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9.我国华南地区的下列沿海省级行政区中,北回归线没有穿过的是:
A.台湾 B.海南 C.广东 D.广西
8.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A.北极点上 B.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C.南极点上 D.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7.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1:1000万 B.1:10000万
C .1:500万 D.1:5000万
6.当全球9月1日和9月2日的范围各占一半时,北京时间为
A.9月1日16时 B.9月1日8时 C.9月2日16时 D.9月2日8时
根据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第7题。
读图“三幅经纬网示意图”,完成4-5题
4.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⑤
5.关于图中各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洋 B.②地所在海区盛行季风洋流
C.③地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D.⑤地位于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1-3题。
1.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西北 B.东南
C.正北 D.正南
2.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选择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
3.图中瀑布的落差不可能为
A.60米 B.50米 C.40米 D.30米
3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涯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节气与月份的关系并不固定,而节气对农业生产等活动有着很大影响。为使节气与月份之间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关系,沈括大胆提出了一种纯阳历的历日制度,即十二节气历法。这种历法可以说是历法史上带有革命性的创意。它完全以太阳视运动为计算依据,按节气定历,既简便易算,又有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但由于这种阳历否定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的阴阳
合历,不可避免地招致“怪怨攻骂”而难以实行。可是,沈括满有信心地说:“然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如今,世界通用的阳历,其实质与沈括的“十二节气历”是很相似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⑴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沈括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方法。(6分)
⑵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沈括作为科学家所具有的素质。(9分)
醒民高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
请考生根据本省情况选择作答。
35.(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编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 戊戌变法,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5分)
(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0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