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5874  425882  425888  425892  425898  425900  425904  425910  425912  425918  425924  425928  425930  425934  425940  425942  425948  425952  425954  425958  425960  425964  425966  425968  425969  425970  425972  425973  425974  425976  425978  425982  425984  425988  425990  425994  426000  426002  426008  426012  426014  426018  426024  426030  426032  426038  426042  426044  426050  426054  426060  426068  447090 

26.2005年来自世界115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以及15个观察员国、31个特约国和23个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第14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   )

A.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日益扩大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

D.发展中国家放弃了彼此间的合作

试题详情

25.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出现的原因是(   )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C.世界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

试题详情

24.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试题详情

23.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

A.改变了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试题详情

22.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选民大会上上演说到:“由于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第一次危机,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的演说引起西方世界的强烈反响,这种反响的后果是(   )

A.推进了联合国的建立    B.推动两德和解,遏止苏联扩张

C.遏制苏联,形成“冷战”  D.推动欧洲开始走向联合

试题详情

21.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试题详情

20.据统计,苏联农民加快宰杀自己喂养的牲畜,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20%,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强行实施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迅速开展

试题详情

19.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量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象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试题详情

18.在很大程度上,妥协就是和谐,是妥协促进了社会发展和世界的安宁。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个结论的是(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③《凡尔赛和》对德国的处理 ④慕尼黑协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试题详情

17.“新经济政策一执生,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

A.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