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7269  427277  427283  427287  427293  427295  427299  427305  427307  427313  427319  427323  427325  427329  427335  427337  427343  427347  427349  427353  427355  427359  427361  427363  427364  427365  427367  427368  427369  427371  427373  427377  427379  427383  427385  427389  427395  427397  427403  427407  427409  427413  427419  427425  427427  427433  427437  427439  427445  427449  427455  427463  447090 

3.生命的物质基础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在自然界中找不到的(这说明生物与非生物具有统一性的一面),但是各种化学元素的质量分数与自然界不同,由这些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水、无机盐等)本身不具有生命现象,但是当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序地组合在一起(构成生物体)时,就有可能表现出生命现象。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试题详情

2.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整个自然界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体特有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可以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反复循环运动,这些都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生物和非生物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质量分数,两者相差很大。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元素是氧、硅、铝、铁4种,而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却是碳、氢、氧、氮。无机自然界中的各种化学元素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但在生物有机体内,元素组成化合物,化合物有序地结合在一起,就能表现出生命现象,因此,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又存在着差异性的一面。

试题详情

专题一 生命的物质基础

考情动态分析

 理科综合命题由原来的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问题立意。从近几年来的高考题看,试题主要体现了对各种能力的考查,不强调覆盖全部章节,但能覆盖重点章节(主干知识)内容,相信以后的高考题仍坚持这一命题思想。由于高考命题“既遵循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因此,本部分命题多为选择题,常与细胞的结构、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来考查,也可以与矿质元素、物质循环等内容联系起来。

本专题考查的知识在“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中主要有:涉及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有关元素的一组概念(必需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矿质元素、基本化学元素);不同元素进入生物体的途径;用同位素示踪某一元素在生物体内的转移途径以及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构成元素的统一性。

在“构成生物的化合物”中主要有: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功能、吸收或合成的生理过程及相应结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与识别、氨基酸缩合成多肽过程中失水数、肽键数等的计算;有关酶、激素、载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来源、生理特性;原生质的概念等。

本专题知识的复习可以和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六章《遗传的物质基础》、选修教材的《人体的免疫》相联系,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模块,对于提高综合能力和应考能力会大有帮助。

考点核心整合

1.应激性、植物的向性、动物的趋性、反射、适应性和遗传性

应激性是生物体对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重力等)所发生的反应,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所产生的应激性是通过原生质来完成的;多细胞动物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也可通过体液调节)来完成应激性。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各种刺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称为反射,反射是生物应激性的具体表现,完成反射需要有一个结构基础(反射弧),通过反射的调节,高等动物经过漫长的时间,适应了外界复杂变化的环境,使动物表现出适应性。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不能像动物那样通过反射来进行调节,植物所表现出的向性(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背地性及向肥性等,都是通过激素调节完成的,是植物应激性的具体表现。动物的趋性(如趋光性、趋化性等)也是动物应激性的表现。动物可以运动,植物不能运动,从而出现了植物的向性和动物的趋性之分,其实都是生物应激性的具体表现。生物的应激性使生物体表现出与环境的高度适应,而这些适应的具体性状表现是由生物的遗传性决定的,即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种遗传的特性。

试题详情

4.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下列数据:   ⑴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1952年,人均CDP为125 美元;1977年,人均GDP为l000美元;l993年,人均GDP为2000美元;1997年,人均GDP为 3000美元;2000年,人均GDP为4180美元;2001年,人均GDP为4500美元.   ⑵学校图书馆中的书籍中,教学参考书约占5%,教学辅导书约10%,文学类约占30%,理化类约32%,典籍类约8%,其他约15% 。

试题详情

3.如图所示的是连云港市1997年至2001年税收情况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你精略地估计2000年的税收情况,并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⑵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⑶你能用折线统计图来反映连云港市1997年至2001年的税收情况吗?

⑷如果利用面积分别表示五年的税收情况,那么这五年税收所占的面积之比大约是多?

试题详情

2.为制定本市初中七、八、九年级学生校服的生产计划,有关部门准备对180名初中男生的身高做调查,有三种调查方案: A.测量少年体校中180名男子篮球、排球队员的身高; B.查阅有关并地150名男生身高的统计资料; C.在本市的市区和郊县任选一所高级中学,两所初级中学,在这六所学校有关年级的一个班中,用抽签的方法分别选出10名男生,然后测量他们的身高.   (l)为了达到估计本市初中这三个年级男生身高分布的目的,你认为采用上述哪一种调查方案比较合理,为什么?

 (2)下表中的数据是使用某种调查方法获得的:

初中男生身高情况调查表

(注:每组数中可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填写表中的空格; ②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试题详情

1.如图,是一位护士统计一位病人的体温变化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病人的最高体温是达多少? ⑵什么时间体温升得最快? ⑶如果你是护士,你想对病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4.为了了解某中学初三年级250名学生升学考试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了分析,求得,下面是 50 名学生数学成绩的统计表.        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⑴数据统计图中的数据a=________ ,b=_______ . ⑵估计该校初三年级这次升学考试数学平均成绩为_________分

试题详情

3.在一次抽样调查中收集了一些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组,绘制了下面的频数分布表: ⑴已知最后一组(89.5~99.5)出现的频率为15 %,则这一次抽样调查的容量是________ . ⑵第三小组(69.5~79.5)的频数是_______,频率是________.

试题详情

2.在对25个数据进行整理的频数分布表中,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______,各组的频率之和等于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