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文中画线处所说建造50兆瓦电站需要100台1兆瓦电机的必要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充分考虑风源状况,确保在风速较低时也能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足够电能。
B.为空气发电机提供足够数量的可供压缩储存的空气。
C.综合使用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技术,使之相互补充、相互利用。
D.开辟全新的能源提供新途径,充分利用取之不尽的风力和空气。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
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C.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
D.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
这篇文章题为“沙尘暴”,而且是围绕“沙尘暴”来展开论说的,那么究竟何谓沙尘暴,这是首先要正确理解的。第7题列出的四种解释都来自原文,最准确的是A项。B项是一种描述性的说法,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解释,可排除。C项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因为风对草原带风化物进行筛选分类,只是有一部分“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形成了沙尘暴,并没有解释沙尘暴的含义,也可排除。D项也是说沙尘暴形成的原因,也不算作解释。A项说沙尘暴是“天气现象”,它形成的原因是“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了“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这些都是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应选A。
第8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答案是B。“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个句子在文中内涵比较丰富,需要仔细体会。本题提供的四个选项都与全球生态平衡有关,都有一定的干扰度。A项说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一定的作用,基本上用的是原文句子,符合原意,是正确的。C项除“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对原文略有改动外,其余都是用原文的句子,符合原文意思。D项说沙尘不仅在土壤分布与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重要角色,只是对原文作了简化,并无实质性改变。而B项说“沙尘逐渐集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不符合文意。因为沙尘暴不是由沙尘逐渐积聚形成的,更没有起到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所以理解错误。换个角度说,原句说的是“沙尘”的作用,B项暗转为“沙尘暴”了。
第9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不正确的是A。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楚原文中哪些因素导致了沙尘暴灾害的加剧。文中提供的大量信息足以提示考生“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肯定与人有关,与人的活动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显然应该是纯自然状态下造成的内容。B、C、D三项都与人的活动有关,应该说都是正确的。只有A项说的是地质史上的一种现象,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后的一种结果,因而不是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
第10题考查推断能力,答案是C。A项推断的依据是原文中“澳大利亚的尘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但这段原文上是说“沙尘暴虽给……带来好处”,不能推断“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这一结论。B项依据原文“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气吹向大陆”作推断,但从中并不能推出“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的结论。D项推断的依据是哥德说的“大自然是不会犯错的”,但不能推出“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的结论。C项是基于全文立论的,符合作者的本意,因此是正确的。
9.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
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
8.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
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1.C(错在“封闭性的文化系统”,请看文章末段“通过商业实践熔铸变通……”之说)
2.B(A项“民众”之说不当,原文“衣冠”指世族;C项错在“道家学派”无根据,第三段的“道学”指儒学道流;D项错在“徽州文化的主体”之说)
3.A(B项“具有普遍意义”无根据;C项“国家观念淡薄”与文意不合;D项主要错误在于把“科技近现代化”看成是商人“促进”的)
4.D(该项“致使”之说文中无据,或者说前后无因果关系)
(一)1.(1)证明东晋已出限楷书这一字体;(2)为《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作品提供了旁证。(参考一、二两段末句作答;必须有“旁证”的意思)
2.(1)(史载)说明《兰亭序》的由来;(2)说明《兰亭序》及其摹本的去向。
3.当时就有楷书、行书的记载;流传至今的碑贴摹本。
4.D、E(A项前一分句错,请注意第二段原文的表述和“但”的作用;B错,就是依据当时的出土作推断的;C错,“批示”的内容及引用意图都表明毛泽东对压制不同观点不满)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