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6598  426606  426612  426616  426622  426624  426628  426634  426636  426642  426648  426652  426654  426658  426664  426666  426672  426676  426678  426682  426684  426688  426690  426692  426693  426694  426696  426697  426698  426700  426702  426706  426708  426712  426714  426718  426724  426726  426732  426736  426738  426742  426748  426754  426756  426762  426766  426768  426774  426778  426784  426792  447090 

(三)可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

例如,在学习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时,可结合一些实例----沙里淘金、如何洗涤衣物上的油污等;在学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时,可介绍生活中有特殊用途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像保鲜剂等。

试题详情

(二)利用大量的图片信息和视频材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有关化学实验安全的教学中,可展示各种化学危险品的标志,播放相关录像。对于“物质的量的”教学较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课件演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概念。

试题详情

(一)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

建议学校尽量将实验设计为边讲边实验,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使学生获得成功感。

如:粗盐提纯、蒸馏水制取、离子检验、萃取和分液实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均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为边讲边实验。

试题详情

(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实验中的安全问题、所学分离提纯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度不大,教学中应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利用媒体资源,播放相关录像,以达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对于“物质的量的”教学较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课件演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概念。

试题详情

(四)采用对比、联系、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正确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通过比较和归纳使学生学会选择物质检验、分离的方法;第二节涉及多个化学概念,在完成本节教学后,应引导学生建立改建的相互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试题详情

(三)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

本章内容多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密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产、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逐步树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分离提纯、物质的量等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和解释,如,沙里淘金、如何洗涤衣物上的油污,配制生活中有特殊用途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像保鲜剂等。

试题详情

(二)挖掘实验的教育功能,使学生体验化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例如,可通过实验室制备蒸馏水和粗盐提纯的实验,强调实验的规范,提高学生综合实验的能力上,让学生掌握实验程序: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药品与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实验顺利进行和实验取得成功的保证。

尽量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观察、思维、独立操作等能力,容易获得成功感。

试题详情

(一)充分利用教材的栏目,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在进行化学实验安全教学时,可利用教科书中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或了解的情况进行讨论,加深对实验安全的认识。

又如,在进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教学时,可利用“学与问”,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实验操作的目的和原理。

试题详情

4.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简单计算。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