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
A.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提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12、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作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
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 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 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
11、你看过《宰相刘罗锅》吗?号称“贪污之王”的军机大臣和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军机处设置于(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10、浙江省古称“江浙行省”。“江浙行省”这一行政设置,最早出现在( )
A.唐朝 B.元朝 C.南宋 D.明朝
9、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8、最近,北京大学出台2009年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西汉,在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路。这种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制
7、从明代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
A.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 B.相权的日益削弱 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 D.中央机构的精简
6、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的官员--“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所指的应该是( )
A. 汉代的尚书省 B. 唐代的尚书省长官 C. 元代的中书省长官 D.明代的内阁官员
5、《史记》记载秦二世的丞相赵高想夺权,但担心群臣反对,于是预先进行了试验。他献给秦二世一只鹿,说:“这是一匹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搞错了吧,把鹿当成马了。”他问左右大臣,他们有的沉默,有的附和赵高。这件事主要反映了( )
A. 秦代相权较大,威胁皇权 B.赵高愚弄皇帝
C. 秦二世不能知人善任 D.大臣惧怕赵高甚于惧怕皇帝
4、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