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2446  432454  432460  432464  432470  432472  432476  432482  432484  432490  432496  432500  432502  432506  432512  432514  432520  432524  432526  432530  432532  432536  432538  432540  432541  432542  432544  432545  432546  432548  432550  432554  432556  432560  432562  432566  432572  432574  432580  432584  432586  432590  432596  432602  432604  432610  432614  432616  432622  432626  432632  432640  447090 

3.试题呈开放性,语用的特点更加鲜明

    一般说来,较多的语言表达题所给的材料,或者提供一种情境,或者提供一种仿拟的样式,目的在于激活考生的思维,引发联想和想象,并按照要求作表达。因而答案更加灵活而富有弹性。换言之。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积累,写出各式各样的符合要求的答案来。譬如25、2002年第25题: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水是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这道题的综合性这里姑且不说,单说它的开放性。你仍然可以像试题所给例子一样去描写自然景物,也可以写自己社会生活的体验,还可以从亲情感受上写“母爱是生命的一首歌”,甚至可以从建筑物方面来写“窗是屋子的一双眼睛”,等等。不过,如果缺少生活的积累,语言表达能力不高,做这样的试题还是很困难的。

    试题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隐含着创新精神和广性化的因素,因而语言表达的特点更明显。

试题详情

2.试题的考点呈综合性

    考点呈综合性,应该从下列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试题考的是语言表达能力,但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表达与认识能力密不可分,言语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密不可分。这是所谓综合性的一个方面的含意。

    另一方面,一道试题的语言表达形式也往往是多种兼用,一道题只考一种表达形式的试题相当少见。

    请看2000年的第26题

    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达,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1)                               

    (2)                               

    这道题,是一道仿写题,但从表达形式上说,它包含着仿写、类比和修辞的排比(“连续类比”)这三者;从内容上说,它考查考生对“友谊”、“勇敢”、“信任”这三者作用的认定;从思维上说,它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考点呈综合性是很显然的。

    又如24、2002年第24题(后文将引出),表面上看只是调整语序,但是它兼及内容和形式的关联,形式又兼及短语结构、音节和谐等,具有综合性。

试题详情

    近四年的命题呈现出三个特点:

1.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考对语言表达的总要求是“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这“一定”,是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表达能力;这里的表达技能“是从操作层面说明,强调的是语言表达的操作能力。所谓语言表达技能,就是《考试说明》所规定的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做到简明、连贯、得体等表达技能。这些基本的表达技能,也是最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一层意思。

    另一层意思是,试题运用的材料多来自现实,多与中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为人处事密切相关,试题材料所表达的话题也是来自现实生活的,而不是与现实生活脱离的。

    请看2002年的第23题:

    下面的句子前后脱节,请添加必要的词语使之连贯完整。

    我们学校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除计算机室、语言教室外、校园宽带网、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崭新的实验大楼也已落成。

    答:在         加上            

    这道题在高考语言表达题中是比较容易的一道题,得分率在68%左右,这里姑且不去说它。就语言材料而言,它来自学校,来自学校“硬件”的现代化建设,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密切相关;就这段材料所表现出来语言表达方面的毛病来说,也是中学生在表达中经常出现的。这类毛病出现的原因,是在写作的思维流程中,写作者脑中出现的往往是一些关键性的语言信息,其间缺少必要的填充性词语,形成了跳跃,也就是题干所说的“前后脱节”。用这样的方式来考查考生的基本表达技能,当然属于实用的表达技能的考查。

试题详情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课时

第二节  燃烧热能源        1课时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2课时

复习机动             1课时

小计               6课时

西安高级中学课堂教学教案

      年级   45911      学科   化学  

授课时间
2009年6  月  29  日
教材版本
人教版
选修四
授课人
柴荣增
 
课  题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课  型
新授课
共 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2. 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  对焓变和反应热的教学采用:以相关旧知识的简单回顾(相关基础)→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数据分析→讨论交流→形成认识→巩固理解
2、对热化学方程式的教学采用:提出课题→学生自学教材→用对比的方法找出与化学方程式的异同点→归纳整理→交流(可列表汇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实际上反应热不仅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研究反应热对化工生产也有重要意义。
2、通过本节的学习加深对学习反应热重要性的了解,体会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焓变,Δ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课前准备
学法
认真预习,仔细听课,做好笔记,小组交流,然后与本章“归纳与思考”进行对比,加以补正最终落实到记忆理解和掌握。
教法
教学方法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可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注意启发和问题驱动。
实验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思路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一、反应热  焓变:恒压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
   (1)符号:用△H表示。
   (2)单位:一般采用kJ/mol。
   (3)可直接测量,测量仪器叫量热计。
   (4)研究对象:一定压强下,在敞口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5)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6)反应热表示方法:
   ①当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反应为放热反应,△H为“一”或△H<0
②当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反应是吸热反应,△H为“十”或△H>0
二、热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
   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
   3.热化学方程式的舍义
   描述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某状态下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4.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讨论]在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当中,有哪些反应伴随着能量(热量)变化?

  [引言]通过讨论知道,在化学反应当中,常件有能量变化,现在我们来学习化学反应

中的能量变化。

[板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试题详情

4. 内容特点

  通过初中和高中必修化学课程的学习,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并不陌生,但系统地研究反应热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像焓变、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等热化学理论概念,学生学习起来会觉得抽象、艰深。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能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些理论概念,编者在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行文注意把握分寸,力求简明、通俗,回避对热化学理论深入的讨论和严格的数学推导。

试题详情

3. 内容结构

  (1)反应热和焓变概念是本章学习的起点,必须让学生对它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由于课程标准对它们的要求不高,因此教科书做了简化处理。

  (2)热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热计算的基础,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科书采用启发式的编写方法,让学生自己分析探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得出结论后再与章末的“归纳与整理”对照更正,作为自己学习与归纳能力的一次测试。

  (3)化学反应热有多种,其中燃烧热与燃料的品质有关,因而也就与能源有关,所以教科书将燃烧热与能源放在一节来讨论。这一节提供的燃烧热数据,是计算反应热的重要依据。教科书中编写的关于能源的“资料”和“科学视野”,对于学生了解我国能源发展状况以及如何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均会有一定的帮助。

  (4)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是本章的重点,因为热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第三节中,盖斯定律是个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科书以测山高为例,并用能量守恒定律来论证。学生在掌握了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基础上,利用燃烧热的数据,就可以进行简单的热化学计算。

  本章的内容结构如下图所示:

试题详情

2.学情分析

  在必修化学2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章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与提高。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章通过化学能与热能转化规律的研究帮助学生认识热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实际意义。

试题详情

1. 地位和功能

本章包括“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燃烧热能源”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三节,属于热化学基础知识。热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热现象的科学,曾为建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提供了实验依据,反过来,它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具体应用。它主要解决各种热效应的测量和计算问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