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2528  432536  432542  432546  432552  432554  432558  432564  432566  432572  432578  432582  432584  432588  432594  432596  432602  432606  432608  432612  432614  432618  432620  432622  432623  432624  432626  432627  432628  432630  432632  432636  432638  432642  432644  432648  432654  432656  432662  432666  432668  432672  432678  432684  432686  432692  432696  432698  432704  432708  432714  432722  447090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     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

    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布局做出了    ,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     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     依然保留的

    拼搏精神。

    A.莅临          计划             不仅是/而且是

    B.莅临          规划             不是/而是

    C.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

    这是2003年全国卷的第3题,备选词语都是最常用的近义词语,与上题不同的是实词、虚词(关联词语)融合于一题。“莅临”和“亲临”都有到的意思,而“亲临”更强调亲自到,可见句①应选“亲临”。“计划”和“规划”是近义词语,但“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批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而“规划”是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根据句②的意思,当用“规划”。“不是/而是”是否定与肯定的关系,“不仅是/而且是”表达的是既肯定前者,又进一步肯定后者。依据句③的意思,当选用后者,可见本题答案为C。

试题详情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      。1905年,清朝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之失去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的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      话题。

    A.限定          抨击             生僻

    B.限制          批评             生僻

    C.限制          批评             冷僻

    D.限定          抨击             冷僻

    这是2002年全国春季招生试卷的第3题。备选的6个词语全是常用词语,“限定”与“限制”、“抨击”与“批评”、“生僻”和“生冷”都是近义词语。“限定”和“限制”都有规定范围、不许超过的意思,但“限定”要有数量等方面的规定,与“八股文”的要求更一致;“批评”与“抨击”基本意思相近,但“批评”是指出缺点或错误,“抨击”是用批评来攻击,词义更重,感情色彩更强烈,与文段中的“严厉”更协调一致;“生僻”与“冷僻”都有不常见的意思,但“生僻”侧重于不熟悉,“冷僻”更强调不常见,依据“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话题”当用“冷僻”。可见本题答案是D。

试题详情

2.着重考查近义词语的辨别

    例1中的3组是近义词语,已作分析。例2中的“聚集”和“云集”是近义词语。“云集”比喻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用“聚集”显然不合适。“品味”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用来形容文学作品显然不准确;而“品位”指文学作品等达到的水平,句②只能用“品位”。“赞扬”有称赞的意思,又有表扬的意思;“赞叹”只有称赞的意思。依据句③的内容,理应选用“赞叹”。又如过去考过的“装载、承载”,“正确、准确”,“耸人听闻、骇人听闻”等,都是近义词语。只有准确地理解它们在词义上的微细差别,并结合语境,才能正确答题。

试题详情

    高考语文试卷几乎是每年必有实词运用的试题,其试题的特点主要有下列三点:

1.着重考常用实词的运用

    现代汉语实词数量巨大,高考着重考查对常用词语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在常用词语中,从词性来说,又着重考查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偶然兼及其他词类。

    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A.窜改          驱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          驱除             溶解

这是1999年全国卷的第3题。被选6个词语,全是常用动词。“窜改”只是改动意思,而“篡改”却有“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的意思。可见句①只能选用“篡改”。“驱除”有赶走、除掉的意思,“祛除”有除掉的意思,现在用于去疾病、邪祟方面,只能用“祛除”。“溶解”指物质成为溶液的过程,而“融解”的意思为融化,句③只能用“融解”。

例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     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

    接受“稽查犬”的检验,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

    高     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

    颜画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A.聚集          品位             赞扬

B.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位             赞叹

D.聚集          品位             赞扬

    这是2000年全国卷的第3题。所选3组6个词语,主要是常用动词,兼及常用名词“品位”“品味”。其难易度与例1相仿佛。

试题详情

5.B(“从而“是连词,表示结果和目的。一般来说,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B句“从而”前后不构成这样的关系。应该删去“从而”)。

试题详情

4.D(D项“被”是多余的,应删去,因为“应邀”就包含着被动的意思)。

试题详情

3.C(“难免”表客观不易避免。“不管”表示条件关系,“尽管”表让步;“虽然”用在上半句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固然”,连词,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试题详情

2.C(“甚至”提出突出的事例;“以致”多表法不好的结果;“以至”用在下一句话的开头,表示结果)。

试题详情

1.A(“马上”、“立刻”都表紧迫性,但“马上”的紧迫性有时幅度较大,“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重在评价,“不免”表示客观上不易避免;“越发”限于同一事物的进步变化大,两种事物比较不能用“越发”)。

试题详情

5.下列各句中的“从而”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些文明成就积淀在文化中,又通过教育传授给新一代,从而使新一代获得比前代

  更高的新的起点。

B.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从而思考教育的深层次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C.国家女排以三比二击败了南美劲旅,从而获得七战七胜的成绩。

D.现在国有资产中既有国家直接投资形成部分,又有地方,部门投资形成的部分,从

  而使现有国有资产的划分出现了很大困难。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