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9284  429292  429298  429302  429308  429310  429314  429320  429322  429328  429334  429338  429340  429344  429350  429352  429358  429362  429364  429368  429370  429374  429376  429378  429379  429380  429382  429383  429384  429386  429388  429392  429394  429398  429400  429404  429410  429412  429418  429422  429424  429428  429434  429440  429442  429448  429452  429454  429460  429464  429470  429478  447090 

1、受力分析循序  一场(力)二弹(力)三摩(擦)

严格按照力的性质分析,切记不能按力的效果分析,即不能额外加一个“向心力”、“回复力”、“冲力”“下滑力”、“动力”、“阻力”等。

试题详情

1.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种等效替换的方法。一个矢量(合矢量)的作用效果和另外几个矢量(分矢量)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就可以用这一个矢量代替那几个矢量,也可以用那几个矢量代替这一个矢量,而不改变原来的作用效果。

   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如果n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个力的合力为零。

   在分析同一个问题时,合矢量和分矢量不能同时使用。也就是说,在分析问题时,考虑了合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分矢量;考虑了分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合矢量。

   矢量的合成分解,一定要认真作图。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分矢量和合矢量要画成带箭头的实线,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个边必须画成虚线。

   各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一定要画得合理。

   在应用正交分解时,两个分矢量和合矢量的夹角一定要分清哪个是大锐角,哪个是小锐角,不可随意画成45°。(当题目规定为45°时除外)

试题详情

4.摩擦力方向

⑴摩擦力方向和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⑵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成任意角度。通常情况下摩擦力方向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作为动力),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作为阻力),可能和物体速度方向垂直(作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在特殊情况下,可能成任意角度。

力的合成与分解

试题详情

3.静摩擦力大小

⑴必须明确,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滑动摩擦定律F=μFN计算,只有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其最大值一般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既Fm=μFN

⑵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

  0<FfFm

试题详情

2.滑动摩擦力大小                   

⑴在接触力中,必须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             

⑵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用公式F=μFN,其中的FN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G

试题详情

1.摩擦力产生条件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两物体间有弹力是这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的必要条件。(没有弹力不可能有摩擦力)

试题详情

3.弹力的大小

   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橡皮条等物体,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计算。对没有明显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绳子等物体,弹力大小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

⑴胡克定律可表示为(在弹性限度内):F=kx,还可以表示成ΔF=kΔx,即弹簧弹力的改变量和弹簧形变量的改变量成正比。

⑵“硬”弹簧,是指弹簧的k值大。(同样的力F作用下形变量Δx小)

⑶一根弹簧剪断成两根后,每根的劲度k都比原来的劲度大;两根弹簧串联后总劲度变小;两根弹簧并联后,总劲度变大。

摩擦力

试题详情

2.弹力的方向

⑴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⑵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   

⑶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如果轻直杆只有两个端点受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轻杆两端对物体的弹力的方向一定沿杆的方向。

试题详情

  被动力:弹力  更被动力

弹力

1.弹力的产生条件

   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试题详情

12.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为,实半轴长与虚半轴长的乘积为,直线过点,且与线段的夹角为,直线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为,线段与双曲线的交点为,且,求双曲线方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