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9073  429081  429087  429091  429097  429099  429103  429109  429111  429117  429123  429127  429129  429133  429139  429141  429147  429151  429153  429157  429159  429163  429165  429167  429168  429169  429171  429172  429173  429175  429177  429181  429183  429187  429189  429193  429199  429201  429207  429211  429213  429217  429223  429229  429231  429237  429241  429243  429249  429253  429259  429267  447090 

7.与革命统一战线相比,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最突出的进步是

A.加强了统一战线的组织建设   B.注意维护统一战线内部的团结 C.加强了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D.制定了统一战线的斗争纲领

试题详情

6.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和国民政府先后发表抗日通电和自卫宣言,其共同点是

  A.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表示要发动群众,驱逐日寇出中国

  C.决心抵抗日寇的侵略       D.希望国际组织出面调解中日争端

试题详情

5.1936年底,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其结局是

A.蒋介石接受了联共抗日的主张   B.揭开了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序幕

C.蒋介石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D.蒋介石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试题详情

4.标志着蒋介石“业已变成国民革命的公开敌人……”的事件是

 A. 中山舰事件  B. 整理党务案  C. 四一二政变  D.七一五政变

试题详情

3.毛泽东说过:“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成就”主要指

A.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B. 建立了国民政府

C. 建立了国民革命军       D.基本实现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目标

试题详情

2.创作于1926年的黄埔军校校歌唱道:“打出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神,继续永守。发扬本校精神!”“本校精神”中最重要的是 

 A.注重爱国思想和革命性        B.强调严明的组织纪律性

 C.贯彻国共合作方针          D.培养更多的军事人才

试题详情

1. 中共“二大”的决定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表现在

  A. 作出了开展工人运动的决定      B. 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纲领

  C. 作出了同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D. 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标

试题详情

17.(1)批驳:台湾的割让是台湾与祖国长期分离,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给台湾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台湾经济的发展;访日团的言行,严重歪曲历史,伤害了海峡两岸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尊严,是分裂祖国的“台独”行径,必将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2)理解: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原因: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腐败无能,单纯依靠官兵作战;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甲午战争中,日本侵华得到列强怂恿和支持,中国势单力孤;抗战时期,中国得到海外华侨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援。

试题详情

16.(1)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大量关于通商和开放通商口岸的规定这表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华方式;《辛丑条约》中不再有通商口岸的规定,表明垄断资本主义以资本输出为主要侵华方式。而修订商约的规定则表明商品输出仍很重要。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维护其在华利益,瓜分中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或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启示:一方面,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使中国人民争取独立与富强的斗争举步维艰;另一方面,促使中国人民把反帝与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争取独立和富强的正确道路。

试题详情

1.C  2.B  3.D  4.B  5.B  6.C  7.C  8.D  9.A  10.B  11.B 12.D  13.C  14.A  15.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