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9292  429300  429306  429310  429316  429318  429322  429328  429330  429336  429342  429346  429348  429352  429358  429360  429366  429370  429372  429376  429378  429382  429384  429386  429387  429388  429390  429391  429392  429394  429396  429400  429402  429406  429408  429412  429418  429420  429426  429430  429432  429436  429442  429448  429450  429456  429460  429462  429468  429472  429478  429486  447090 

物理情形:地球和太阳的质量分别为m和M ,地球绕太阳作椭圆运动,轨道的半长轴为a ,半短轴为b ,如图11所示。试求地球在椭圆顶点A、B、C三点的运动速度,以及轨迹在A、C两点的曲率半径。

模型分析:求解天体运动的本来模式,常常要用到开普勒定律(定量)、机械能守恒(万有引力势能)、椭圆的数学常识等等,相对高考要求有很大的不同。

地球轨道的离心率很小(其值≈0.0167 ,其中c为半焦距),这是我们常常能将它近似为圆的原因。为了方便说明问题,在图11中,我们将离心率夸大了。

针对地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

m+(-)= m+(-)

比较A、B两点,应用开普勒第二定律,有:vA(a-c)= vB(a + c)

结合椭圆的基本关系:c =  

解以上三式可得:vA =  ,   vB =

再针对地球从A到C的过程,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 m+(-)

代入vA值可解得:vC =

为求A、C两点的曲率半径,在A、C两点建自然坐标,然后应用动力学(法向)方程。

在A点,F = ΣFn = m an ,设轨迹在A点的曲率半径为ρA ,即:G= m

代入vA值可解得:ρA =

在C点,方程复杂一些,须将万有引力在τ、n方向分解,如图12所示。

然后,F万n =ΣFn = m an ,即:Fcosθ= m

即:G· = m

代入vC值可解得:ρC =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针对A、C两点用开普勒第二定律,由于C点处的矢径r和瞬时速度vC不垂直,方程不能写作vA(a-c)= vC a 。

正确的做法是:将vC分解出垂直于矢径的分量(分解方式可参看图12,但分解的平行四边形未画出)vC cosθ,再用vA(a-c)=(vC cosθ)a ,化简之后的形式成为

vA(a-c)= vC b

要理解这个关系,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建议最好不要对A、C两点用开普勒第二定律

试题详情

物理情形:如图9所示,半径为R的均质球质量为M,球心在O点,现在被内切的挖去了一个半径为R/2的球形空腔(球心在O′)。在O、O′的连线上距离O点为d的地方放有一个很小的、质量为m的物体,试求这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模型分析:无论是“基本条件”还是“拓展条件”,本模型都很难直接符合,因此必须使用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本模型除了照应万有引力的拓展条件之外,着重介绍“填补法”的应用。

空腔里现在虽然空无一物,但可以看成是两个半径为R/2的球的叠加:一个的质量为+M/8 ,一个的质量为-M/8 。然后,前者正好填补空腔--和被挖除后剩下的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均质球A ;注意后者,虽然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物体(质量为负值),但仍然是一个均质的球体,命名为B 。

既然A、B两物均为均质球体,他们各自和右边小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就可以使用“拓展条件”中的定势来计算了。只是有一点需要说明,B物的质量既然负值,它和m之间的万有“引力”在方向上不再表现为吸引,而应为排斥--成了“万有斥力”了。具体过程如下

FAm = G

FBm = G = -G

最后,两物之间的万有引力 F = FAm + FBm = G-G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部分同学的心目中,可能还会存在另一种解题思路,那就是先通过力矩平衡求被挖除物体的重心(仍然要用到“填补法”、负质量物体的重力反向等),它将在O、O′的连线上距离O点左侧R/14处,然后“一步到位”地求被挖除物与m的万有引力

F = G

然而,这种求法违背了万有引力定律适用的条件,是一种错误的思路。

试题详情

物理情形:如图8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小球。当小球在最低点时,给球一个vo = 2的水平初速,试求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模型分析:用自然坐标分析变速圆周运动的典型事例。能量关系的运用,也是对常规知识的复习。

(学生活动)小球能否形成的往复的摆动?小球能否到达圆弧的最高点C ?

通过能量关系和圆周运动动力学知识的复习,得出:小球运动超过B点、但不能到达C点(vC),即小球必然在BC之间的某点脱离圆弧。

(学生活动)小球会不会在BC之间的某点脱离圆弧后作自由落体运动?

尽管对于本问题,能量分析是可行的(BC之间不可能出现动能为零的点,则小球脱离圆弧的初速度vD不可能为零),但用动力学的工具分析,是本模型的重点--

在BC阶段,只要小球还在圆弧上,其受力分析必如图9所示。沿轨迹的切向、法向分别建τ、n坐标,然后将重力G沿τ、n分解为Gτ和Gn分量,T为绳子张力。法向动力学方程为

T + Gn = ΣFn = man = m

由于T≥0 ,Gn>0 ,故v≠0 。(学生活动:若换一个v0值,在AB阶段,v = 0是可能出现的;若将绳子换成轻杆,在BC阶段v = 0也是可能出现的。)

下面先解脱离点的具体位置。设脱离点为D,对应方位角为θ,如图8所示。由于在D点之后绳子就要弯曲,则此时绳子的张力T为零,而此时仍然在作圆周运动,故动力学方程仍满足

Gn = Gsinθ= m                     ①

在再针对A→D过程,小球机械能守恒,即(选A所在的平面为参考平面):

m+ 0 = mg ( L + Lsinθ) +m             ②

代入v0值解①、②两式得:θ= arcsin ,(同时得到:vD = )小球脱离D点后将以vD为初速度作斜向上抛运动。它所能到达的最高点(相对A)可以用两种方法求得。

解法一:运动学途径。

先求小球斜抛的最大高度,hm =  =  

代入θ和vD的值得:hm = L

小球相对A的总高度:Hm = L + Lsinθ+ hm = L

解法二:能量途径

小球在斜抛的最高点仍具有vD的水平分量,即vDsinθ=  。对A→最高点的过程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设A所在的平面为参考平面),有

m+ 0 =  + mg Hm

容易得到:Hm = L

试题详情

物理情形:不计空气阻力,将小球斜向上抛出,初速度大小恒为v0 ,方向可以选择,试求小球落回原高度的最大水平位移(射程)。

模型分析:斜抛运动的常规分析和平抛运动完全相同。

设初速度方向与水平面夹θ角,建立水平、竖直的x、y轴,将运动学参量沿x、y分解。针对抛出到落回原高度的过程

0 = Sy = v0y t + (-g)t2

Sx = v0x t

解以上两式易得:Sx = sin2θ

结论:当抛射角θ= 45°时,最大射程Sxmax =

(学生活动)若v0 、θ确定,试用两种方法求小球到达的最大高度。

运动学求解--考查竖直分运动即可;能量求解--注意小球在最高点应具备的速度v0x ,然后对抛出到最高点的过程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结论:Hm =  。

试题详情

物理情形:如图5所示,岸边的汽车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中的小船,设小船始终不离开水面,且绳足够长,求汽车速度v1和小船速度v2的大小关系。

模型分析:由于绳不可伸长,滑轮右边绳子缩短的速率即是汽车速度的大小v1 ,考查绳与船相连的端点运动情况,v1和v2必有一个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问题。

(学生活动)如果v1恒定不变,v2会恒定吗?若恒定,说明理由;若变化,定性判断变化趋势。

结合学生的想法,介绍极限外推的思想:当船离岸无穷远时,绳与水的夹角趋于零,v2→v1 。当船比较靠岸时,可作图比较船的移动距离、绳子的缩短长度,得到v2>v1 。故“船速增大”才是正确结论。

故只能引入瞬时方位角θ,看v1和v2的瞬时关系。

(学生活动)v1和v2定量关系若何?是否可以考虑用运动的分解与合成的知识解答?

针对如图6所示的两种典型方案,初步评说--甲图中v2 = v1cosθ,船越靠岸,θ越大,v2越小,和前面的定性结论冲突,必然是错误的。

错误的根源分析:和试验修订本教材中“飞机起飞”的运动分析进行了不恰当地联系。仔细比较这两个运动的差别,并联系“小船渡河”的运动合成等事例,总结出这样的规律--

合运动是显性的、轨迹实在的运动,分运动是隐性的、需要分析而具有人为特征(无唯一性)的运动。

解法一:在图6(乙)中,当我们挖掘、分析了滑轮绳子端点的运动后,不难得出:船的沿水面运动是v2合运动,端点参与绳子的缩短运动v1和随绳子的转动v ,从而肯定乙方案是正确的。

即:v2 = v1 / cosθ

法二:微元法。从考查位置开始取一个极短过程,将绳的运动和船的运动在图7(甲)中标示出来,AB是绳的初识位置,AC是绳的末位置,在AB上取=得D点,并连接CD。显然,图中BC是船的位移大小,DB是绳子的缩短长度。由于过程极短,等腰三角形ACD的顶角∠A→0,则底角∠ACD→90°,△CDB趋于直角三角形。将此三角放大成图7(乙),得出:S2 = S1 / cosθ 。

鉴于过程极短,绳的缩短运动和船的运动都可以认为是匀速的,即:S2 = v2 t ,S1 = v1 t 。

所以:v2 = v1 / cosθ

试题详情

2、求渡河的位移和最小位移

在上面的讨论中,小船的位移事实上已经得出,即

S =  =  =

但S(θ)函数比较复杂,寻求S的极小值并非易事。因此,我们可以从其它方面作一些努力。

将S沿x、y方向分解成Sx和Sy ,因为Sy ≡ d ,要S极小,只要Sx极小就行了。而Sx(θ)函数可以这样求--

解法一: Sx = vxt =(v2 - v1x) =(v2 – v1cosθ)

为求极值,令cosθ= p ,则sinθ= ,再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到

这是一个关于p的一元二次方程,要p有解,须满足Δ≥0 ,即

整理得

所以,Sxmin= ,代入Sx(θ)函数可知,此时cosθ=

最后,Smin= = d

此过程仍然比较繁复,且数学味太浓。结论得出后,我们还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当v2<v1时,Smin<d ,这显然与事实不符。(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在以上的运算过程中,方程两边的平方和开方过程中必然出现了增根或遗根的现象)所以,此法给人一种玄乎的感觉。

解法二:纯物理解--矢量三角形的动态分析

从图2可知,Sy恒定,Sx越小,必有S矢量与下游河岸的夹角越大,亦即v矢量与下游河岸的夹角越大(但不得大于90°)。

我们可以通过v1与v2合成v矢量图探讨v与下游河岸夹角的最大可能。

先进行平行四边形到三角形的变换,如图3所示。

当θ变化时,v矢量的大小和方向随之变化,具体情况如图4所示。

从图4不难看出,只有当v和虚线半圆周相切时,v与v2(下游)的夹角才会最大。此时,v⊥v1 ,v1、v2和v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αmax = arcsin

并且,此时:θ= arccos

有了αmax的值,结合图1可以求出:S合min = d

最后解决v2<v1时结果不切实际的问题。从图4可以看出,当v2<v1时,v不可能和虚线半圆周相切(或αmax = arcsin无解),结合实际情况,αmax取90°

即:v2<v1时,S合min = d ,此时,θ= arccos

结论:若v1<v2 ,θ= arccos时,S合min = d

    若v2<v1 ,θ= arccos时,S合min = d

试题详情

物理情形:在宽度为d的河中,水流速度v2恒定。岸边有一艘小船,保持相对河水恒定的速率v1渡河,但船头的方向可以选择。试求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和最小位移。

模型分析:小船渡河的实际运动(相对河岸的运动)由船相对水流速度v1和水相对河岸的速度v2合成。可以设船头与河岸上游夹角为θ(即v1的方向),速度矢量合成如图1

(学生活动)用余弦定理可求v的大小

v=

(学生活动)用正弦定理可求v的方向。令v与河岸下游夹角为α,则

α= arcsin

1、求渡河的时间与最短时间

由于合运动合分运动具有等时性,故渡河时间既可以根据合运动求,也可以根据分运动去求。针对这一思想,有以下两种解法

解法一: t =  

其中v可用正弦定理表达,故有 t =  =

法二: t =  =  =

此外,结合静力学正交分解的思想,我们也可以建立沿河岸合垂直河岸的坐标x、y,然后先将v1分解(v2无需分解),再合成,如图2所示。而且不难看出,合运动在x、y方向的分量vx和vy与v1在x、y方向的分量v1x、v1y以及v2具有以下关系

vy = v1y

vx = v2 - v1x

由于合运动沿y方向的分量Sy ≡ d ,故有

解法三: t =  =  =

t (θ)函数既已得出,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当θ= 90°时,渡河时间的最小值 tmin =

(从“解法三”我们最容易理解t为什么与v2无关,故tmin也与v2无关。这个结论是意味深长的。)

试题详情

3、解天体运动的本来模式时,应了解椭圆的数学常识

第二讲 重要模型与专题

试题详情

2、从能量角度求第二、第三宇宙速度

万有引力势能EP = -G

试题详情

1、第一宇宙速度的常规求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