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2212  432220  432226  432230  432236  432238  432242  432248  432250  432256  432262  432266  432268  432272  432278  432280  432286  432290  432292  432296  432298  432302  432304  432306  432307  432308  432310  432311  432312  432314  432316  432320  432322  432326  432328  432332  432338  432340  432346  432350  432352  432356  432362  432368  432370  432376  432380  432382  432388  432392  432398  432406  447090 

10.(2010年天津卷)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解析]B  图一为汉代出现的两头牛牵引的耦犁(二牛抬杠),回转不便;图二是唐代出现的曲辕犁,可控制耕土的深浅。从图1到图2的变化中,犁的变化是最主要的部分,因此这直接反映出耕犁技术的进步和成熟。

试题详情

9.(2010年浙江卷)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解析]D  图(1)是东汉时期出现的一牛挽犁,图(2)是西汉时期出现的耦犁(二牛抬杠)。春秋战国时期,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西汉时,赵过推广耦犁(二牛抬杠),但这种两牛牵引的耦犁回转不便,到东汉时,在一些地方开始被比较轻便的一牛挽犁取代。由此,战国、秦、西汉都早于东汉,排除A、B、C三项。

试题详情

8.(2010年浙江卷)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解析]B  题干材料中的“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A项正确。 “卖新丝”“粜新谷”,反映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C项正确。“新丝”是手工业品,“新谷”是农作物,反映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土地问题,故B项错误。

试题详情

7.(2010年上海历史卷)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解析]A  此题考察第2分册第1课第1自然段:距今1万年年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故选A。

试题详情

6.(2010年上海历史卷)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商品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有

A.西域、大食、波斯       B.大食、波斯、新罗

C.西域.日本、大食       D.波斯、新罗、日本

[解析]A  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在课文中有。 选项中的日本、新罗是不能通过陆路通道过去的,必须走海路,故选A。

试题详情

5.(2010年上海历史卷)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边境贸易?

A.东晋     B.南朝       C.北宋      D.南宋

[解析]C  榷场在两宋时期都有,此题解题关键在于都城,都城在开封,是北宋。故选C。

试题详情

4.(2010年四川卷)丝绸之路是汉代中外交流的见证。图7中①所示中国通往南亚、中亚的交通要冲是

A.葱岭      B.玉门关      C.大宛      D.安息

[解析]A  从于阗往西出国境应是“葱岭”,而玉门关在阳关以北,C、D两项在国外。

试题详情

3.(2010年四川卷)农耕文化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面貌,影响深远。“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解析]D  项错在“基本瓦解”,应为“受到一定冲击”(资本主义萌芽及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试题详情

2.(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下表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上表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解析]A  此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的能力。通过对图表的解读,故选A。

试题详情

说明:本资料精选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和全国新课标地区名校月考、联考、大市模拟试题,对备战2011年高考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1.(2010年广东卷)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 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解析]C  庄园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证明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