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9879  429887  429893  429897  429903  429905  429909  429915  429917  429923  429929  429933  429935  429939  429945  429947  429953  429957  429959  429963  429965  429969  429971  429973  429974  429975  429977  429978  429979  429981  429983  429987  429989  429993  429995  429999  430005  430007  430013  430017  430019  430023  430029  430035  430037  430043  430047  430049  430055  430059  430065  430073  447090 

1.2010年5月,刚务院正式批准实施《    区域规划》。该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

    A.江苏沿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三角地区                    D.海西经济区

试题详情

31.读我国某区域图(图19),回答问题。(13分)

  (1)我国两大重要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都经过该地区,以上工程对该地区的积极影响有              。(5分)

  (2)该地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尤其在        季;此外该地区的太阳能资源也较充足,原因是       。(2分)

  (3)A、B两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虽是A      ;B       。(2分)

  (4)据图分析甘肃在黄河沿岸]二业迅速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工业发展给当地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          。(4分)

试题详情

29.读世界主要工业区利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图16),同答问题。(12分)

  (1)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②地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基本特点是        ,③地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4分)

  (2)④地农业发展最主要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地区。(2分)

  (3)图中A、B、C、D四工业区,属于传统工业区的有       。(2分)

  (4)影响B工业区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20世纪60年代,C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有        。(4分)  

试题详情

28.读下列一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共12分)

  (1)图13中,甲代表          ,甲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图14中的      (填字母)。(3分)

  (2)图14中气候类型A的成闭是终年受      带控制,该气候形成的自然带名称是     ,在图15中对应的数字是      。(3分)

  (3)上述模式图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1分)

  (4)E气候类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评价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             。(5分)

试题详情

27.图12中AC为晨线,AB为错线,读图回答问题。(共12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      ,F点的区时是      。(3分)

  (2)下列光照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所示日期与图12一致的是      。(1分)

  (3)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3分)

  (4)图12中C点位于B点的      方向。6个地点中,该日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3分)

  (5)图12中D点为摩尔曼斯克港,此季节该港      (选填“结冰”或“不结冰”),原因是      。(2分)

试题详情

   全球气候变暖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11),回答24-26题。

24.图中数字所示环节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5.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

    A.环太平洋地区地震频繁

    B.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

    C.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

    D.岛国图瓦卢将面临灭顶之灾

26.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符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有                         (   )

    A.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慢工业发展步伐

    B.加快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D.发展洁净煤技术,减轻环境污染

第Ⅱ卷(综合题 共60分)

试题详情

当日均温度稳定上升到10°C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能活跃生长,把≥10°C持续期内的日均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读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图10),回答22-23题。

22.有关我国温度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温度带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B.暖温带内各地的活动积温都相同

    C.温度带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

    D.亚热带可进一步分为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

23.积温条件会影响区域                                                (   )

    A.粮食作物熟制                   B.科技发展水平

    C.农作物种类                    D.水旱灾害分布

试题详情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造成严重海洋污染,有关专家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读墨西哥海域示意图(图9),回答19-21题。

19.可能使浮油“侵入”大西洋,漂向欧洲沿海的洋流是                    (   )

    A.墨西哥湾暖流                   B.阿拉斯加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北大西洋暖流

20.石油污染对墨西哥湾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   )

    A.引发赤潮                      B.旅游业遭受打击

    C.降水增多                      D.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21.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                                     (   )

    A.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             B.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

    C.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            D.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

试题详情

读我国某省1965-2000年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统计图(图8),回答17-18题。

17.关于该省产业结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B.第二产业比重始终最高

    C.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D.第三产业比重一直高于第二产业比重

18.从该省的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   )

    A.目前该省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B.2000年第二产业为该省主导产业

    C.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D.产业比重波动大,对经济发展不利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