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6596  426604  426610  426614  426620  426622  426626  426632  426634  426640  426646  426650  426652  426656  426662  426664  426670  426674  426676  426680  426682  426686  426688  426690  426691  426692  426694  426695  426696  426698  426700  426704  426706  426710  426712  426716  426722  426724  426730  426734  426736  426740  426746  426752  426754  426760  426764  426766  426772  426776  426782  426790  447090 

(九)迎着金融风暴挑战,2009年3月浙江海宁某村农民在村干部带领下,共同集资参股

   购买某国土地种植大豆。村干部介绍说:“该国一半国土位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农业

   生产条件优越,可耕地开垦面积不到50%,该国政府鼓励外资从事土地开发……’

19.浙江海宁农民海外创业所去的国家是

  A. 智利   B. 巴西   C. 阿根廷   D. 秘鲁

20与该国相比,浙江农业区位条件不利的是

 A.耕地资源不足   B. 市场需求量不大  C. 水热资源贫乏   D. 农业劳力短缺

[解析思路]:该题考查考生运用材料进行区域定位、判读的能力,描述分析区域地理事物特征、对比思考的能力。“世界最大的高原”、“鼓励外资进入开发”等都是解决区域定位的关键。

[区分度]:低

试题详情

(八)右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17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8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

  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迁移转化能力、对抽象原理的解读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提取信息:距市中心不同的各地段低价均有上涨,距离近增幅大,距离远增幅小;远郊地区范围扩大了;影响地价的关键在于:距离远近、交通通达性、环境质量,在交通条件优劣的影响下,不同地区,出现了几个峰值区域,近郊峰值区可布局的事物:种植业需处远郊,用地开阔、规整;美术馆布局需近人口稠密区。

[区分度]:低

试题详情

(六)大气圈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大气分层中,演绎着各种自然现象。

12.在下列各组大气垂直分层中,总体而言,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的一组是

  A. 对流层、电离层    B. 平流层、电离层

  C.. 平流层、中问层   D. 对流层、中间层

13.下面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A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气旋反气旋系统的判读。(12)各层间温度变化各异,注意分析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成正相关或负相关。(13)明确:热带气旋的气流、气压状况,风向判断抓住一条辅助线---水平气压梯度力线。

[区分度]:低

(七)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盆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14.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很多   B. 高出稍许   C.高度相同   D. 高度较低

15. 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A. 黄土塬   B. 沙滩地   C. 沼泽地   D. 自流盆地

16.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 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 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 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解析思路]:实验类命题,注重对抽象原理的验证、感知。该题考查考生对下垫面性质、地表状况,与地表径流的关系。(14)海绵起到拦蓄地表径流的作用,相同降水量的情况下,会使注入盒中水量减少。(15)四个选项中,能具有“涵养水源”、“截蓄径流”、“增加下渗”等功能的地理事物只有湿地。(16)略

[区分度]:低

试题详情

(四)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右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7.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 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 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8.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 东非大裂谷   B. 日本列岛   C. 阿尔卑斯山脉  D. 落基山脉

9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③

[解析思路]:本题着重考查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及其对地形地貌的影响。(7)如图所示:两板块相向运动、相互挤压、褶皱隆起,其边界不会再明显展宽,故为消亡边界;图示内容,要判断出两板块属于洋块或陆块,条件缺失,从两板块的剖面特点、碰撞效果来看,应为同一性质的板块,即:皆为大洋板块或皆为大陆板块。(8)由上述判断分析,A、B、D地貌单元皆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或远离或碰撞的结果。故选:C 。(9)板块学说的应用,有助于解决和解释相关地表形态、地貌的形成;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地热等资源的分布等问题。

[区分度]:中

(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

   形的信息。右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0.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一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一东南向  D.南北向

11.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B. 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 上、下部均平缓   D. 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考生读图、析图、作图能力,具体而言即考查考生对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能力。(10)明确: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如下图所示:

 

       山脊走向:东北-----西南

(11)等高线地形图中,判读地形特点,依据等高线的分布、疏密程度。

[区分度]:低

试题详情

(三)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地质、地貌现象激发了多少探索者为之不懈努力。

5.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

  A. 侵人岩   B. 喷出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6.下列地貌形态中,经过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A. 石林   B. 沙丘   C. 海蚀柱   D. V型谷

[解析思路]:该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的分类与判断;地表形态的塑造。(5)三大类岩石中,具有明显层理结构的是:层层堆积、固结成岩后的沉积岩。(6)四类地貌所对应的营造力分别是:石林----水蚀、沙丘----风积、海蚀柱---水蚀、V型谷----冰川侵蚀。故答案为:5. D  6. B

[区分度]:低

试题详情

(二)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

3.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A. 日月升落   B. 极昼极夜  C. 月相变化  D. 四季转换

4.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A.23小时56分  B . 24小时零4分  C.  24小时56分   D . 24小时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地球运动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运用原理解释现象的能力。涉及地球自转的意义、周期等考点。(3)地球自转可以产生的地理意义包括:地转偏向力、昼夜交替、时间产生等这些都可作为证明地球自转的论据;(4)由题意分析,该题所指时间为“太阳日”,其长度为24小时。

[区分度]:低

试题详情

(一)经过建国以来60年的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正崛起于世界东方。

1.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我国近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

   ①石油出口量不断增加    ②铁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

   ③农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   ④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思路]:建国60年,经济发展与变化;旨在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解读社会现象的能力。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经由石油净输出国变为净进口国,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交通运输得到幅度提高、发展,尤其西部省份,通车里程逐年增加;工业化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比重日益增大;科技、良种等农业要素的不断革新与加大投入,使粮食单产量渐增。故选:D

[区分度]:低

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上海60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

   ①港区布局由沿江向沿海发展   ②钢铁工业由分散到集中

   ③郊区农业用地面积由小到大   ④第三产业比重由低到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本区域地理地理事物的发展及变化特点的了解、掌握、归纳能力。60年间的工业、城市发展,上海港的不断壮大,受水源、用地等的制约,港区布局由沿河(黄浦江)向沿江滨海(长江)发展,宝钢布局日趋集中(宝山区);城市化、工商业的不断发展、郊区城市化的推进、卫星城的崛起等使得周边郊区农业用地日益减少。该时期上海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变化为:农业比重下降;工商业比重上升。故选:B

[区分度]:低

试题详情

19. (12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氯化镁样品(仅含氯化钠杂质)进行如下检测:各取5.0 g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25. Og溶液,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沉淀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 (g)
35.0
40.0
45.0
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 (g)
2.5
2.9
2.9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__________同学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一定过量。

(2)求样品中氯化镁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计算乙同学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亲爱的同学:题答好了吗?请别忘了再检查一遍!祝你成功!
 
茂名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试题详情

18.(9分)小青探究铜与稀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加热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开始变色,同时产生较多的气泡。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是H2 ;②可能是O2 ;③可能是SO2

   任何的猜想都要有依据,则小青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____    

[查阅资料]①铜与热的浓硫酸反应产生SO2;②SO2与Ca(OH)2反应生成难溶的CaSO3

[实验验证]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条件,设计实验验证小青的猜想,并将相关内容填在下表。

   仅限选择的用品和试剂:试管;带火星的木条、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第一步
 
 
第二步
 
 

[交流与讨论]经验证,猜想③正确,为此,小青作了如下解释:加热使溶液中的水不断蒸发,硫酸浓度逐渐增大,当达到一定浓度时,硫酸跟铜反应产生SO2气体。你觉得小青的解释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试题详情

17. (12分)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A装置中a、b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  __    

(2)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装应选________(填编号);用双氧水制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B作制气装置,与A相比,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_     。(写一点)

(4)用KClO3和MnO2制O2 ,若选用A作发生装置,则还要增加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并把A作如下改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