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6.东汉政论家崔寔说:“昔圣王之治天下,咸建诸侯,以临其民,国有常君,上下相安,政如一家。秦兼天下,罢侯置县,于是君臣始有不亲之衅矣。我文景患其如此,故令长视事,至十余年,居位或长子孙。永久则相习……故能君臣和睦,百姓康乐,是以灾害不生,祸乱不作。”请结合西周、春秋及秦 汉时期的有关史实,分析评论上述观点。(12分)
34.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盛世,其政治经济影响重大。(14分)
材料一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高祖(隋文帝)既受命,……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等省 --《隋书-百官志》
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征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旧唐书-食货志》
(1)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材料一分别反映了隋唐哪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的创新之处。(6分)
材料二 (唐朝)长安中,(苏寰)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催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皆致之数万,唯寰挺身而去。--《旧唐书》卷88
材料三 (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唐会要》卷86
材料四 唐设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
回答:(2)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4分)
32.被称为“荼圣”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衙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 B.陆羽推崇越州青瓷做茶具
C.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D.唐朝时期白瓷开始出现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 材料和问答题 (52分)
33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四: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而有强国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变法何以推行?(4分)
(2)依据材料,概括提炼并逐条列出商鞅变法的措施。(6分)
(3)材料三、四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1分)
(4)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一句原话,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2分)
31.中国古代官吏选拔标准有一个由世袭-功劳-道德-门第一才学的变化过程。其中实现选择标准由家族世袭到功劳大小的变化的时期是
A.西周 B.战国 C.魏晋 D.隋唐
3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表现在 ①土地大量开垦 ②耕作技术进步 ③农田水利兴修较多 ④农作物品种增多 ⑤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9.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包括 ①江南迅速开发 ②中原经济发展停滞 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⑤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8.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 C.《夏小正》 D.《汜胜之书》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