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1523  431531  431537  431541  431547  431549  431553  431559  431561  431567  431573  431577  431579  431583  431589  431591  431597  431601  431603  431607  431609  431613  431615  431617  431618  431619  431621  431622  431623  431625  431627  431631  431633  431637  431639  431643  431649  431651  431657  431661  431663  431667  431673  431679  431681  431687  431691  431693  431699  431703  431709  431717  447090 

3.加强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                     4.从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的比较认识中外政治文明的特点。

序号
考点I
课标要求
考点II
考点解析
(1)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含义:又称封帮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
3、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4受封者的义务: 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5、作用:①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③层层分封,国家政权有松散走向严密
6、遭到破坏:①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
②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县制取代。
 
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主要特点:①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②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③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作用:①保障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和垄断地位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
宗法制对今天生活的影响:①积极--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②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2)
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2、商鞅变法;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人物: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3、目的:富国强兵;
4、理论基础:法家学说
5、内容:
  以农求富增强经济实力
(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井田,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维护地主利益)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首倡重农抑商,影响深远;增强秦国实力)
(3)统一度量衡--(颁布标准度量衡器,促进经济交流和国家统一)
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打击贵族势力,维护新兴地主利益)
 (2)废除“世卿世禄”制
 (3)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强化统治)
 (4)推行县制--(秦国在春秋已设县,君主直接任免县令,加强中央集权)
 (5)燔诗书而明法令--(烧毁宣扬儒家思想的书,强化法家思想统治地位)
 (6)变革社会风俗--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6、结局--侵犯贵族利益,孝公死,商鞅被杀,但商鞅之法未废
7、影响--(1)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
      (2)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对后世影响深远     (3)经济上: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4)军事上: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国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秦的统一
 
1、背景:(1)商鞅变法,国富兵强
     (2)战争使人民渴望统一
     (3)嬴政雄才大略,吸引人才
2、时间:BC230-221 韩赵魏楚燕齐
 
 
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
 
 
 
 
 
 
 
 
 
1、皇帝由来: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故称“皇帝”
2、皇帝独尊:只有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玉印称为“玺”
3、皇权至高无上:(1)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
         (2)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3)军队调动由皇帝控制。
4、中央官制:
  三公: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  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九卿: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5、秦朝中央官制的作用:(1)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的手中。(2)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郡县制
 
1、春秋战国出现,秦朝采纳李斯建议推广全国
2、内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形成“郡-县-乡---里”行政结构
影响:
3、作用:(1)将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有效控制;
     (2) 奠定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条件
  (1)经济基础: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2)政治探索:商鞅变法实行限制
  (3)思想基础:法家思想    (4)现实条件:秦的统一
 
 
 
秦始皇△
 
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2)交通方面:修建驰道;开通灵渠。
 
(2)文化方面: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3)军事方面:南征越族;北方修筑抵御匈奴的长城,进行大规模移民。
(4)法律方面: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3)
汉到元政治的演变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北魏孝文帝改革: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2、措施:中央: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地方:颁布“推恩令”,嫡长子继承王位,诸子分割土地,归郡管辖。王国越来越小,中央集权加强
 
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的背景:
  (1)改革的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2)改革的有利条件: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
  (3)改革的必要性:北魏面临统治危机:宗主督户制: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和徭役
                   民族矛盾:没有处理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4)改革的推动力:统治者因素
2、改革的内容: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2)颁布均田令:推动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
   (3)设立三长制:健全地方基层政权,取代宗主督户制,保证国家对人民有效控制
   (4)租调制:农民脱离豪强地主转向国家,成为编户齐民,有利于国家收入增加
   (5)迁都洛阳:经略南方,加强对中原的控制
   (6)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姓氏、通婚姻、改籍贯)
   (7)仿效汉族政治制度(礼乐制度和官制)
3、改革的影响:
(1)促进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与周边国家地区有商业往来
(2)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过程
(3)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和民族大融合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1、特点:三省指中书(负责起草诏令),门下(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都对皇帝负责
2、作用:①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②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③三省六部的确立和完善,使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
 
 
唐太宗△
 
 
 
1、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射杀兄长,确立太子地位
2、统治思想:民本思想,吸取隋亡教训,深信“民惟国本,本固邦宁”
3、统治政策  政治上:选官不拘一格,不避亲仇,任用魏征
        经济上:休养生息 轻徭薄赋,推行均田制 
        法律上:法务宽简,慎用刑罚,制定《唐律》
        科举制度: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
        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无论中华夷狄,爱之如一,被尊为“天可汗”
4、前期选贤任能,虚怀若谷,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出现“贞观之治”
        后期“渐恶直言”,大兴土木。
 
 
宋的集权措施
 
 
 
1、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行政上: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少量留地方,大部分归中央
   军权:将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2、影响:①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维护了国家纺一和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②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的后患。
 
王安石变法△
 
 
1、背景:(1)北宋面临积贫积弱的局面  (2)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的庆历新政未缓解危机
2、时间: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进行变法
3、改革内容:
  理财措施: 青苗法: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使农民免于高利贷盘剥
       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使土地面积大大增加
       免(募)役法:向不服役的人(包括地主、官僚),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市易法: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卖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丈量核实人户的占地数量,据此征收赋税
       均输法:发运使采购物资应减省费用
 强兵措施:  保甲法:编农民为保甲,寓兵于民,兵民合一,强化封建统治秩序,为精简部队创造条件
       将兵法: “将”为军队编制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武艺高强的武官担任,专管训练
培养人才的措施:改革科举制:废除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科
         整顿太学:太学生成绩优异不经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设置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4、结果:(1)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现象,国力得到增强
     (2)有些措施增加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元的中央官制
 
①设中书省,替代前代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②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是中国古代地主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丞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过程:1380年,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由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秦以来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集相权与皇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
 
明朝的内阁:(1)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设殿阁大学士。
      (2)明成祖时,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随侍皇帝,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3)     (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有了票拟权,但票拟是否采用,取决于皇帝披红
(4)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下属机构
 
清朝的军机处:
①设立背景:清初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康熙时设南书房;到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设立军机处,皇帝挑选亲信官员担任军机大臣。
②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重要标志。
③军机处的最大特点:“简、速、密”。作用是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康熙帝△
 
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1、平定三藩
2、设台湾府
3、平定准噶尔分裂势力
4、雅克萨之战  1689年《尼布楚条约》
 

考题整理:

(1)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分封制

试题详情

1.宗法制与今天“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内在联系。                  2.中国古代政治机构改革对当今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借鉴意义。

试题详情

1、 古代中国的政治

◆考向定位:

试题详情

16.(2010·天津和平区模拟)下图所示的框图中,A-I都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气体,它的水溶液呈碱性;氧化物D和氧化物F都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单质E可作半导体材料。

(1)化合物A的化学式是      ,氧化物G的电子式是      

(2)组成单质E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单质H和单质E以及氧化物I 均能形成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晶体,其中单质E的熔点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氧化物I的熔点。

(3)标准状况下,将2.24L氧化物F和1.68L单质B同时通入1L氧化物G中(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

化忽略不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得溶液的PH=    。此时再向溶液

中通入2.24L化合物A,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     (填“>7”、“<7”或“=7”),用离子方程式

表示其原因:                 

(4)单质B和单质C在一定条件下可组成原电池(用KOH溶液作电解质),则该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

(1)NH3   

(2)第三周期IVA族 ;原子;低于(各1分)

(3)4NO+3O2+2H2O=4HNO3 ;1;<7;NH4++H2ONH3·H2O+H+

(4)H2+2OH--2e-=2H2O

()

试题详情

15.(2010·曲靖模拟)A~O等十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可作为工业生产J的原料,B、C、H、I为非金属单质,X的水溶液在甲型HlNl 流感的防治中常用作消毒液,D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且与X的组成元素相同。F为常见的红棕色防锈油漆颜料的主要成分,O是含氮量最高的常见氮肥,且反应⑦中L与M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2,A、E、J、N 中含有同一种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步骤⑥的目的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1分),设备I中的反应温度是____________(l分),这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l分)。

⑶组成B、C、I三种单质的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用化学式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试题详情

14.(2010·厦门模拟)下列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有的生成物未列出),其中:D为碱,G为酸,金属甲在G 的浓溶液中会钝化;F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A、B、C、D、E均由Q、R、X、T四种短周期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且Q、R、X、T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R和X相邻;Q和T同主族,Q为非金属元素,T为金属元素。则:

 (1)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R、X、T的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A和G等物质的量反应产物的水溶液显    性,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3)A和X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H均为12的D溶液和F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之比为        

(5)为保护环境,通过安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使尾气中的E和CO反应转化为两种空气的成分,当反应转移l mol电子时,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总体积为    L。

[答案]

  (1)第二周期VIA族;O  N  Na

催化剂
 
  (2)酸, NH+4+H2O  NH3·H2O+H+


 
  (3)4NH3+5O2  ==== 4NO+6H2O

(4)1:1010(或10-10,10-10:1)

  (5)14

试题详情

13.(2010·天津和平区模拟)已知A为常见金属,X、Y为常见非金属,X、E、F、G常温下为气体,C为液体,B是一种盐,受热极易分解,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较广(如被用作某些电池的电解质)。现用A与石墨作电极,B的浓溶液作电解质,构成原电池。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注意:其中有些反应的条件及部分生成物被略去)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反应④为A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生成单质Y和A的氧化物,其反应方程式为

                                   

(2)从D溶液制备D的无水晶体的“操作a”为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5)原电池反应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

(1)2Mg+CO2  ==== 2MgO+C (2)将D溶液在HCl气流中蒸干

(3)②4NH3+5O2 ==== 4NO+6H2O

 

(4)⑤C+4HNO3(浓)====CO2↑+4NO2↑+2H2O

(5)2NH4++2e- ==== 2NH3↑+H2

试题详情

12.(2010·烟台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比镀锌铁更耐腐蚀,镀层能对铁制品起电化学保护作用

   B.离子化合物中可以不含金属元素

   C.12C和14C互为同位素,而C60与C70互为同素异形体

   D.若硝酸与锌反应还原的产物为N2O,被还原硝酸与未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解析]选A。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后,形成原电池,铁比锡活泼,铁做负极失电子易被氧化;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损后,形成原电池,锌比铁活泼,铁做正极,受到保护,因此A选项错误;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不含金属元素,B选项正确;12C和14C互为同位素,而C60与C70互为同素异形体,C选项正确;假设生成1mol的N2O,xmol锌参与反应,由得失电子相等:1×2×(5-1)=2x  x=4 mol 生成硝酸锌的物质的量为4 mol,n(被还原硝酸):n(未被还原硝酸)=1×2:4×2=1:4,D选项正确。

试题详情

11.(2010·台州模拟) 如图,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不能确定

[解析]选C。假设两个容器的状况为标准状况,①中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为c=(VL÷22.4 L·mol-1)

÷VL=1/22.4 mol·L-1  ②中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为c=(2/3×V/22.4)mol÷2/3L=1/22.4 mol·L-1  因此C选项正确。

试题详情

10.(2010·济南模拟)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50mL4 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L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所得到的铁的物质的量为(   )

    A.0.21mol       B.0.25mol       C.0.3mol        D.0.35mol

[解析]选B。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说明铁元素在溶液中以Fe(NO3)2形式存在,根据氮元素守恒可以求出n[Fe(NO3)2]=[0.15L×4 mol·L-1-2.24L÷22.4L·mol-1]

÷2=0.25mol,再由铁元素守恒,可以知用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所得到的铁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