度也都远远超过一般人,他们有很好的性情,因此非常相爱相敬。由于他们的外表这么不凡,他们常常整天对坐,互望着对方,经过了很多年,都不感到厌倦。

有一天,不幸降临在他们身上,夫妻两人相继得了眼病,很快就失明了。丈夫再也看不到妻子,妻子再也看不到丈夫,这使两人都深感痛苦和恐慌,丈夫就想:“我的妻子容貌如此娇美,我又看不见,很可能被别的男人夺去,我要好好守着她才行。”妻子的想法也和丈夫一样,她心想:“我的丈夫如此俊秀,虽然眼睛瞎了,一定会有很多女人迷恋他,我又看不见,要好好守着他才好。”两个人都害怕失去对方,于是互相紧紧跟随,一刻也不敢离开,但是因为看不见,心中生起越来越多的怀疑。

这样,整整过了二十年。

有一位远方的名医路过这个城镇,碰巧遇到这对夫妻,名医为他们施药诊治,使他们的眼睛都复明了。夫妻俩见到对方时,同时惊叫起来,丈夫说:“你是谁?你并不是我美丽的妻子。”妻子说:“你不是我的丈夫,我丈夫多么俊秀,并不是像你这种糟老头。”由于他们的心中都保留着美好的记忆,反而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任旁边的人如何劝说,他们都不肯再做夫妻了。

记住的和忘却的

阿拉伯国家有位作家名叫阿里,有一次他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经过一处山谷时,马沙不小心,失足滑落下去。幸亏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于是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条小河边,吉伯跟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当他们旅游回来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而将吉伯打你的事却写在沙子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

亲爱的同学们,记住别人对我们的帮助、支持和恩惠,洗去我们对别人的怨恨、不满和挑剔吧!这样在人生的旅程中你才能更自由、幸福和快乐。

人生需要忘却

有一位作家在写了一部引起轰动的小说后,备感自豪。他每天翻着读者来信,听溢美之词,愈发觉得读者是他的知音,对自己的创作也愈加满意,并由此总结出许多成功的经验,想把它们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去。可事隔多年,作家再没写出与第一部小说相媲美的作品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他时时在拿过去的成功作参照,致使下笔时投鼠忌器而无法超越自己。看来,以成功垫脚,有时反而招致失败。

有一位新分配的中学老师接管了一个谁都不要的“烂摊子”班级。这个班级素以差生多、事故多而闻名全校。这位新班主任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班上当众销毁学生档案,让那些记载着学生“劣迹”的文件付之一炬。他对学生说:“我不知道你们每一个人的过去,所以大家在我心中都是平等的,崭新的,优秀的。请你们珍惜和爱护自己的形象。”一年后,这个班以“班风正,学风浓”而被评为先进班级。看来,忘记失败,有时反而更有动力博取成功。

人生需要学会忘记。忘记成功,就不会重复自己,不会自恃优越而失去超越自己的锐气;忘记失败,就不会妄自菲薄,不会背负失败的阴影而影响拼搏的信心。

忘却

有人这样问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先生,你可曾听说……”

“且慢,朋友,”这位哲人立即打断了他的问话,“你是否确信你要告诉我的话全部都是真的?”

“那倒不,我只是听人说的而已。”

“原来如此,那你就不要讲给我听了,除非那是件好事。请问你讲的那件事是不是好事呢?” “恰恰相反。”

“哦,那么也许我有知道的必要,这样也好防止贻害他人。”

“嗯,那倒也不是……”

“那么,好啦!”苏格拉底最后说道,“让我们把这件事忘却吧!人生中有那么多有价值的事情,我们没工夫理会这既不真而且又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了。”

 应用与创新

淡忘也是一种快乐

从信息医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大脑并非兼收并蓄的储存库。积极的、健康的信息将对大脑起着一种亲和、调谐、“按摩”保护的作用;而消极的信息则会产生恶性刺激,只能增加精神负担,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削弱机体的免疫机制,加快脑细胞老化,导致生活失调和身心状态恶化。有关资料表明,80%左右的恶性肿瘤和半数以上的早老性痴呆都与不良的信息环境和生活中的负面事件有关。因此,抹去滞重、苦涩的记忆,学会理性的淡忘乃现代人驱赶烦恼、消化挫折、清除心理积淤的“洗涤剂”,是一种睿智的醒悟和超脱。

忘却是为了更好的记忆

读高中的时候,我们的一位语文老师非常有名气,他是当时全省仅有的几位特级教师之一,学生都很崇拜他。我向他提起几天前我们在一起刚刚讨论过的一个问题,可他却摇摇头,说不记得了,非常不可思议。

据说他能把新华字典所有的汉字烂熟于心,并能说出哪个汉字在哪页上。而正是这个记忆力惊人的人,却将刚刚发生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其实用脑科学的理论加以解释的话一点儿都不难。左脑是现代脑,我们出生以后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由左脑来完成的,经过反复的记忆强化后转存到右脑。理论上讲我们的脑所能存贮的信息量几乎是无限的,但事实上无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记忆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累加、叠加的过程,必须要不定期地去梳理,将无用的剔除出去。否则不但帮不上我们的忙,还很可能导致思维上的混乱,做不成事情。

人脑就好比一台内存很大的计算机一样,所存的内容越多,当提取有用信息的时候运转的速度就越慢。新记住的知识一般由左脑转存到右脑的大脑皮层的浅表层,往往也是最易被先调出来的信息。积累得越多,压在底层的就越多,当需要的时候回忆所用的时间就越长。从那么多杂乱无章的信息中翻腾出来有价值的东西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分良莠地去记一切东西,到头来可能变得反应迟钝。

一般情况下,人们所记忆的东西,仅在1小时以后就会被忘记一半左右。一天中所经历的事情,在经历1个月后会有60%左右被忘得一干二净。其实人类的忘性比记性好。比如我们吃鸡的时候一般不会想杀鸡的过程;想到死了丈夫的妻子当时痛不欲生的样子,你绝对不会想到两个月以后她会拉着新婚的丈夫欢天喜地来见你。人就是这样一种极易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生灵。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学会忘却并不难。

学会忘却那些没用的、令人不快的东西是为了更好地记住有价值的东西。适当的忘却是为了更好的记忆。正因为人们善于忘却,才能使内心得以保持平衡。

试题详情

7、 体谅

思路   体谅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体谅需要相互沟通

体谅需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体谅需要宽广的胸怀

体谅能化解恩怨

善于体谅别人是具有良好素质的表现

体谅他人自己才能真正快乐

学会体谅是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

朋友之间更需要相互体谅

 名言

人是一种会犯错的动物,也是一种会做出不可靠之事的动物,努力挑剔的结果,每个人都成了虎豹豺狼。--柏杨

谁能谅解人,谁就能拯救人。--尤•邦达列夫

因为我们自己也有做各种错事的可能,所以更有原谅他人的必要。--梁遇春

以恶报恶是不对的,最好饶恕别人。--陀思妥耶夫斯基

只要一个人原谅了别人,他自己就是对的。--列夫·托尔斯泰

让我们相信,每一个有坏处的人,都有他值得人同情和原谅的地方。一个人的过错,常常并不只是他一个人所造成的。--罗兰

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要有耐心和公正的容忍。--房龙

不以所长者病人,不以所能者傲人。--赵谦

爱挑剔的人总是得不到满足,永远也不会幸福。--拉封丹

君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文中子》

不会体谅的人是得不到别人理解的。--富勒

一个人若不违逆另一个正在气头上的人,他既救了自己,也救了别人。--《摩诃婆罗多》

谅解也是一种勉励、启迪、指引,它能催人弃恶从善,使歧路人走入正轨,发挥他们的潜力。--穆尼尔·纳素夫

 经典素材

管鲍之交 (体谅需要理解和宽容)

春秋时,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

曹操宽释有二心的将士 (体谅能赢得拥戴)

曹军在官渡之战胜利后,有人从袁绍军营中清理出一批书信,这些书信是曹操手下一些人暗地里写给袁绍的。曹操略翻了一下,发现这些信大都是吹捧袁绍的,有的还表示要离开曹操,投奔袁绍。曹操的亲信请求曹操把这些人都抓起来。曹操却微微一笑说:“把这些信统统烧了。”这个命令,使在场的人困惑不解。曹操说:“请你们想想,当时袁绍力量那么强大,连我都感到不能自保,何况大家呢?”这件事传出去,大家都觉得曹操度量大、体恤部下、能够容人,更愿意在他的麾下效力。

知心爱人 (善于体谅是与人和谐相处之道)

某日,“知心爱人”任静、付笛生在为歌迷演唱了几首歌曲之后,任静、付笛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付笛生主答,侃侃而谈;任静在一旁静静地坐着,笑眯眯地看着付笛生,时不时插上一两句话,一副夫唱妇随的模样。

在娱乐圈内,离婚可能比结婚还正常,而任静和付笛生却是少有的模范夫妻,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处秘诀呢?付笛生说:“家家有家家的情况。双方都要懂得一些让爱人感到幸福的方法。要包容体谅对方,要能相互包容对方的缺点。不能要求太高,要求太高失望也就会更多。”

任静和付笛生作为一对模范夫妻经常在中央电视台里出镜,意在表明演艺圈并非像别人说得那么乱;同时,也告诉各个行当的艺人都要效仿这对“知心爱人”,珍惜艺术生命,珍重家庭幸福,更要珍爱艺术界的声誉。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体谅要不以自己的权位压人)

郭子仪在扫平安史之乱后,成为复兴唐室的元勋。唐代宗十分敬重他,因此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为妻。有一日,小两口拌起嘴来,源于妻子不把他放在眼里,郭暧口出狂言,说代宗的江山是郭子仪保下来并让给他的,等等。升平公主气得立刻将此话禀报父亲。

代宗听完后,不动声色地说:“你丈夫说的是实情。”并劝慰女儿回去,小两口和和美美过日子。这件事很快传到郭子仪的耳朵里,可把他吓坏了。他立刻下令将儿子捆绑起来,送到宫中请皇帝治罪。“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儿女们在闺房中讲的话怎么好当真?”代宗体谅地把郭暧放了回去。

朱冲的宽厚 (宽厚待人,体谅他人的困难)

晋代朝廷里有位官位很高的大臣,名叫朱冲,他官位高,但却待人很宽厚,而且他自幼就是这样。朱冲出生于南安,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因为没有钱上学读书,只好在家种地放牛。有一次,他正在野外放牛,一个邻居跑来,慌慌忙忙地东瞧瞧,西看看,然后不由分说,牵了朱冲的一头牛犊就走了。朱冲看到邻居把自己的牛牵走了,也不生气,只是说:“这一定有什么原因,等回家后再问问。”不大工夫,那个人在树林里找到了自己的牛犊。他十分惭愧,牵着朱冲家的那只牛犊,来找朱冲,不好意思地说:“真对不起!真对不起!你的牛犊,我给你牵回来了。”朱冲问明了原因,笑了笑,说:“没有什么,你家很困难,这头牛犊就送给你吧!”

村子里还有一家,平时好占便宜,曾三番五次地故意把牛放到朱冲家的地里啃吃庄稼。 朱冲看到后,也不在乎。他不仅不生气,反而在收工时带一些草回来,连同那啃吃庄稼的牛,一起送回主人家中。朱冲说:“你们家人多地少,顾不上照看牲口。我家草多,给你拿了些来喂牲口吧!喂完了,我还可以再给你家送些来。”那家人一听,又羞愧,又感激。他们对朱冲说:“你太好了!你放心,以后,我们再也不让牲口糟蹋你家的庄稼了!” 待人厚道的朱冲,始终这样做,赢得了亲朋、乡邻一片赞扬。

绝缨宴 (体谅需要宽广的胸怀)

楚庄王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妃嫔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馔,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庄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忽然一阵疾风吹过,宴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席上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庄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楚庄王听完许姬的话,却传命先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了下来,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他出气。楚庄王说: “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煞风景? ”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绝缨宴”。

七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率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之前。 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这员战将叫唐狡。唐狡表示不要赏赐,坦承七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七年前不究之恩。 楚庄王大为感叹,便把许姬赐给了他。

宽大为怀 (体谅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毕加索对冒充他自己作品的假画毫不在乎,并且也从不追究。即便看到有伪造他的画作的作品时,最多也只是把伪造的签名涂掉。“我为什么要小题大做呢?”毕加索说。

“作假画的人不是穷画家就是老朋友。我是西班牙人,不能和老朋友为难。而且那些鉴定真迹的专家也要吃饭,而我也没吃什么亏。”

 意林故事

求援的小猴

小猴背了一袋玉米棒,走了很长的路,很累了,想找个朋友帮忙。它看见一只鸭子,就说:“鸭兄弟,我马上要累倒了,你帮我把这袋玉米棒背一段路程吧。”鸭子一步三摇地说:“不行呀,我可背不动啊。”小猴很不高兴,心里怨恨道:“鸭子是个不帮忙的懒东西。”

这时候,过来了一头驴,身上还驮着两袋沉重的粮食,它已经走了一天的路,累得不停地喘粗气。小猴对驴子说:“驴大哥,你帮我把这袋玉米棒背一段路程吧?我快累死了。”毛驴听了非常生气,说:“我驮了这么多粮食,走了一天的路,我也快要累死了,你没有长眼睛吗?”小猴弄了个好大没趣,心里说道:“大叫驴真不是个好东西,不帮忙也就算了,还向我发脾气,哼!”

夕阳西下,一头老黄牛哼着歌曲,慢悠悠地往家走。小猴向老黄牛打招呼:“牛大叔好啊?”老黄牛也点头向小猴问好,并且说:“看你背那几斤重的东西就累得东倒西歪的,来来,把东西放到我的背上,你也爬到我的背上来,我把你送到家里去。”小猴骑在牛背上,高兴地放声高歌。

这只小猴实在不懂得体谅别人,它不看实际情况,要求鸭子和驴子帮忙,遭到拒绝还在心里怨恨人家,真是很不应该。我们千万不要像猴子那样蛮不讲理,而要体谅别人的难处,只要别人有能力办到,一定会尽力而为的。

“丢人”

一个华人旅游团,去旧金山游玩。

旅途中一切顺利,最后一天早上,在唐人街用过早餐,离开车还有一个半小时,导游带大家逛街。然而,回到车上清点人数时,却发现丢了一位游客,是位大陆来的年近七旬的老先生! 车上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而肃静了,五十几个人,没有一个人讲话,焦急的目光都聚集在导游和老太太身上。那位一路上口若悬河的导游,此时却什么话都没说,跳下车就飞跑而去;老太太木然地站在车门口。车厢内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责备,都无言地望着老太太,投以关切和安慰的目光,传递着同车人的谅解和鼓励。

导游跑回来,又跑去。几个来回,已是大汗淋漓。突然,他的手机响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听着,只听他说了一个“好”字,便跟司机说了几句,汽车就发动了,大家才舒了一口气!

转过几条马路,果然在路边看见一位华人姑娘扶着老先生。自觉羞愧的老先生低着头上车了,老太太不住地抹眼泪。时间整整耽搁了一小时,车上的人谁也没说话。突然,老太太站起来,拿过麦克风,对大家说:“我说几句。刚才我先生走丢了,误了大家的时间。导游到处找,大家没说一句埋怨话,我很感动,我想唱一句歌表达我的心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唱到后面,老太太声音哽咽,泣不成声。“哗”,车厢内不约而同地响起一片掌声,我的眼眶也湿润了。

人与人之间,多么需要善解人意,需要宽容和体谅。高尚的胸怀,并非一定要在轰轰烈烈的壮举中才敞开,平凡的小事里,也能把爱洒向人间。

教会孩子体谅父母的艰辛

周日早上,冬天的阳光虽然也明媚,但还是有点冷,我叫儿子自己去洗鞋。

“这天寒地冻的,叫我洗跑鞋?你想冷死我吗?”儿子听说要他洗,有点不高兴了。我开着玩笑跟儿子说:“不是很冷嘛,妈妈确实没时间,如果冷死了儿子那就妈妈偿命!”“不洗!我不洗!天寒地冻的,我不洗。”儿子口气强硬。

想起以往儿子听见我关了油烟机就来到饭桌旁边等着吃饭,听见洗衣机停了怕叫他晾衣服就立刻关了电视做作业。我终于生气了,认真地对他说:“那么,妈妈洗运动鞋,天气就不冷了?就不是天寒地冻了?那是你的跑鞋,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做!你已经11周岁了,从今天开始你的鞋子都得自己洗,如果臭了脏了还不洗,我会扔掉的,赤脚是你自己的事情!现在你自己立刻去洗,并且不可以用热水!你爸爸一早就出去了,我也想利用假日写点文章。”说完,我就关上书房门,不理睬儿子。

见我真生气了,儿子只好自己动手洗运动鞋,卫生间传来哗哗的洗刷声。

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把孩子给惯坏了,将来他走向社会是不会有所作为的。我决定改变对他的教育。从此以后,我搞清洁时叫他帮忙擦窗拖地,做饭菜时叫他择菜掏米,工作忙时叫他去市场买点菜……做这一切,也没有影响他的学习,他只是少看一点漫画和电视,他知道劳动的辛苦,也就不敢随便弄脏地板了,也不敢嫌菜不好吃了……

学会体谅

还没从学校毕业,我便迫不及待地四处找工作。想到自己刚入社会,只想多一些工作经验,我就没过多地挑剔,在一家刚开张的鞋店里谋了份营业员的工作。

由于鞋店刚刚开张,事情很多,工作时间又长,才过了几天,我就感到身体有点吃不消了。每天入睡都要拖到深夜,第二天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精神。

一天下午,我在招呼一位客人时,忍不住打起了瞌睡,以至于她在问话时我都还没回过神来,只听见她有点儿不耐烦地吼了一句:“听到没,耳朵聋了呀!”气得我当时满脸通红,真想转身就走。 可转念一想,不管我是出于什么原因,在上班时打瞌睡本来就不对,如果换作是我的话,脾气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我停下脚步,向她轻声说了句“对不起”,见她态度软化不少,我又开始认真地为她介绍商品,到了临走时,她有点儿不好意思地对我说了声“谢谢”。

我想,如果人与人之间在发生矛盾时,能换个立场,多为对方考虑,多体谅对方的话,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和谐。

体谅他人,与人方便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我们常常会抱怨别人不关心自己,不体谅自己的难处。总是抱怨妈妈对自己太小气,使自己不能像别的同学那样潇洒走一回;总是抱怨老师太不近人情,一点也不理解自己的心思;总是抱怨同学不关心自己,在你失意的时候不能及时地送上他的关心。可是,你想过没有,别人同样也有他的苦衷,他的难处,你体谅过吗?

我们向妈妈伸手要钱时,我们应该想一想,妈妈也是不容易的,她要安排一家人的生活,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每一分钱都有它的用处,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妈妈也有她的难处;当老师的“苛刻”要求使我们不能接受时,我们应该想一想,老师也是不容易的,那么大的一个班,他要对每一个同学负责,严格一点也是为了我们好;当我们向同学求助遭到拒绝时,我们应该想一想,他未必是不想关心我,他那样做肯定也有他的苦衷,另外要想想自己的要求是不是真的合理。能时时这样反思,我们就会变得平和而宽容。

我们还可以再深入一层,即使是别人做错了,也要有一种宽以待人的胸怀,多体谅一下他的难处,想一想他良好的初衷,这样还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因为事情已经这样了,怨天尤人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伤害别人的感情。这一点,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霸主秦穆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秦晋崤之战中,西乞术、白乙丙等三员战将损兵折将,亡命归来,他没有责备他们,而是引咎自责,说:“寡人之过也……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也正是这三人在后来的秦晋交兵中大获全胜,为他报了一剑之仇。

体会别人的难处,事实上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生哲理。这一点,古人早就认识到了。中国最伟大的哲人孔子在弟子向他请教一个可以奉行一生的处世原则时,他提出了一个“恕”字,又解释说,“恕”的意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刘备在《诫子书》中谆谆教导刘禅:“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些都是最富有人生指导意义的经验之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奉行一生。

打车

在一个西班牙的小岛上,打车对于岛上的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有事情打车每每要等上个把小时,如果出行的话都要早早地等在路边,当然还要靠运气了。

一个出国留学的游子求学和工作就在这个小岛上,学业完成,即将归国,他和家人早早出来等候,当他拦下一辆开过的的士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人。车从身边开走了,但车并没有走远,一位老者在前面二米处下了车。

司机折了回来,把他们全家载上。当他上车的时候说了句:“我们真幸运,他居然就在我们前面一点下车了。”司机说道:“不是你们幸运,而是老者把车让给了你们。”听到这里他感到惊异,司机说:“那位老者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不过看你们很早就站在路边,一定是急着去机场,他说他的事情也不急,就在这等下一趟车,让我来送你们,我这才折回来的。”

他听后很感动,让司机折回来和老者打了声招呼表示自己的感谢。

 应用与创新

溺爱与体谅的性质是不同的

孩子是以父母为榜样成长起来的。所以,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以体谅的态度来对待孩子,那么孩子将会受到父母的感染,并模仿其行为。

只有充分感受到父母的体谅,孩子的体谅才会成长起来,否则,即使责怪孩子说“你能不能体谅一下爸爸妈妈”、“一点也不会关心别人”,那也是无济于事的。

在这里必须注意的是,以体谅的态度对待孩子,与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听任孩子的摆布、尽心尽意地为他服务,或者是想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这种培养方法叫做溺爱。被溺爱的孩子由于控制欲望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随着年龄的增长,想买的物品越来越昂贵,即使被父母拒绝,他也会因无法忍耐而纠缠不休,甚至有的大孩子会以暴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近年来,双职工家庭比以前多了起来,由于无法很好地照顾孩子,便有很多父母以无限度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作为补偿,给孩子买这个买那个。这种控制欲望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的孩子长大成人时,就该轮到父母想哭了。

满足孩子对物质、金钱的欲望,与对孩子灌注爱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试题详情

6、 价值

 思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

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要为社会创造价值

对于不懂其价值的人,宝贝也是废物

需要的东西才有价值

从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价值

将知识和信息转化为价值

美好的品德最有价值

真情是不能用价值来衡量的

价格昂贵的东西不一定有很高的价值

 名言   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一旦成为时髦,就必然贬值。---周国平

人生之价值,视其事业而不在年轻。---蔡元培

不要为成功而努力,要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爱因斯坦

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列夫·托尔斯泰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布鲁诺

自我感觉就是人的价值。---拉伯雷

人对价值的判断因他要求幸福的希望而来。---弗洛伊德

等我们到达终点时,再请你们评判我们的努力到底有多大价值。---罗曼·罗兰

一个人若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自身的价值感,或者塑造自己,那是十分惹人厌憎的。 ---尼采

一个有价值的人做他自己要做的事,不论社会是否付给他报酬。---梭罗

藏起来的金玉无异于埋在地下的瓦砾。---贺拉斯

一样东西的价值在于是否需要它。---德厄费

事物只有当人们认为它们有价值时,才有价值。---莫里克

东西分散就失去了价值,聚拢起来才能发挥作用。---奥维德

一件事的价值大小,应看它能带来多少幸福。---坎布里奇

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对于懂得价值的人才有意义。---普苏图斯

即便整块钻石都被污泥沾满,它那高贵的身价也丝毫不减。---鲁文·达里奥

衡量一个人是高贵还是低贱,要看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而不看他拥有多少财富。 ---比彻

 经典素材

知名企业的人才观 (人才的价值)

西方著名学者帕•米西认为: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根本上就是人才的竞争。

法国著名思想家圣西门曾提过一个发人深省的假设:假如法国突然损失了自己的50名优秀物理学家、50名优秀数学家、50名诗人、50名优秀作家、50名优秀军事学家和民用工程师……法国马上就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

1989年,荷兰的飞利浦公司为挖走美国硅谷一位研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专家,以200万美元的年薪延聘,美方并不为之所动。为了这名专家,飞利浦公司索性用3000万美元把这位专家所在的企业整个买下。

西方世界的管理巨人,英国最有效率的马克士•斯克塞零售公司创造人马克士说:“只要把人放在第一位就不会失败。”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前总经理,被松下幸之助誉为“世界最伟大的总裁”的斯隆说:“把我的资产拿走吧,但是要把我公司的人才留下,五年后我将使拿走的一切失而复得。”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总裁汉斯·卢瑙说:“人才是我们公司无与伦比的永不枯竭的宝贵财富。”

易拉罐成就百万富翁 (善于发现平常事物的价值)

沈阳有个以拾破烂为生的人,名叫王洪怀。有一天他忽发奇想: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将它熔化了,当金属材料卖,是否能多卖些钱?他于是把一个空罐剪碎,熔化成一块指甲大小的银灰色金属,然后花了600元在市有色金属研究所做了化验,人家告诉他,这是一种很贵重的铝镁合金。他算了一笔账:当时市场上的铝锭价格,每吨在1.4万元至1.8万元之间,每个空易拉罐重18.5克,5.4万个就是一吨。

卖材料比卖废罐要多赚六七倍钱。于是他决定回收易拉罐熔炼。为了吸引人们交售空罐,他把回收价从每个几分钱提到一角四分,又将回收价以及指定收购点印在卡片上,向所有收破烂的同行散发。

过了一周,王洪怀骑着自行车到指定地点一看,大吃一惊:很多货车在等待他,车上装的全是空易拉罐。这一天,他回收了13万多个,足足两吨半。王洪怀立即办了一个金属再生加工厂。就这样,他在一年内,用空易拉罐炼出了240多吨铝锭,3年赚了270万元,他也从一个“拾荒者”一跃成为百万富翁。

“活着,并且对别人有用” (生命的价值在于造福他人)

“活着,并且对别人有用。”这是张海迪做人的准则。

张海迪从5岁起就告别了美好的童年。自小患高位截瘫,以后又患癌症。她虽然没有念过小学,却通过顽强的自学,成为一名哲学硕士;她还自学了中医针灸术,自学了多种外语;尤其是在文学的田野里辛勤耕种,从《轮椅上的梦》到新近出版的《生命的追问》,她已出版了8本书。

她曾把5万元稿费捐献给鲁西南的尚楼村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残疾少年杨晓霞、杜秀秀等都得到过张海迪的资助。她还常到福利院看望老人。一位欲寻短见的残疾女工在绝望中,给张海迪打电话,海迪与她谈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海迪和有关部门联系,最终打消了这位女工寻死的念头。打这以后,海迪每月送100元钱给这位女工,还将自己的衣服送给她穿。

张海迪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体的残疾而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她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因为她知道,每一个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或者就要给别人给社会创造价值。

七个字的结论 (被忽视的价值)

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德林公司集中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研究这个对美国决策有重大意义的课题:“美国出兵朝鲜,中国的态度将会如何?”战争爆发前8天,德林公司拿出了研究成果,并打算把这一成果卖给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价格为500万美元,相当于一架最先进的战斗机的价钱。研究的主要结论只有7个字:“中国将出兵朝鲜”。研究成果还附有380页的资料,详尽地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充分论证了中国绝不会坐视朝鲜危机而不救,并断定一旦中国出兵,美国将会不光彩地被迫退出这场战争。

可惜这个研究报告被当时在很大程度上可左右对华政策的美国对外政策研究室的官员们视为无稽之谈,一笑置之。后来事件的发展果然如德林公司所料,美国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当时从朝鲜战场回国的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在回答记者问及对德林公司研究成果的看法时,不无感慨地说:“我们最大的失策是舍得几百亿美元和数十万美国军人的生命,却舍不得一架战斗机的价钱。”战后,德林公司的这项研究成果以28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在野党,以供其攻击执政党之用。

海森堡、巴斯德和拉瓦锡 (科学家的价值)

美国一位将军在他的《现在可以说了》一书中是这样评价著名的德国原子物理学家海森堡的:“得到海森堡这样的科学家,足以比得上德国10个师的军队。”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赫胥黎对他的发现的评价是:“足以抵偿德国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当时普鲁士向法国索取如此巨大的战争赔款,目的是打击法国的经济地位,使其一蹶不振。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法国一年内就付清了赔款,因为巴斯德的研究成果给法国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1794年5月2日,法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之一,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被送上断头台。后来,大数学家、力学家拉•格朗日感叹地说:“一瞬间,砍下了一颗100年也产生不了的科学头脑。”

希尔顿的生铁理论 (不要小看自己的价值)

希尔顿饭店的创始人唐纳德·希尔顿曾经说过:“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价值可达10.5元,如果制成工业用的磁针可值3000多元,如果制成手表发条则可值25万元。人们都应该对自己抱最大的希望,发现自己的最大值。”这就是希尔顿著名的“生铁理论”,也是希尔顿饭店成功的关键。

1907年,希尔顿一家因为生活窘迫开设了一家旅馆,家人十分辛劳。希尔顿说:“当时我真恨透办旅店这个行当,真希望那个破旅馆早点关门。”他当时并没有想到,以后他会在全世界拥有 200多家饭店,成为饭店大王。从10多岁开始工作算起,唐纳德•希尔顿差不多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在发展自己,塑造自己,在探索自己的成功之路。他的美梦曾一个接一个地破灭,但靠着执著、热忱的精神和把握机会的能力,他没有被打倒,他的美梦反而越来越真切,步履越来越坚定,发掘出自己独到的才智,最终创造了自己的王国,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管理经验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生干好一件事 (人生的价值)

法国马赛有一名叫多梅尔的警官,为了追捕一名奸杀女童埃梅的罪犯,查了十几米高的文件和档案,足迹踏遍四大洲,打了30多万次电话,跑了80多万公里。多年来,由于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追捕上,结果两任妻子都离他而去,他仍矢志不渝。经过52年漫长的追捕,终于将罪犯捉拿归案,当他用手铐铐住凶手时,已经是73岁高龄。他兴奋地说:“小埃梅可以瞑目了,我也可以退休了。”

有记者问他,这样做值吗?他回答说:“一个人一生只要干好一件事,这辈子就没有白过。”

一生干好一件事,这个标准似乎不高,但要真正干好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细想想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达尔文忙了一辈子,也就是发现了“人是猿变的”这个再普通不过的事实;麦哲伦终生的杰作,则无非是证实了“地球是圆的”---这个今天就是一个幼儿也知道的常识;曹雪芹劳累终生,一本书都没有写完;莱特兄弟为了让飞机能离开地面,一辈子忙得连太太都没工夫娶。他们幽默地说:我们没有时间既照顾飞机,又照顾妻子,只能干好一件事。

珍重荣誉但不沉醉 (荣誉的价值)

法拉第在电化学方面有杰出贡献,得到欧美各国赠给他的荣誉头衔达94个,各国政府还纷纷颁发奖金给他,真可谓“上马金,下马银”。然而法拉第却说:“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并且承认它很有价值,不过我从来不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他告诉朋友,在这94个荣誉头衔中,只有一个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他想得而果然得到的,其余全是别人赠送给他的。法拉第在76岁时逝世,死后留下遗嘱,他的墓前只许立一块最普通的墓碑。

废纸变吸水纸 (善于从错误中发现价值)

德国有一位造纸工人,在一次造纸中出现了问题:造出的纸不能书写,成了废纸,他因此而丢了工作。这位不甘心失败的工人一次又一次地对这些“问题纸”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终于找出了原因,是自己不慎弄错配方所致,但他却发现这种废纸的一个极为耀眼的亮点:吸水性能特强。此时,他的灵感受到触发,“超级吸水纸”的概念便在脑海里应运而生。他廉价收购了这批废纸,加工成小块后出售,竟然十分畅销,很快就掘出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子。后来,他申请了专利,独家生产吸水纸发了大财。

守卫土豆 (要善于推广有价值的东西)

马铃薯原产于美洲,它生长在地下的根块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产量也相当高,可以当粮食吃,也可以当蔬菜食用。法国农学家巴蒙蒂埃对这种植物作了认真的研究,认为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农作物。他通过刊物向人们介绍这种作物的好处和种植方法。但是由于习惯和传统的偏见,人们都不愿意种这种从未种过的作物。农民说,这是一种魔鬼的苹果;医生说,这种东西吃了后会有损身体健康;土壤学家则说,种了这种奇怪的植物,土壤的肥力会枯竭。他奔走,他呼吁,但是马铃薯在法国依然得不到推广。

后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请国王派一队卫兵帮助他守卫自己的马铃薯园地,不许人们摘取它的一枝一叶。这引起了农民们的好奇,他们白天都来偷偷观看巴蒙蒂埃怎样耕种,怎样除草,怎样施肥。到了晚上,卫兵下岗休息时,则三五成群地前来偷偷地挖,偷偷地栽种到自己的田里。农民们对偷来的马铃薯的神秘态度又感染了其他人。就这样有的讨,有的偷,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年工夫,这种大众作物就传遍了整个法国,成为法国农民最欢迎的农作物之一。

华盛顿错砍樱桃树 (诚实的价值)

在1760年,北美洲是英国的殖民地。有一个七岁的孩子,长大想当一名军人,打算自己做一把木枪。他拿着一把锋利的斧子,在庄园里转来转去。忽然,他发现有棵小树,不高不矮,树干正好做一把木枪。于是,他就砍倒了小树,削去枝蔓,准备明天接着做。

傍晚,他听见爸爸在院子里发脾气:“是谁把我最心爱的这棵樱桃树给砍啦?”他从楼上看见爸爸周围有许多人,他们都说不知道是谁干的。原来,这棵樱桃树是他出生的时候,爸爸为作纪念特意为他栽的,还告诉过他。他只顾做木枪,却把这事给忘了。他跑过去,垂下头,轻声说:“爸爸,是我砍的!”爸爸弯下身来,一把抱住他说:“你承认了错误,爸爸原谅你。承认错误是英勇行为,我很高兴,因为你的诚实比一千棵樱桃树更有价值。” 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华盛顿,后来成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

不锈钢的发明 (废物也有价值)

英国机械专家布利阿里是位和武器打交道的人,他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琢磨枪支的性能和构造,但他的最大的成就之一不是发明了什么武器,而是发明了与武器毫不相干的不锈钢餐具。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热衷于“殖民”扩张,但英军发现他们的枪支使用时间一长,射程和命中率就大大降低。布利阿里的任务就是改进枪支构造,设法解决枪支的性能问题。布利阿里很快发现造成枪支性能问题的原因是枪膛的用材硬度不够,如果能找到相当硬度的材料,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他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合金钢,进行耐磨和耐热的试验。由于品种繁多,试验时间被拖得很长,试验场地上很快被各种合金钢堆满了。

布利阿里在清理场地时,发现一块锃光发亮的钢材,他分析了这块钢材,发现它并不适合用在枪支上,但就在抛弃的时候,他突然觉得这么漂亮的材料没有派上用场太可惜了。他看到了试验场里暗淡无光的餐具,他想,“如果把这些材料用来做餐具,不是十分漂亮吗?”因为这个念头,布利阿里成为了一位不锈钢餐具推销商。数年后,不锈钢餐具开始进入家庭。当布利阿里获得极大收益的时候,不锈钢材料的发明者、德国人毛拉不禁感叹:“我把它扔到了垃圾堆,怎么没有想到它可以做成餐具呢?”

   意林故事

永远不会丧失价值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而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你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识别真正的价值

有一个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奏,由于他的小提琴价值5000元,人们慕名蜂拥而来。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了美妙的乐音,听众如痴如醉。一曲临终,正当不少人惊叹这把小提琴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把小提琴在椅背上摔得粉碎。音乐会主持人跑出来解释说:“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打碎的并不是5000元的小提琴,而是16.5元的。音乐家之所以要这样做,是要使大家知道音乐之妙,不尽在于乐器的好坏,而在于使用乐器的人。现在,要以真正价值5000元的小提琴来演奏了。”

存在的价值

有人划着了一根火柴,用它去点燃蛋糕上的蜡烛。

火柴燃烧着,对蜡烛抱怨道:“知道吗?我就是为了你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可是,我又能得到什么回报呢?”

蜡烛听了火柴的话,满腹委屈地回答:“你把我点燃,让我奉献出光亮,你为我牺牲,可我又是为谁从这个世界消失的呢?”

蛋糕望着那即将被扔掉的火柴棍儿和闪着烛光的蜡烛说:“知道吗?就连我也要被人们一口一口地吃掉。咱们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人们服务,否则咱们都不会存在哦!”

不同的人,不同的价值标准

一个人在他的地里掘出了一个绝代佳人的大理石雕像,于是他就拿着它到一位喜欢各种艺术珍品的收藏家那里出售。收藏家用高价买下了这尊雕像,然后他们就分手了。

在回家的路上,他拿着钱边走边思量,自言自语地说道:“这笔钱能使人生活得多么美好!石雕是死的,埋藏在地下谁也想不到已有千年,怎么会有人出这么多钱买它呢?”

而收藏家却在欣赏他的雕像。他思索着,也自言自语地说:“多么美丽!多么栩栩如生!多么伟大的杰作……而它刚从千年酣睡中苏醒!为何竟有人宁愿不要这一切,而要既无生命,又无诗意的钱呢?”

真情无价

有一年,一位曾在哈佛大学任教的医生到台湾南部一个极偏远的小城去行医,他治好了一个穷苦的山地人的病,没有向他收一分钱。那山地人回到家,砍了一捆柴,步行了整整三天,来到城里,把柴放在医生脚下。山地人生活的地方极其偏僻,他不知道,在现代生活里,几乎已经没了烧柴的项目,他的礼物和他的辛苦成了白费。

事实却不是这样,那位医生后来在向别人复述他的故事时总是动情地说:“在我的行医生涯中,从来没有收过这么贵重的礼物。”一捆柴,只是一些荒山中枯树的老枝,由于感谢的至诚,却使它成为那位医生永不磨灭的记忆。

无知的人不懂得价值

随着年龄增大,猴小姐视力逐渐衰退了。它的人类朋友告诉它:“这个困难很好解决,只要配一副眼镜就成了。”于是,它就到城里去买了好几副眼镜。

有了眼镜,猴小姐却不知道怎么戴。它把眼镜这样那样地摆弄着:一会儿顶在头上,一会儿套在尾巴上,一会儿放在嘴边舔舔,一会儿又放在鼻子下面闻闻,可是无论怎样摆弄,眼镜总是不管用。“该死!”它嚷道,“我可上当了!下一回看人们还有什么可胡扯的!关于眼镜的种种说法,完全是撒谎!我觉得眼镜根本没有用处。”猴小姐又急又气,抓起眼镜向墙上摔去,“乒”,碎玻璃片儿四处飞溅。

拥有宝贝的人如果不知道它的价值,就会把宝贝当废物扔掉。 (《克雷洛夫寓言》 )

 应用与创新

买椟还珠何过之有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有一次他到郑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一种叫做“木兰”的名贵木料,请了一位木匠高手,做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又用桂和椒两种高级香料认真熏好,再精巧地装饰上珠子和玉石,又缀上翡翠,然后把明珠装到匣子里拿到集市上去卖。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只把盒子拿走了。这就是著名的买椟还珠的故事,但是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千百年来,故事中的郑国人都是被嘲笑的对象呢?买椟还珠有错吗?我想,我有必要为这个可怜的郑国人辩护,为他平反。

大家都知道,每个人的价值标准是不一样的,你喜欢的不一定我喜欢,我喜欢的也不一定你喜欢。所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谁也不应该指责谁、限制谁。什么是宝贝?什么是珍贵?只有自己需要的东西才是真正珍贵的。

郑国人喜欢盒子而不喜欢珠宝,就是他的个人喜好,别人不应该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衡量他,耻笑他。况且,这个盒子本身制作得十分精美,所以盒子本身也是有价值的,郑国人买盒子也是理所当然的。郑国人最后把珠宝还给了商人,说明他不爱珠宝。既然他不喜欢,就应该把珠宝留给喜欢的人,留给懂得欣赏的人,这才不会让明珠暗投。从这点来讲,郑国人是高尚的,大度的。如果说这个故事里有人错了,那应该是商人的错,他不应该把盒子制作得比珠宝还精美,让外表盖过了实质。

我为普希金不值

俄国大诗人普希金为妻子决斗而死的故事大家都熟悉,每个人听到这件事的时候都很难过。很多人认为他是为名誉而战,觉得他很英勇。但是我觉得很不值得,如果我当时在场,我会狠狠地批评他,他太不懂得自己的价值,太不珍惜自己的价值了。

普希金结婚的时候三十二岁。他的妻子娜塔丽亚很漂亮,他每写好一首诗,就兴致勃勃地跑到她面前朗诵,征求她的意见。可是娜塔丽亚没有诗歌修养,又不理解丈夫的事业,她压根儿就不懂这些东西。她的兴趣只在舞会上,她一门心思都在研究怎样用最入时的服装打扮自己,怎样参与上流社会的交际。普希金为了她债台高筑,特别是,耗费许多宝贵时间陪她跳舞、赴宴、出入上流社会。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竟因妻子几乎停止了一切创作。这是多么的可悲啊,尽管爱情很美,但也不能因为爱情而放弃事业和理想啊!况且这个爱情根本就不纯,他的妻子也不是一个值得他付出那么多的女人。后来她和一个军官有染,也许这是沙皇政府的谣言,也许真的是事实,但是普希金竟然被激怒而去和那个军官决斗,结果被枪杀,这是多么糊涂的行为啊!名誉是什么?爱情是什么?难道这些都比生命、比对社会的贡献更重要吗?好钢用在刀刃上,普希金却把这块好钢用在了无意义的牺牲上。这位年轻的诗人,曾以他的勇敢和智慧使敌人发抖,但在爱情面前却失去理智,不幸早逝,不亦悲乎?

试题详情

5、 信念

 思路   信念能使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

坚定的信念能帮助人走向成功

信念能使人战胜困难与挫折

要坚持信念不动摇

信念使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

有美好的信念,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给人以信念是最好的帮助

共同的信念能使人们齐心协力,创造奇迹

 名言   信念对支撑一个人是至关重要的,即便是寿命的长短也往往取决于信念。---赵鑫珊

信念不是到处去寻找顾客的推销员,它永远也不会主动地去敲你的大门。---赵鑫珊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信念,这强烈的精神搜索之光,照亮了道路,虽然凶险的环境在阴影中潜行,我却毫不畏惧地走向“魔林”。---海伦·凯勒

信念最好能由经验和明晰的思想来支持。---爱因斯坦

最坚强的意志产生于最坚强的信念和对新的向往。---柯蓝

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林肯

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蒙田

信仰是人们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幸福。---雨果

信仰是去相信我们所从未看见的,而这种信仰的回报,是看见我们相信的。 --圣·奥古斯丁

有必胜信念的人才能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希金森

信仰的价值恐怕胜于真理的价值吧!真理不讲情,但信仰却具有慈母之心,科学对于我们的渴望是冷淡的,而信仰却安慰我们。---阿密埃尔

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佚名

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佚名

信念是有益的,但它不具有真理性。---佚名

 经典素材

梦想皆有神助 (信念助人度过苦难)

他是一个匈牙利木材商的儿子,由于从小生得呆笨,人们都喊他“木头”。九岁之前,除了因遵守秩序在学校里获得过一枚玩具螺丝钉外,再没有获得过什么奖励。

十二岁时,他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位国王给他颁奖,因为他的作品被诺贝尔看上了。当时他很想把这个梦告诉别人,但又怕被人嘲笑,最后只好告诉了妈妈。

妈妈说,假如这真是你的梦,你就有出息了!我曾听说,当上帝把一个不可能的梦,放在他的心中时,就是真心想帮助他完成的。

他信以为真了,他想,他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世界那么大,上帝却一下子就能选中他。为了不辜负上帝的期望,从此他真的喜欢上了写作。

“倘若我经得起考验,上帝会来帮助我的!”他怀着这样的信念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三年过去了,上帝没有来;又三年过去了,上帝还是没有来。就在他盼望上帝前来帮助他的时候,希特勒的部队却先来了。他作为犹太人,被送进了集中营。在那里,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而他却靠着“生存就是顺从”的信念活了下来。

“我又可以从事我梦想的职业了!”他怀着这种心情走出奥斯维辛集中营。1965年,他终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无法选择的命运》。接着,他又写出了一系列作品。

就在他不再关心上帝是否会帮助他的时候,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把200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他听到后,大吃一惊,因为这正是他的名字。当人们让这位名不经传的作家谈一谈他获奖的感受时,他说:“没有什么感受!我只知道,当你说我就喜欢做这件事、多困难我都不在乎时,上帝就会抽出身来帮助你。”

丘吉尔的成功秘诀 (决不放弃就是信念)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讲座,邀请到了当时声誉高涨的丘吉尔来演讲。三个月前这个讲座的门票就已售罄,各界人士翘首以待。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会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人们准备聆听这位大政治家、外交家的成功秘诀。丘吉尔用手势止住人们雷动的掌声后,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个是,决不放弃;第二个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个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说完就走下了讲台。

会场上沉寂了一分钟后,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无数的成功人士验证了:人生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放弃。不放弃就不会失败。只要有坚持,失败就不是定局。

难忘的一球 (牺牲自己留给别人信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纳粹集中营,德国士兵经常要求英国战俘跟他们踢球。贝鲁姆被俘前是优秀的狙击手,也是技术精湛的足球前锋。比赛在监狱的满是沙砾的场地上进行。与其说是比赛,还不如说是德国纳粹折磨战俘的一种方法。

纳粹不给战俘队员足够的食物,让他们饿得眼冒金星去参加比赛。德国人借此大比分获胜,然后奚落英国人为猪。

但是,圣诞节前的一场比赛发生了意外,而观看那场比赛的人中有德国纳粹的高级官员。贝鲁姆在比赛前吃了狱友积攒下来的黑面包,有了足够的体力去比赛。比赛只进行了三分钟,贝鲁姆就像野马一样打乱德国人的防守,冲入禁区,一脚抽射,首破德国人的大门。最后,德国队仍是大比分获胜了,但是他们“战无不胜”的神话已被一个缺少食物的战俘打破。不久,贝鲁姆被秘密处死。事先,他已经知道会如此。一位英国作家曾经多次提到过这个叫贝鲁姆的人,他说,那场圣诞球赛后,贝鲁姆成为了集中营中希望和信念的支柱。

50多年后,英国的一家体育电台播出了这个故事,结果接到了上千个电话,其中有一位老人是贝鲁姆的战友,他说,自从贝鲁姆进了一球后,他就坚信英国必胜。

还有一个苹果 (信念就是生命)

斯坦利·库尼茨是一个对沙漠探险情有独钟的瑞典医生。年轻的时候,他曾试图穿越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进入沙漠腹地的当天晚上,一场铺天盖地的风暴使他变得一无所有,向导不见了,满载着水和食物的驼群消失了,连那瓶已经开启的准备为自己庆祝36岁生日的香槟也洒得一干二净,死亡的恐惧从四面八方涌向他。

在绝望的瞬间,斯坦利把手伸向自己的口袋,意外地摸到了一只苹果,这只苹果使斯坦利从绝望中清醒,他庆幸自己竟然还有一只苹果。

几天后,奄奄一息的斯坦利被当地的土著人救起,令人迷惑不解的是,昏迷不醒的斯坦利紧紧地攥着一只完整却干瘪的苹果,而且攥得非常紧,以至于谁也无法从他手中将苹果拿走。20世纪初,这位一生都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斯坦利去世了,弥留之际,他为自己写了这样一句墓志铭:我还有一个苹果。

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 (真理就是信念)

尼古拉•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他由于害怕宣传“地球中心说”的教会的迫害,直到临死之前,才把《天体运行》一书公布于世。后来,乔布丹•布鲁诺则无畏地公开宣传太阳中心说,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了他的教籍,迫使他长期流浪异国,并千方百计地诱捕他。但是这一切,都未能使布鲁诺退缩。

反动教会恨透了布鲁诺,采取种种卑鄙伎俩,终于把布鲁诺诱骗回国,在宗教裁判所里关了八年多的时间。布鲁诺受尽了严刑拷打和非人的折磨,但始终不肯放弃真理,向反动教会屈服。 1600年2月17日,教会判处了布鲁诺死刑,决定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把他活活烧死。布鲁诺听到他被判死刑后,心里平静如常,他告诉刽子手们说:“你们对我宣读判词,比我听到判词还要感到恐惧。”临刑前,他无畏地高喊:“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

   意林故事

顽强生存的保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这本书通过对保尔•柯察金成长历程的描述,从中折射出特定时代的战斗烽火、建设场景和社会生活风貌,小说也塑造了一个凭着坚定信念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形象。保尔出生于一个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在地下党员的帮助下,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上前线后浴血奋战、奋勇杀敌,多次受了重伤,都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死亡,最后他不得不因右眼失明离开前线。在地方上,保尔继续奋战在建设第一线,不顾伤病,在天寒地冻的筑路工地上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即使双脚冻坏、发高烧仍然不下火线,直到昏倒在工地上。他患了伤寒,差点不治身亡。但是他还是挺过来了,在遭受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沉重打击之后,保尔考虑的不是自己生命的长短,而是如何尽快重返战斗岗位。他终于找到了以笔代刀的战斗途径,实现了日思夜盼的重新归队的理想。

保尔对理想的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钢铁般的革命意志,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奥斯特洛夫斯基其实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造了保尔这一形象的,他曾经多次谈到,是为社会主义奋斗,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坚定信念,使他的生活永远有意义。

信念让不可思议成为现实

美国某小镇,有一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这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老人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还有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对8个儿女讲了,遭到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的人,怎么可能呢?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在中间挑选了一朵颜色稍淡的花,任其自然枯 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第二年把它们栽种下去。然后,再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淡的种子栽种……儿女远走了,丈夫去世了,生活中发生了很多的事,老奶奶处理完这些事之后,依然满怀信心地栽种金盏花……

20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奇特灿烂,是如银如雪的纯白。100粒种子寄给了那家20年前悬赏的机构。她甚至不知道这则启事还是否有效。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人们要用那些种子验证。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给老奶奶说,我们看到了你的花,它是雪白的。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再兑现,您还有什么要求吗?

老奶奶对着听筒小声说,只想问一问,你们可还要黑色的金盏花?我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世人再没有了这种笨笨的坚持。

信念是最坚韧的一粒种子

有一个女孩,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找工作多次都不顺利。然而每次女儿失败回来的时候,母亲总是安慰她,鼓励她。

起初,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结果,上课还不到一周,被学生轰下台,灰头土脸地回了家。母亲为她擦眼泪,安慰她说:“满肚子的东西,有的人倒得出来,有的人倒不出来,也许有更合适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后来,她出外打工又被老板轰了回来:原因是手脚太慢。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的,别人已经干了好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书,怎么快得了。” 女儿先后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都半途而止了。

然而每次女儿失败回来的时候,母亲总是安慰她,鼓励她,从来没有说过灰心和抱怨的话。30多岁的时候,女儿凭着一点语言的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一 位辅导员。后来,她开办了一家自己的残障学校。她又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向已经年迈的母亲问道:“妈,那些年我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非常渺茫,可你为何对我那么有信心呢?”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种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种不好的话,撒上些荞麦种子也许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会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总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听完母亲的话之后,女儿落了泪。她明白了,实际上,母亲恒久不绝的信念和爱,就是最坚韧的一粒种子。

相信自己的意志才是最好的信念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擂响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的。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落马而毙。

果然,佩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一下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穿过蒙蒙的硝烟,父亲捡起那支断箭,沉重地叹一口气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信念需要再坚持一下

两人结伴横过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个中暑生病,不能行动。剩下这个健康而又饥饿的人对同伴说:“好吧,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寻找水源。”他把手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枪里有五颗子弹,记住,三个小时后,每小时对空鸣枪一声,枪声指引我,我会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与你会合。”

两人分手,一个充满信心地去找水源,一个满腹狐疑地卧在沙漠里等待。他看表,按时鸣枪。除了自己以外,他很难相信还会有人听见枪声。他的恐惧加深,认为那同伴找水失败,中途渴死。不久,又相信同伴找到水,弃他而去,不再回来。

到应该击发第五枪的时候,这人悲愤地思量:“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伙伴早已听不见我的枪声,等到这颗子弹用过之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我只有等死而已。而且,在一息尚存之际,兀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是多么痛苦,还不如……”他用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再扣扳机。 可是不久,那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声而来,他所看到的是一具尸体。

爱让信念坚强

一对恋人特别相爱,再过一个月就要结婚了。男孩给女孩买了一个呼机,只为每天给她呼上无数次“我爱你”。有一天,女孩出差时,在睡梦中觉得地动山摇,她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把床头的呼机拿到手里。接下去屋子倒塌了,她被压在了底下,腿被砸折,她的呼机却和往常一样地响了。当“我爱你”这几个字出现的时候,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接下来的传呼内容就越来越不一样,男孩知道她出差的那个城市遭遇了大地震,他不停地呼她:“我知道你还活着,坚持,再坚持,我们会找到你。”一天过去了,他没找到女孩,然而还是不停地呼她:“你还记得你说过的话吗?你说我们要活到100岁。即使你变得又老又丑,我会永远爱你。”女孩流了很多血,但每次都是那熟悉的呼机声把她从半昏迷中叫醒,她咬着牙说要坚持。2天、3天、5天过去了……男孩始终没有找到女孩,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而是坚定地呼她。也许这是她坚持下去的惟一的动力。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第六天的时候,女孩几乎坚持不下去了,但男孩给她的传呼是:“你还记得你订的婚纱吗?我已经取回来了,下个月我们就要结婚了,你一定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新娘。”女孩的心一下子被击中了,有种柔软的疼。是的,她最好的一段人生还没有开始,她还要和相爱的人结婚生子,她还要让父母安享晚年,她还要和自己的爱人一起慢慢变老……她坚持着,仿佛忘了疼痛,她相信男孩最终会找到她。终于有一天,当男孩仍然在不停地打传呼时,他听到了女孩的呼声。

后来,他们一直留着那只呼机,上面居然有好几百条信息,那些信息一条也没有删去。女孩说,是那上面那些爱的呼唤,才使她有机会和自己的爱人一起慢慢变老。

 应用与创新

从愚公移山说起

愚公移山的故事人人皆知,世人常常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孩子,要坚持,要执著,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并不赞赏愚公的信念,而且也并不欣赏这个人。他脑筋呆板,不知变通。聪明人所应具备的一项最基本素质就是知道寻找最简单易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比如说这个愚公,他嫌王屋、太行二山给自己带来不便,但他为何就不想想,是绕道而行的困难大些还是移山的困难大些?当然,最聪明的方法还是搬家。只认准一条道,也不考虑其是否可行,就硬着头皮顽固地走下去,绝不是现代人应提倡的,现代社会要求人们要具有灵活的头脑,只有时时刻刻掌握最佳方案的人,才能走在时代前列,不被时代淘汰。如果每个中国人都不知搬家,而只会和愚公一样去移山,不知用缝纫机而只会像老太婆一样去磨杵,那么我们即使不被骂做“东亚病夫”,也会被骂做“东亚愚夫”。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