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0948  430956  430962  430966  430972  430974  430978  430984  430986  430992  430998  431002  431004  431008  431014  431016  431022  431026  431028  431032  431034  431038  431040  431042  431043  431044  431046  431047  431048  431050  431052  431056  431058  431062  431064  431068  431074  431076  431082  431086  431088  431092  431098  431104  431106  431112  431116  431118  431124  431128  431134  431142  447090 

1、电流

(1)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产生电流的条件

①内因:要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电荷。

②外因:导体两端存在电压──在导体内建立电场。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它们的作用是提供并保持导体的两端的电压,使导体中有持续的电流。

(3)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总结: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在电解质溶液中,电流的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4)电流

①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称为电流。

②公式:I=   (量度式)

③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电流的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 mA=10-3A

1μA=10-6A

④测量仪器

在实际中,测量电流的仪器是电流表。

(5)直流与恒定电流

①直流: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做直流。

②恒定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做恒定电流。

例题: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就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B.在电解质溶液中有自由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电流方向不能确定

C.不论何种导体,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D.电流的方向有时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有时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解析:正确选项为C。

电流是有方向的,电流的方向是人为规定的.物理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则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一定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例题:某电解质溶液,如果在1 s内共有5.0×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0×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某横截面,那么通过电解质溶液的电流强度是多大?

解析:设在t=1 s内,通过某横截面的二价正离子数为n1,一价离子数为n2,元电荷的电荷量为e,则t时间内通过该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2n1+N2)e,所以电流为

I==3.2 A。

例题:氢原子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设电子在离原子核距离为R的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运动速率为v,求电子绕核运动的等效电流多大?

解析:取电子运动轨道上任一截面,在电子运动一周的时间T内,通过这个截面的电量q=e,由圆周运动的知识有:T=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得:I==

例题: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一加速电压为800kV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强度为1mA的细柱形质子流。已知质子电荷e=1.60×10-19C。这束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的质子数为_________。假定分布在质子源到靶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均匀的,在质子束中与质子源相距L和4L的两处,各取一段极短的相等长度的质子流,其中的质子数分别为n1n2,则n1n2=_______。

解:按定义,

   由于各处电流相同,设这段长度为l,其中的质子数为n个,

则由。而

试题详情

(四)、透镜:

    ⑴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控制光路和成像的光学器材。       

    ①透镜:是两个表面分别为球面(或一面为球面,另一面为平面)的透明体。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②透镜的光心、主轴、焦点和焦距的概念(略)。

    ③本节研究的内容适用薄透镜、近轴光线。

    ⑵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注意理解:

    ①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通过两次折射来实现的。

    ②从凸透镜射出的光线不一定是会聚光束。

      从凹透镜射出的光线也不一定是发散光束。

    ⑶透镜成像规律:

    ①规律:

透镜
物的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性质
像的下倒
像的大小


异侧
实像点
 
 


异侧
实像
倒立
缩小


异侧
实像
倒立
等大


异侧
实像
倒立
放大
 

不  成  像
 

同侧
虚像
正立
放大



 

 
同侧
 
虚像
 
正立
 
缩小

    ②实像和虚像比较:

 
实像
虚像
形成
由射出光学元件的光线实际会聚而成
由射出光学元件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
观察
可成在光屏上,也可用眼睛直接看
只能用眼睛直接看不能成在光屏上

    ⑷透镜成像公式:

    ①公式:

        符号:物距:取“+”。

             像距v:实像取“+”;虚像取“-”。

             焦距f:凸透镜取“+”;凹透镜取“-”。 

    ②放大率(m):

       

    ⑸透镜成像光路作图。

    ①三条基本光线。

    a. 平行主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过焦点。

    b.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主轴。

    c.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不改变方向。

    ②透镜成像作用:

   

    成像是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或反向沿长线会聚于一点)。

    在所有光线中选择两条基本光线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试题详情

(三)棱镜:

    ⑴棱镜的色散:

    ①棱镜对一束单色兴的作用:

    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棱镜的一侧面时,经过两次折射,出射光相对入射光方向偏折角,出射光偏向底边。

    ②棱镜对白光的色散作用:

    a.现象: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不同的色光。并按顺序排列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称色散现象。

    b.说明:①白光是复色光,由不同颜色           的单色光组成。

            ②各种色光的偏折角度不同,所            以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           不同。由于所以各种色            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如图对红光偏折角最小;对红光折射率最小;红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最大。

           对紫光偏折角最大;对紫光折射率最大;紫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最小。

    ⑵全反射棱镜:

    全反射棱镜,为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它可以将光全部反射,常用来控制光路。

例题: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若用n1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1<n2a为红光b为蓝光 B.n1<n2a为蓝光,b为红光

C.n1>n2a为红光,b为蓝光 D.n1>n2a为蓝光,b为红光 

解析:由图可知,b光线经过三棱镜后的偏折角较小,因此折射率较小,是红光。

例题:如图所示,两细束平行的单色光a、b射向同一块玻璃砖的上表面,最终都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已知玻璃对单色光a的折射率较小,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进入玻璃砖后两束光仍然是平行的

B.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后,两束光不再平行

C.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后,两束光之间的距离一定减小了

D.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后,两束光之间的距离可能和射入前相同

解析:进入时入射角相同,折射率不同,因此折射角不同,两束光在玻璃内不再平行,但从下表面射出时仍是平行的。射出时两束光之间的距离根据玻璃砖的厚度不同而不同,在厚度从小到搭变化时,该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有可能和入射前相同(但左右关系一定改变了)。

例题: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单色光a垂直射向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棱镜的左侧面,棱镜材料的折射率是。试画出该入射光射向棱镜后所有可能的射出光线。

解析:由折射率为得全反射临界角是45°。光线从左侧面射入后方向不发生改变,射到右侧面和底面的光线的入射角都是60°,大于临界角,因此发生全反射。反射光线分别垂直射向底面和右侧面。在底面和右侧面同时还有反射光线。由光路可逆知,它们最终又从左侧面射出。所有可能射出的光线如图所示。

试题详情

(二)全反射:

    ⑴全反射现象:

    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光消失,只剩下反射光,光全部被反射回光密介质中,这种现象叫全反射。

    ②增大入射角时,不但折射角和反射角增大,光的强度也在变化,即折射光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全反射时,入射光能量全部反射回到原来的介质中。

    ⑵临界角(A):

    定义:当光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时,折射角度为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用A表示。根据折射定律:

    ⑶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①光从光密介质入射光疏介质。

    ②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⑷光导纤维

全反射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于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光纤有内、外两层材料,其中内层是光密介质,外层是光疏介质。光在光纤中传播时,每次射到内、外两层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这样使从一个端面入射的光,经过多次全反射能够没有损失地全部从另一个端面射出。

例题:如图所示,一条长度为L=5.0m的光导纤维用折射率为n=的材料制成。一细束激光由其左端的中心点以α= 45°的入射角射入光导纤维内,经过一系列全反射后从右端射出。求:⑴该激光在光导纤维中的速度v是多大?⑵该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解析:⑴由n=c/v可得v=2.1×108m/s

⑵由n=sinα/sinr可得光线从左端面射入后的折射角为30°,射到侧面时的入射角为60°,大于临界角45°,因此发生全反射,同理光线每次在侧面都将发生全反射,直到光线达到右端面。由三角关系可以求出光线在光纤中通过的总路程为s=2L/,因此该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所经历的时间是t=s/v=2.7×10-8s。

例题: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尾灯采用了全反射棱镜的原理。它虽然本身不发光,但在夜间骑行时,从后面开来的汽车发出的强光照到尾灯后,会有较强的光被反射回去,使汽车司机注意到前面有自行车。尾灯的原理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B.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C.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D.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解析:利用全反射棱镜使入射光线偏折180°,光线应该从斜边入射,在两个直角边上连续发生两次全反射。所以选C。

例题:如图所示,AB为一块透明的光学材料左侧的端面。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设该光学材料的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均匀减小。现有一束单色光a从原点O以某一入射角θ由空气射入该材料内部,则该光线在该材料内部可能的光路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解析:如图所示,由于该材料折射率由下向上均匀减小,可以设想将它分割成折射率不同的薄层。光线射到相邻两层的界面时,如果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则射入上一层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偏离法线。到达更上层的界面时入射角逐渐增大,当入射角达到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光线开始向下射去直到从该材料中射出。

例题:如图所示,用透明材料做成一长方体形的光学器材,要求从上表面射入的光线可能从右侧面射出,那么所选的材料的折射率应满足

A.折射率必须大于      B.折射率必须小于

C.折射率可取大于1的任意值  D.无论折射率是多大都不可能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为使上表面射入的光线经两次折射后从右侧面射出,θ1θ2都必须小于临界角C,即θ1<Cθ2<C,而θ1+θ2=90°,故C>45°,n=1/sinC<,选B答案。

试题详情

(一)、折射定律:

    ⑴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的界面时,其中一部分光进另一种介质中传播,并且改变了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折射观察(光由一种介质,垂直界面方向入射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⑵折射定律:

   

    ⑶折射率(n):

    ①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介质时,入射角正弦和折射角正弦的比,称为该介质的折射率。用n表示。

    即

    ②折射率反映了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如图光从真空以相同的入射角i,入射不同介质时,n越大,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r越小,则偏折角越大。

    ③折射率和光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有关。

    a.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速度c,与光在介质中速度之比。

        即

    b.由于。所以

    ④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

    光疏介质:折射率小的介质叫光疏介质。在光疏介质中,光速较大。

    光密介质:折射率大的介质叫光密介质在光密介质中,光速较小。

    4、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例题: 直角三棱镜的顶角α=15°, 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1.5,一细束单色光如图所示垂直于左侧面射入,试用作图法求出该入射光第一次从棱镜中射出的光线。

解析:由n=1.5知临界角大于30°小于45°,边画边算可知该光线在射到ABCD各点时的入射角依次是75°、60°、45°、30°,因此在ABC均发生全反射,到D点入射角才第一次小于临界角,所以才第一次有光线从棱镜射出。

例题:为了观察门外情况,有人在门上开一小圆孔,将一块圆柱形玻璃嵌入其中,圆柱体轴线与门面垂直,如图所示.从圆柱底面中心看出去,可以看到的门外入射光线与轴线间的最大夹角称做视场角.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n,圆柱深为l,底面半径为r.则视场角是(    )

??A、arcsin       B、arcsin

??C、arcsin??????D、arcsin

解析:如图所示,当门外的入射光线进入玻璃时,

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且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所以

观察者的视场范围变大,人的视角较小。由图可知:

sini=nsinr=n

i=arcsin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B。

例题:已知一束单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则(   )

A.这束光在水中传播时的波长为真空中的

B.这束光在水中传播时的频率为真空中的

C.对于这束光,水的折射率为

D.从水中射向水面的光线,一定可以进入空气中

解析: 由题意可知,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频率是不变的。所以当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频率不变,而传播速度变大,即波长也相应变大,波长为原波长的倍,n=,λ=λ。当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即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无光线进入空气中。

   即正确答案为A。

例题:已知介质对某单色光的临界角为θ,则(  ).

 A.该介质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等于

 B.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于csinθ倍(c是真空中的光速)

 C.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长是在真空中的波长的sinθ倍  

 D.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频率是在真空中频率的

解析:由临界角的计算公式可知:sinθ=,得n=,故A对.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c·sinθ,故B对.此单色光在介质中的波长λ=,又因为c=λf,得f =,

即可得:λ= λ·sinθ.λ为该光在真空中的波长,所以C正确.因为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且等于在真空中的频率,所以D错。

试题详情

 

   在同一均匀介质中    沿直线传播 (影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   分类(镜面反射、漫反射)

光                   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对称)

                    光的折射定律()

   光从一种介质      光的折射   棱镜(出射光线向底面偏折)

   进入另一种介质           色散(白光色散后七种单色光)

                    定义及条件(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全反射   临界角(C=arcsin)

                     全反射棱镜(光线可以改变90、180)

 

1、光的直线传播

⑴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发光过程是其他形式能(如电能、化学能、原子核能等)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⑵光线:研究光的传播时,用来表示光的行进方向的直线称光线。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而是对实际存在的一束很窄光束的几何抽象。

光束:是一束光,具有能量。有三种光束,即会聚光束,平行光束和发散光束。

⑶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影、日食、月食等都是直线传播的例证。 

⑷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小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⑸影:光线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不透明物体后面所形成的暗区称为影。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区内完全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在半影区内只能看到部分光源发出的光。如果光源是点光源,则只能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本影;若不是点光源,则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同时形成本影和半影。

   影的大小决定于点光源、物体和光屏的相对位置。

如图A所示,在光屏AB上,BC部分所有光线都照射不到叫做本影,在AB、CD区域部分光线照射不到叫做半影。

   

 

      A                          B

 如图B所示,地球表面上月球的本影区域可以看到日全食,在地球上月球的半影区域,可以看到日偏食。如图C所示,如地球与月亮距离足够远,在A区可看到日环食.

C

例题:如图所示,在A点有一个小球,紧靠小球的左方有一个点光源S现将小球从A点正对着竖直墙平抛出去,打到竖直墙之前,小球在点光源照射下的影子在墙上的运动是  

A.匀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变加速直线运动     D.匀减速直线运动

解析:小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时间t后水平位移是vt,竖直位移是h=gt2,根据相似形知识可以由比例求得,因此影子在墙上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例题: 古希腊某地理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6月21日正午时刻,在北半球A城阳光与铅直方向成7.5角下射.而在 A城正南方,与A城地面距离为LB城 ,阳光恰好沿铅直方向下射.射到地球的太阳光可视为平行光,如图所示.据此他估算出了地球的半径.试写出估算地球半径的表达式R=        .

解析:太阳光平行射向地球,在B城阳光恰好沿铅直方向下射,所以,由题意可知过AB两地的地球半径间的夹角是 7.5,即AB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就是7.5。如图所示,A、B两地距离L可看做是弧长,地球的周长为2πR,由=,得R=24L/π

2、光的反射                        

   ⑴反射定律

   ⑵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

   ⑶反射定律的应用

     ①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图二)

控制光路:

   a:平面镜转过角,其反射光线转过角(见图三)

   b:互相垂直的两平面镜,可使光线平行反向射光(见图四)

      

c:光线射到相互平行的两平面镜上,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见图五)

⑷平面镜成像

   ① 像的形成:如图所示,光源 “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 反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全部交于“S ¢”, 即反射光线好像都从点“S ¢”。(见图六)

       

   ② 平面镜成像作用

   a . 已知点源S,作图确定像S的位置(见图七)

   方法: 根据反射定律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反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的交点即  像S’                     

   b . 已知光源S’位置,作图确定能经平面镜观察到(见图八)

       

    S的像S¢,眼睛所在的范围

    方法:  ① 根据成像规律找到S’

       ② 光线好象从S’射出

   c. 已知眼睛上的位置,作图确定眼睛经平面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

   方法一: 根据反射定律作用(见图九)

方法二: 光线“好象”直接入射眼睛的像E¢(见图十)

                   

③平面镜成像规律:正立、等大、虚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⑸球面镜:

   反射面是球面一部分的镜叫做球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凹镜。用球面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凸镜。

   凹面镜:具有汇聚作用,使物体成倒立的实像和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面镜:具有发散作用,使物体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可增大成像范围。

   具体实例:耳鼻喉科大夫头戴的聚光灯装置是凹面镜,汽车司机旁视镜是凸面镜,其作用是增大视野。

   球面镜的焦点和焦距:作为常识一般的了解即可。

   凹镜:平行光线射到凹镜面上,反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凹镜的焦点,用F表示,是反射光线实际交点是实焦点,如图9所示。顶点P是镜面的中心点。O点为球心。连接球心O与顶点P的直线叫主光轴又称主轴。焦点到顶点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R是球的半径。

凸镜:平行光线射到凸镜面上,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镜的焦点,因不是反射光线实际交点,是虚焦点。其焦距:,主轴定义与凹镜相同,如图10所示。

例题:一个点光源S对平面镜成像.设光源不动,平面镜以速率v沿OS方向向光源平移,镜面与OS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则光源的像S将(   ).

A. 以速率0.5 v 沿SS连线向S运动

B.以速率v沿SS连线向S运动

C.以速率v沿SS连线向S运动

D.以速率2v 沿SS连线向S运动

解析:点光源S的像SS对称于平面镜,由几何关系可知,OS连线与镜面交点为O,并有OS=SS=OS,构成正三角形.当镜面沿OS平移到S点,同时像点SS处沿SS连线移到S处,故像点S速率也为v,方向由S指向S

故所以选B。

例题:如图所示,画出人眼在S处通过平面镜可看到障碍物后地面的范围。

解析:先根据对称性作出人眼的像点S  /,再根据光路可逆,设想S处有一个点光源,它能通过平面镜照亮的范围就是人眼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范围。图中画出了两条边缘光线。

例题:如图所示,用作图法确定人在镜前通过平面镜可看到AB完整像的范围。

解析:先根据对称性作出AB的像A/B/,分别作出A点、B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射到的范围,再找到它们的公共区域(交集)。就是能看到完整像的范围。

例题:平面镜水平放置,一条光线以60°入射角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不变,而平面镜转动10°时,反射光线与水平面夹角可能是(   )

   A.10°    B. 20°   C.40°    D.50°

解析:根据反射定律,可画出如图所示光路图,此时反射光线与水平面成30°,镜面转动10°,依题意可顺时针转动,也可逆时针转动,前者法线顺时针转动10°,入射角减小10°,反射角减小

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20°,反射光线与水平面夹角变50°,后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增大20°,与水平面夹角变为10°,故应选A、D。

  例题:关于实像和虚像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像能用眼睛直接看到,但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B.实像呈现在光屏上,但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

   C.实像是实际光线集合而成,能用照像机拍摄。

   D.虚像总是正立的,而实像总是倒立的。

  解析:物体发出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人就能观察到这个物体。根据虚像的成像原理,选项A正确。实像可在光屏上呈现,人眼睛视网膜也是光屏,也能直接观察到,B选项错误。C、D选项均正确,故,A、C、D选项正确。

   本题正确选项的结论,应记住,可在一些问题处理过程中,用做判断依据。

3、光的折射:

试题详情

7、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

(1)绝对温度:-273.15℃,叫做绝对零度,又叫热力学零度。

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

(2)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T=t+273.15K

ΔT=Δt

(3)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零度不可能达到,这个结论称做热力学第三定律。

例题:电冰箱是一种类型的制冷机,是用机械的方式制造人工低温的装置。下图为电冰箱的原理图,一般电冰箱使用氟里昂12,即二氯二氟甲烷(CCl2F2)作为制冷剂。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叙述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②一小孩看到电冰箱能制冷,便打开电冰箱使室内凉快些,试问此方法是否可行?

③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的管道中不断循环,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冰箱的内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并吸收热量。

B.在电冰箱的外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并放出热量。

C.在电冰箱的内管道中,制冷剂剧烈压缩吸收热量。

D.在电冰箱的外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放出热量。

解析:①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热源移向高温热源,要实现这种逆向传热,需要外界做功。气态的制冷剂二氯二氟因压缩机中经压缩成高温气体,送入冷凝器,将热量传给空气或水,同时制冷剂液化成液态氟里昂,再通过膨胀阀或毛细管进行节流减压膨胀后,进入箱内蒸发器,液态氟里昂在低压下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蒸发为气体,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产生低温环境,蒸发后汽态的制冷剂再送入压缩机,这样周而复始,由外界(压缩机)做功,系统(制冷剂)从低温热源(蒸发器)吸热,把热量传到高温热源(冷凝器),从而在冰箱内产生低于室温的温度。

②因为电冰箱的吸热装置(蒸发器)和散热器(冷凝器)同处室内,因此无法使室内温度降低,由于压缩机不断消耗电能做功转化为内能,室内温度还会升高。

③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A、D

试题详情

6、热力学第二定律

(1)扩散现象具有方向性

(2)热力学第二定律

①两种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也可以表述为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②两种表述是等效

试题详情

5、第二类永动机

(1)热机:①概念:热机是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

②热机的效率热机做的功W和它从热源吸收的热量Q1的比值,叫做热机的效率。

η=

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2)第二类永动机

①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叫第二类永动机。

②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

第二类永动机虽不违背守恒定律,不可能制成,是因为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过程具有方向性。

试题详情

4、热传导的方向性

(1)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2)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必须借助外界的帮助

(3)热传导具有方向性

(4)所有的宏观自发过程都具有单向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