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8401  428409  428415  428419  428425  428427  428431  428437  428439  428445  428451  428455  428457  428461  428467  428469  428475  428479  428481  428485  428487  428491  428493  428495  428496  428497  428499  428500  428501  428503  428505  428509  428511  428515  428517  428521  428527  428529  428535  428539  428541  428545  428551  428557  428559  428565  428569  428571  428577  428581  428587  428595  447090 

读江汉平原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北部为新兴工业区,南部为传统工业区),回答8-9题。

8.a、b、c、d四地中,工业布局规划合理的是( )

A.b、d           B.a、b

C.a、c          D.c、d

9.该城市铁路通车后,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拟搬迁至e地,其主要原因是( )

①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②加强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旅客集散便捷

③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

④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8题,江汉平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风,a处的化工厂有大气污染,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不合理;b处的服装厂基本没有污染,且对劳动力需求量大,位于城区是合理的;c处的钢铁厂,位于夏季东南季风的上风向,会给城市带来大气污染,不合理;d处的芯片厂,位于北部的新兴工业区,不易受污染,且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是合理的。第9题,目前的长途汽车客运总站位于市中心,将它搬迁至火车站附近,可密切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方便旅客集散;此外,还可以大大地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

答案:8.A 9.B

试题详情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分析回答6-7题。

国家
巴基斯坦
尼泊尔
韩国
泰国
肯尼亚
哥伦比亚
菲律宾
委内瑞拉
指数
4.9
4.0
3.3
1.4
1.1
1.0
0.9
0.9

6.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 )

A.韩国、泰国、菲律宾

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7.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B.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C.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

D.“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解析:第6题,重男轻女指数受民族传统习俗和经济发展模式等因素影响,我国传统上是农业大国,受儒家学说影响深远,结合传统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所以我国民间一直就有重男轻女的习俗;表中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的重男轻女指数都较高,说明他们的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第7题,“稻米文化”是指传统农业中的水稻种植业,因劳动强度大,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量大,逐渐演变为“男孩偏好”,并形成传统。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重视的是子女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对于子女自我发展往往以“大逆不道”扼杀。基督教虽然没有性别偏好,但发达国家并不是都没有性别偏好;从表中可知发展中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并不是都高。

答案:6.C 7.A

试题详情

5.(2008年高考广东理基卷)下图是某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图,造成该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出现一对“翅膀”的原因是( )

A.大量老人和少年儿童迁往外地

B.有大量外来劳动力涌入该地就业

C.年轻夫妇多不愿生孩子

D.中年人多外出打工                

解析:选B。由图中可看出,老人、中年人和儿童段人口金字塔变化趋势正常,15-29岁的人口比重明显增多,说明这种现象是大量外来劳动力涌入造成的。

试题详情

联合国人口司2007年3月13日发表的世界人口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全球人口将在未来43年间增加25亿,达到92亿。报告说,许多国家都将出现人口迅速老龄化的现象。在2005-2050年,世界人口增长的半数将来自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15岁以下儿童的人数将略微下降。至205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增加10亿。结合下图分析回答3-4题。

3.全球人口将在未来43年间增加25亿人,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各国        B.西半球各国

C.欠发达地区         D.发达地区

4.下列国家中,人口机械增长率较快的国家是( )

A.中国、日本         B.德国、沙特阿拉伯

C.尼日利亚、墨西哥      D.埃及、印度尼西亚

解析:第3题,读图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所以在未来43年间,全球增加的25亿人口主要分布在欠发达地区。第4题,德国由于高度发达的经济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沙特阿拉伯丰富的石油资源和较高的收入成为吸引人口迁入的重要因素。

答案:3.C 4.B

试题详情

原电池原理与电解原理实质都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相关原理、计算及应用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物质间的反应大多数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及基本概念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及科学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与很多知识综合皆可构成新颖命题。

[解题策略]

(1)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氧化还原反应除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外,出现了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与物质的分析推断相综合的趋势。因此解题时,应注重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化学知识,按内在联系抽象归纳,并按此规律进行推理和想像。解题过程中,应从分析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或升降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入手,具体方法是: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关于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必须看准题目要求,正确运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规律,采用分析比较法解决。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一般采用守恒法解,即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2)近几年高考试题,呈现出氧化还原反应与STS问题情景相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与物质的分析推断相综合的趋势,以及信息迁移、探讨新问题情景的新型试题。STS教育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它仍是以后高考命题的热点和亮点。今后高考命题会继续涉及上述热点,同时也会因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知识面广,特别是与社会生活知识综合在一起,会有推陈出新的综合性题型出现。

[例1 ]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NO2      B.N2O2       C.N2O       D.N2O4

[例2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解析:本题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考虑问题要注意一些特例。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碳酸氢铵分解,盐酸与氢氧化钠中和反应,这三个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发生电子转移。A、B、D错误。置换反应中肯定有单质参加,有单质生成,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即一定有电子转移,C项正确。答案为C。

[例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

 B.钠的金属活性比镁强,故可用钠与氯化镁溶液反应制镁

 C.浓硝酸中的硝酸见光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D.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故在与其他金属反应的产物中的Fe也显+3价

[例4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C.浓H2SO4有强氧化性,不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有关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Al3+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用作净水剂 ,A正确;金刚石虽然硬度大,但能够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错误;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和Cu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剧烈反应 ,C错误;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是生成了不稳定的物质,受热分解后又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溴水褪色后加热不能恢复原色,D错误。答案为A。

[例5]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1:4    B.1:5    C. 2:3    D.2:5  

解析:本题审题时注意问的是“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首先写出反应方程式,判断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特别注意硝酸只有一部分被还原。4Zn+10HNO3= 4Zn(NO3)2+N2O↑+5H2O。设4molZn参与反应,因Zn无剩余,则最终产物为4molZn(NO3)2,有8mol HNO3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有:2×n(Zn)=n(HNO3)×4,则n(HNO3)=2mol,即有2molHNO3被还原。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 ,答案A正确。

[例6]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A.x=0.4a,2Fe2-+Cl2=2Fe3++2Cl-

B.x=0.6a,2Br+ Cl2=Br2+2Cl

C.x=a,   2Fe2++2Br+2Cl2=Br2+2Fe3++4Cl

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  

[例7]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中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大气固氮是将大气中游离态的N转变为N2,N被氧化;硝酸银的分解则是+5价的N价态下降变为N的氧化物,N被还原;实验室中氨气的制备是铵盐与碱共热的复分解反应,N 的价态不变。答案为A。

[例8]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的氧化氢比Fe3+,其还原性比Fe2+

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

C.在H2O2分解过程中, 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

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先后顺序。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由2Fe2++H2O2+2H+=2Fe3++2H2O,H2O2的氧化性>Fe3+的氧化性,由2Fe3++H2O2=2Fe2++O2↑+H+,H2O2的还原性>Fe2+的还原性,A错;2H2O2=2H2O+O2↑,分解过程中,Fe2+作催化剂,溶液pH值不变,B错,D对。答案为CD。

[例9]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了过氧化氢的性质。

Ⅰ.测定过氧化的含量

请填写下列空白:

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2) 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解析: (1)锰由+7价降低至+2价,氧由-1价升高至0价,得出所缺部分为氧气,根据电子转移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得:2MnO4- +5H2O2+ 6H+=2Mn2+ +8H2O+ 5O2↑。

(2)由于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只能使用玻璃制作的酸式滴定管,不能使用有胶管的碱式滴定管。

试题详情

涉及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许多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水溶液中进行的绝大多数反应是离子反应,它们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反应类型,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体现了综合应用能力。

试题详情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通常会涉及到三大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特别是电子守恒(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它是列式求解的关键依据,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快捷准确的效果。尤其涉及连续、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时,不要按所有情况讨论,也不能按反应一步步进行计算,而是抓住反应的始态和终态各元素中原子的变化情况,利用上面的守恒来计算,使题目变得简单明了。

试题详情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概念,关键是理清理顺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即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对应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对应还原产物。主要包括:判断或选择氧化还原反应,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指出被氧化的元素或被还原的产物,指出或选择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或离子,比较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要抓着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得失,而表观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以此可判断是否为失去。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及相应规律,可判断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剂、还原剂。

试题详情

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一班的学生李华,近日你班同学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组办的“我为哥本哈根减斤碳”活动,大家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能源、纸张等的消耗。请根据以下四幅图提供的信息,给某英文杂志写一篇以“Low – carbon Living”为题的英文稿件,介绍你们参加此次活动第一天的具体做法。

注意:1.信的开头已为你写好。

2.词数不少于60。

Low – carbon Living

Recently, my classmates and I participated in the activity of Low – Carbon Living organized by the WWF. On the first day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