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7597  427605  427611  427615  427621  427623  427627  427633  427635  427641  427647  427651  427653  427657  427663  427665  427671  427675  427677  427681  427683  427687  427689  427691  427692  427693  427695  427696  427697  427699  427701  427705  427707  427711  427713  427717  427723  427725  427731  427735  427737  427741  427747  427753  427755  427761  427765  427767  427773  427777  427783  427791  447090 

6、灯红酒绿:既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试题详情

5、春风得意:既可以指进士及第后的得意心情;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洋洋自得的样子。

试题详情

4、处之泰然:既形容对待紧急事情或困难,安然自得,毫不在乎;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试题详情

3、不绝如缕:既形容声音细微;也形容形式危急。

试题详情

2、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试题详情

  引见:引人相见,使人彼此认识

  引荐:推荐(人)

  审订:审阅修订

  审定:审查决定

  界限:不同事物的分界,意思笼统

  界线:不同事物分界的线,意思具体

  包含:里边含有

  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

  淡泊:<书>不追求名利

  淡薄:(云雾等)密度小;(味道)不浓;(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印象)因淡忘而模糊

 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

  心率:心脏搏动的频率

  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贬义)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情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化妆: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化装:假扮或改换形象

  推脱:侧重在推掉、摆脱某种责任

  推托:侧重在找借口拒绝

  切记:牢牢记住

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

  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

  简捷:直截了当;简便快捷

  清净:没有事物打扰,清澈

  清静:(环境)安静不嘈杂,强调没有声响

  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搜剿:搜索剿灭

  搜缴:搜查收缴

  尖厉:形容声音高而刺耳

  尖利:尖锐;锐利

分辨:辨别

分辩:辩白;说明事实真相,用于消除误会

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

隐晦:(意思)不明显

交代: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

交待:把事情或意思向有关的说明;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

墙角:指两堵墙相接而形成的角

墙脚:墙根;比喻基础

自制:克制自己

自治: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利

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

处事:处理事务

法治:表示要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

法制:指有关的法律制度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

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反映:指反照或提供情况(多用于对上级)

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

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

学历:指学习的经历

学力:指经过学习达到的程度

传颂:辗转传布颂扬

传诵:辗转传布诵读

降伏:制伏;使驯服

降服:投降屈服

回还:回到原来的地方

回环:曲折环绕

面世:作品,科技产品与世人见面

面市:一般商品上市

总览:全面地看;综观

总揽:全面掌握

神志:知觉和理智

神智:精神智慧

不齿: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不以……为耻

凡事:不论什么事情

凡是: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

无名:难以说出

无明:佛典中指“痴”或“愚昧”

制订:创建拟定

制定: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

现时:现在;当时

现实:客观存在的事物;合于客观情况

专诚:特地(表示非顺便)

专程:专为某事而到某地

同事:国家大事

国是:<书>国家大计

大义:大道理

大意:主要的意思

悲痛:伤心苦恼

悲动:极度悲伤

品味:品尝;仔细体会;(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品位:官阶;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到的水平

增值:资产价值增加

增殖:增生;繁殖

预定:预先规定或约定

预订:预先订购

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

检察:审察被检举的犯罪事实

侦察:为了弄清敌情、地形等而进行活动,用于军事

侦查: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犯罪人而进行调查,用于公安机关

权利:公民依法享受的,跟“义务”相对

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支配力量

必须:副词,后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必需:动词,作谓语、定语

考查: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对象通常是人们的行为,有时是年代、历史、文物等

考察:指通过观察、调查来研究事物的真相或问题的本质,对象通常是客观事物,有时是人

大事:大规律或大力从事,中性词

大肆:无顾忌地(多做坏事),多用于贬义

试题详情

(二)成语考查解题密码

做成语题,关键要破译命题者设置干扰角度的“密码”,下面结合近几年高考题来探寻此类题型设置干扰角度的一般规律。

1、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命题者却故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如:

例1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骛。(1997年高考题)

   例1句旨在突出“画家”,尤其是“艺术爱好者”观摩“齐白石画展”的热情,而句中却用“趋之若骛”(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示,运用不恰当是不言而喻的,可用“纷至沓来”。高考考过这样的成语还有: “无所不为”(1995年),“处心积虑”(1998年),“殚精竭虑”(1999年),“蠢蠢欲动”(2000年春季),“雨后春笋”“有口皆碑”(2002年)等。再如

例2 2001年北京市又投入60万元继续推波助澜,20万元制作了6个活动舞台。

例3今后的国家科研计划,将一改过去的以单位为中心的老面孔,摇身一变为以课题为中心。

例4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例5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例2中“推波助澜”比喻助长声势,含贬义。例3“推波助澜”原指神仙、妖怪等古代小说、神话中的人变化速度快,一晃身就变了身份。现用于贬义,指品行坏的人改变形象出现。“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此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

2、注意成语的使用导致句子成分赘余。

这种类型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而命题者却还运用包含这个意思的成语,从而造成整个句子叠床架屋的毛病,如不加细辨,就会发生误判。

  例1 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可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

例2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是低,传笑出去,准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例3有人通过散布奇谈怪论的谣言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最终只是招来人们的嘲笑罢了。

例4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而平凡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同样可以闪光。

例5 布什政府倘若不顾联合国的有关决议向伊拉克动武,那么首当其冲遭遇受害的也是美国自己。

 例6遗憾的是,因临时有事我末能去黄浦码头送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与陶先生和张老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未能忘记。

例7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例8江姐不幸被捕,虽全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例9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例2中“贻笑大方”是被内行取笑的意思,已有“被人”之意,故多余。例3 中“奇 谈怪论”已含有“言”的意思,与谣言重复。例4 中芸芸众生中已有普通而平凡之意。例5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冲击或遭受灾难”,与“遭遇受害”重复。“耿耿于怀”就是“一直” “未能忘记”的意思。“不虞”就是“没料到”,与句中“没想到”重复。“遍体”与“全身”重复。“孑然一身”就是“独自”,重复。

3、注意成语的语法功能。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还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符合句意,似乎没有错误,这时不妨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来检查一下

例1 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例1 中的“置之度外”和“置之不理”“置若罔闻”词义相近,“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常常和介词“对”搭配,因此例5中要就把“对”改为“把”,要就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才能是正确的。这样的词还有:“司空见惯”“耳濡目染”不能带宾语;“同心同德”“深思熟虑”不能作修饰语,等等。

例2假如我们的作家肯肝胆相照地和人民打成一片,那么一定会写出更好地作品来。

例3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例4这则小品对现实中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某些公仆讽刺得很有力量。

例5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例2中“肝胆相照”在句中只能作谓语或定语而不能作状语,如我们可以说“作家要和人民肝胆相照。”“妄自菲薄”“漠不关心”“司空见惯”都不能接宾语。

4、注意有些成语中能用在否定句中

例1      11月3 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和捷报飞传,上下游围堰合龙工作一蹴而就,顺利实现大江截流,滔滔江水驯服地沿着明渠奔流向东去。

例2      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的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队望其项背。

上两例中的成语一般用作“不可一蹴而就”“难以望其项背”,类似的词还如

例3、相提并论,是指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放在一起来议论或对待。 例:打“死老虎”与打“落水狗”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例4、善罢甘休,是指轻易地了结纠纷,不再闹下去。

例:这件事情绝不能善罢甘休。

例5、无时无刻,表示永远、不间断,与“不”连用等同于“每时每刻都”。

例:老师们无时无刻不关心着自己的学生。

例6、同日而语,比喻一样看待,相提并论,用于否定式可以写作“不可同日而语”、“不可同年而语”、“不可同世而论”等。

例:六国的实力与陈涉相比,岂能同日而语?

例7、一概而论,对于事物用同一标准不定期评论或对待,即对问题不作具体分析,笼统地看成一样。

例:对不同问题,要根据不同情况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5、注意相近成语的意义比较。例

   另眼相看:对某人某事特别重视。

   刮目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愤恨。

  安之若素:多指处于困境时,仍跟往常一样。

  随遇而安:强调能适合任何环境。

   谈笑风生:多用在平时说话气氛活跃。

   谈笑自若:多用于紧张、情势严重时。

  类似的还如不负众望、不负众望与深孚众望;无微不至、无所不至与无所不为等。

6、注意同一成语,适用两种语境。

在成语的运用中,除了要顾及成语的一般意义、成语的使用对象、成语的色彩、成语的语法功能等之外,还要注意一个现象:有的成语的常用义是其引申义或比喻义,而在一定的语言条件下,有时也可用该词语的具体义(有时就是该成语的字面意义);另外,有些成语可能派生出两个意义,有的感情色彩甚至相反。这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已经出现了多次,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例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1992年高考题)

“灯红酒绿”的意思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但该句描写酒店夜晚的环境,用其具体义,形容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使用是正确的。

例2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1995年高考题)

“想入非非”除了有不切实际胡思乱想之意外,还有“理想进入虚幻境界”之意。“非非”原是佛家用语,指一般能力所达不到的境界。本句用这个成语形容种种天真的的神话和传说,表明古代埃及人有不同一般的丰富想象力,十分贴切。

例3“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2000年高考题)

  “淋漓尽致”除了指文章或说话详尽透彻,还有暴露得很彻底意。本句中以此来形容伪科学的暴露情状,使用完全正确。

例4 同学难得一聚,今日畅饮赋诗,真是非常之乐,换杯传盏,高谈阔论,尽显才情,好不自在。

此句中“高谈阔论”可以指高妙广博的谈论,此词还有一个贬义意,即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类似的词语还有:

左右逢源:做事得心应手或处事圆滑。

登峰造极:成就达到最高境界或做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穷形尽相:文章描写细腻生动、刻画形象逼真或丑态毕露。

指手划脚:说话时兼用手势或轻率地指点批评。

不见经传:没有名气或某种理论缺乏文献上的依据。

按图索骥:按线索寻找或办事死板。

秀色可餐:女子美丽或景色优美。

暗送秋波:暗中眉目传情或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高视阔步:气概不凡或态度傲慢。

粉墨登场:演员化妆上台或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旁若无人:态度自然或高傲。

不绝如缕:声音细微悠长或局势危急。

   如虎添翼:比喻好人得到帮助后更加强大或坏人得到帮助后更加猖狂。

7、注意成语的活用现象

例1书面语和口语相互制约,书面语经常从方言里吸取营养,它不能脱离口语“一意孤行”。

   “一意孤行”指不听别人的意见,独断专横,一般是个贬义词,用在人身上。其实这里使用是正确的,加引号后的活用语义生动而形象。

例2如果没有默默无闻的枕木,叱咤风云的火车头也只好站着叹气,动弹不了。

从此句的语境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句子使用了拟人手法,因此“叱咤风云”的使用是正确的。

8、注意成语的使用语境及对象。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特定的“方向性”,就会出现毛病。如: 

例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2000年全国高考题)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而不能用来形容刊物。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美轮美奂”(1999年),“汗牛充栋”“左右逢源”(2000年),“车水马龙”(2001年),蔚为大观(2003年春季), “蓬荜生辉”(2001年)。

例1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例2在地摊上买东西要特别小心,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

例3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

例4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各种各样的名贵宝石俯拾皆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例5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态,倾注着强烈的爱憎,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例6、李大夫用针灸疗法,只用了一个疗程就把张大娘的风湿病治好了,真是妙手回春啊!

例7、新兴商城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

例8、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例9、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例10、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以上几例都是错在没有注意到该成语的适用语境或对象,“浩如烟海”指的是文献资料十分丰富,“鱼龙混杂”指的是好人坏人都有,“相濡以沫”指的是同处困境,互相救助,而“俯拾皆是”是指到处都是,非常容易得到,宝石能“俯拾皆是”吗?“妙手回春”指救活了将要死的人;“鼎足之势”使用的对象是三个对象以上;“豆蔻年华”指的是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类似的要注意使用对象或语境的词语还如:青梅竹马、耳鬓厮磨、举案齐眉、破镜重圆、藕断丝连、相敬如宾、比翼双飞、两小无猜等用来形容男女特别是夫妻;不同凡响、别出机杼、倚马可待、阳春白雪、含英咀华、一挥而就、脍炙人口、洛阳纸贵、文不加点等用来指文艺作品;日理万机、宵衣旰食用来指政务繁忙;鼎力相助、不吝赐教等用于对别人的敬词;抛砖引玉、敝帚自珍、篷荜生辉、不情之请等用于对自已的谦词;穿云裂石用来形容声音;势如破竹只用于胜利而不会用于失败,天伦之乐只能用于家人等等。

9、避免一知半解,望文生义。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如: 

例1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1997年高考题)

例2 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1998年高考题)

例1中 “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仅一字之差,但就是这一字之差,其语义迥乎不同。“不孚众望”中的“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负众望”意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可见句中的成语“不孚众望”运用是恰当的。例2 中“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这里误解了词义,使用也不恰当。很多的时候,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 “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1996年),“耸人听闻”“骇人听闻”(1998年), “万人空巷”(1997年),“炙手可热”(1999年),“首当其冲”(2000年春季)等。

例3他认为,他笔下的这位主人公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像这样成熟的男子汉,用任何有关的溢美之词去形容都不为过。

例4对茶的重视不够也说明了这一点,甚至形成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

例5有人对歪风邪气深恶痛绝,可是轮到自己深处其中,也便随风而走,他们忘了,曾几何时,自己对这些现象又是何等咬牙切齿。

例6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

例7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在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

例8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溢美之词”不能解释为赞美之词,它是指不切实际、过分赞美的言辞。“下里巴人”不是指没有地位的人,而是指通俗的文学艺术。“曾几何时”不是指过了很长时间,而是指时间过去没多久。“河东狮吼”指的是悍妇发怒。正确的例子如: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天不早了,你还是赶快回家吧,要不然回去晚了,河东狮吼,恐怕你家又要不太平了。 “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 。“捉襟见肘”本指衣服破烂,后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与“不合身”无关 。

其他易解错的词语还有:别无长物、不易之论、久假不归、独具只眼,目无全牛、一寒如此、危言危行、猫鼠同眠、不赞一词等。

10、注意自相矛盾

有些成语在运用中,它自身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前后矛盾。 

例1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从上文的语意趋势来看,末一分句要表达是“你这样做是强迫我”的意思,但 “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应当改为“强人所难”)

例2为了让分别多年的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

例3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有“众多”意,与定语“一位”矛盾)

11、注意不分轻重

句中的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其辞,轻重失调,大词小用 ,言过其实。

例1刚一起跑,高三(2)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

例2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素养、举止言谈都显得格格不入。

(“格格不入”的程度太重,应用“各不相同”)

例3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咛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

试题详情

(一)成语误用归类

高考考查的成语一般是常见、常用而又常错的。从近年高考语文成语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成语使用错误有以下几类。

1、理解有误

[功败垂成]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多含有惋惜之意。

[2006全国卷1]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句中当作“成功或者失败”的意思使用,错误。

[屡试不爽]屡:屡次,多次。爽:差错。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2005江苏卷]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把“屡试不爽”理解为“几次考试心情不爽快”,纯属望文生义。

2、不合语境

[一念之差]念:念头、主意;差:错误。一个念头的差错指因一时的疏忽或考虑不周而产生严重的后果。

[2006全国卷1]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是好事,用一念之差显然不合语境。

[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第二回:“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感同身受。”

[2006江苏卷]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我”就在现场,就是自己亲身领受,不是“就像”。

3、用错对象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2006山东卷]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筚路蓝缕”用于创业,这里用于预防禽流感,不妥。

[珠圆玉润]润:细腻光滑。像珠子一样圆,像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2006辽宁卷]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珠圆玉润适用对象是歌声或者文字,不能用于人的穿戴。

4、褒贬失当

[无所不至]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2006广东卷]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显然应改为“无微不至”。

[巧立名目]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含有贬义。

[2006安徽卷]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开发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值得赞扬。

5、不合逻辑

[不足为训]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2006全国卷2]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无伤大雅,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无伤大雅”意在肯定,“不足为训”意在否定,两者连用,矛盾。

[宛然在目]宛然,仿佛。仿佛就在眼前。

[2006浙江卷]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本来就在眼前,再用宛然在目,错误。

6、不合语法

[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005山东卷]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受美国的生活。

适用于对事物粗略的观察;“走马观花地感受”,搭配不当。

[摧枯拉朽]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2005山东卷]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

“摧枯拉朽”用于修饰“创造力”,不妥。

7、谦敬误用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2005广东卷]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是谦辞,只能用于自身,而不能用于别人。

[蓬荜生辉]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

[2001全国卷]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增添光辉。谦辞用于对方,很不得体。

8、程度不当

[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2004全国卷Ⅱ套]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

从句意看,“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与“已搬下山”的一些无线发射台之间,构不成“九牛一毛”的关系,不合语境。

[有口皆碑]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2002全国卷]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配用“有口皆碑”的,一定是不同凡响的,而且是已被普遍肯定的。“机关作风的变化”还不够“有口皆碑”的程度,并且尚未实现,所以不能用“有口皆碑”。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