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作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其中表示物体不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图( )。
5、(6分)如图运动传感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发射器内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发射装置,接收器内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接收装置。其测量的原理是:固定在小车上的发射器向接收器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信号和一个超声波信号,接收器在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时开始计时,在接收到超声波信号时停止计时,计算机根据两者到达的时间差Δt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计算出发射信号时小车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1)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v=340m/s,红外线的传播速度v'=3×108m/s。在某次测量中,小车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为0.9m,请分别算出超声波和红外线在两者间传播所需的时间t和t'。并简要说明计算机在计算小车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S时,可以忽略红外线传播时间的原因。
(2)请写出计算机计算小车和接收器之间距离S的公式(用字母符号表示)。
试题Ⅱ拓展部分(重点中学学生必做)
4、(8分)如图所示长为L的木棒下端离开一个窗户上沿的距离为L,窗户本身的高也为L,若木棒自由下落,则(1)木棒的下端到达窗户顶的时间t1=?
(2)木棒上端刚离开窗户底的时间t2=?
(3)木棒全部通过窗户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1、(6分)一列从浦东国际机场开往龙阳路的磁悬浮列车长53.98m,列车运行时的总质量约为200吨,列车启动后的4分钟即可达到430km/h的运行速度。请根据以上资料,求:
(1)如列车启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它的加速度约为多大?
(2)若列车所受的平均阻力为车重的0.001倍,则列车运行时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大?
※2、(6分)如图所示,在电线杆的两侧常用钢丝绳把它固定在地上。如果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A=∠B=60°,每条钢丝绳的拉力都是300N,求:两根钢丝绳作用在电线杆上的合力为多大?
3、(8分)一光滑斜面放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不动,某物体放在斜面上。已知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400N,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大小为300N。求:(1)该物体的质量多大?(2)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多大?(3)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多大?
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1)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A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设为h0。
(2)然后再依次进行实验题第1题中的各项操作。
(3)计算与作图时用(h-h0)代替h。
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
A、此方案正确可行;
B、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
C、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
其中合理的意见是 。(选填一项评论意见的序号即可)
1、请你用以下器材: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示)、一辆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一把。在下列各小题中,根据相关题目的要求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1)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2)用米尺测量点A1与点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α= .。
(3)在测得S的同时,再用米尺测量点A1相对于点A2的高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 。
(4)改变 ,重复上述测量。
(5)以h为横坐标,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10、一架梯子斜靠在光滑竖直的墙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梯子受到 ( )
(A)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 (B)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C)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D)三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9、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B)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C)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
(D)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
7、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从某一时刻起用水平恒力F推物体,则在该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 ( )
(A)立即产生加速度,但速度仍然为零 (B)立即同时产生加速度和速度
(C)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D)立即产生速度,但加速度仍然为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