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4705  434713  434719  434723  434729  434731  434735  434741  434743  434749  434755  434759  434761  434765  434771  434773  434779  434783  434785  434789  434791  434795  434797  434799  434800  434801  434803  434804  434805  434807  434809  434813  434815  434819  434821  434825  434831  434833  434839  434843  434845  434849  434855  434861  434863  434869  434873  434875  434881  434885  434891  434899  447090 

1.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已做了调整,增加了清明(4月4日或5日)、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中秋(农历八月十五)等传统节日为国家假日。下列传统节日中,北京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春节      B.清明      C.端午      D.中秋

试题详情

23.(09海南卷)(10分)

请回答与机体免疫有关的问题:

(1)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应与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____

(2)某种病原微生物()初次侵入机体后,经_____细胞摄取和处理,使的_____暴露出来,并传递给_____,然后再传递给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_____;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_____;当机体再次受到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发生免疫反应。细胞乙不能对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_____。

答案:

(1)第二次免疫反应(1分)

(2)吞噬(1分)   抗原(1分)   T淋巴细胞(1分)   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2分)   记忆细胞(2分)   两种病原体的抗原不同(2分)

试题详情

29.(09广东卷)(8分)

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为     细胞,④为       细胞。

(2)⑦与④功能上的区别是       ,由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④细胞核内的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      的模板。

(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        

(4)过程③表示         ,过程⑤表示       

答案:

(1)T    B

(2)⑦可以分泌抗体而④不能     mRNA     合成蛋白质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

(4)②将抗原传递给④   病菌(抗原)直接刺激 ④

解析:本题考查了特异性免疫,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及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由图抗体可推知7为效应B细胞,再推知B细胞和T细胞,在准确推断细胞类型的基础上,判断细胞间功能的区别,并推出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mRNA。图中还表达了病菌(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的过程。

(09上海理综卷)六、(本题15分)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染病,近几年爆发了非典(SARS)、情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科学家对病毒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传播方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属于病毒,它们的结构简单,由     

   组成,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生物的生物体细胞内,这种生活方式称为     

(2)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混合型重组流感病毒,此病毒发生重组的是       

(3)某同学参加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绘制了病毒增殖的示意图,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②③④

C.①⑤②③④

D.①⑤④②③

(4)下表是各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传染病
主要传播方式
非典
接触传播
乙肝
 
艾滋病
体液传播
禽流感  甲型H1N1流感
 

(5)某地对一段时间内流感发病情况作了统计(见右图)。图中曲线在a点钱快速上升的原因是        a点以后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形成了      

(6)有些人在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初期,会选择服用抗生素。你认为这种做法合适吗?利用生物学知识说明理由。

                              

(7)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爆发后,墨西哥人为提醒人们预防甲型H1N1流感,给城市的雕塑上戴上了口罩(见右图)。戴口罩是一个很好的预防措施,写出除此以外另两个预防措施。

                 

答案:

(1)蛋白质;核酸;寄生。

(2)RNA(遗传物质;基因;核酸)

(3)C

(4)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空气(飞沫)传播

(5)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抗体

(6)不合适;理由是抗生素只是对细菌有效。

(7)注射疫苗;采用隔离措施(定期消毒;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等)

解析:

(1)病毒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病毒自己不能独立存活,需要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

(2)本题考查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步骤是吸附、注入遗传物质DNA、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细菌内病毒组装、病毒释放。

(4)乙肝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饮食,血液,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禽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传播。

(5)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加,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速度加快,以后发病人数减少是因为经过治疗人体产生了抗体所致。

(6)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一类代谢物,主要作用于细菌。

(7)防治传染病传播的方法主要有: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试题详情

27.(09上海卷)甲型N1H1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其主要原因是该病毒

A. 基因组变异过快

B. 基因复制和表达过程过于简单

C. 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宿主的相似性很高

D. 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

答案:D

解析:病毒是专营性胞内寄生生物,缺少代谢必须的酶及场所,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在宿主细胞内借助宿主细胞的酶系统来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

(09天津卷)7.(14分)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左表为A型和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决定基因,右图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

血型
A
红细胞裂面A抗原

抗原决定基因
(显性)
O

(隐性)

据图表回答问题:

(1)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     (常/性)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2)母婴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原因是在母亲妊娠期间,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剌激母体产生新的血型抗体。该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引起红细胞破裂。因个体差异,母体产生的血型抗体量及进入胎儿体内的量不同,当胎儿体内的抗体达到一定量时,导致较多红细胞破裂,表现为新生儿溶血症。

①II-1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引起该病的抗原是           。母婴血型不合  

        (一定/不一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②II-2的溶血症状较II-1严重。原因是第一胎后,母体已产生      ,当相同抗原再次剌激时,母体快速产生大量血型抗体,引起II-2溶血加重。

③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当溶血症新生儿哺母乳后,病情加重,其可能的原因是                            

(3)若II-4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          

答案:

(1)常   若IA在X染色体上,女孩应全部为A型血,若IA在Y染色体上,女孩应全部为O型血。

(2)①胎儿红细胞表面A抗原  不一定

②记忆细胞

③母乳中含有(引起溶血症的)血型抗体

(3)IAi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与免疫有关的知识。(1)假设IA在X染色体上,则女孩应全部为A型血;若IA只在Y染色体上,则女孩应全部为O型血与题意不符,所以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①II-1 为A型血,II-1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引起该病的抗原是胎儿红细胞表面的A抗原。母婴血型不合不一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②II-2的溶血症状较II-1重,原因是第一胎后,母体已产生记忆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剌激时,母体会快速产生大量血型抗体,从而使II-2溶血加重。③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当溶血症新生儿哺母乳后,病情加重,其可能的原因是母乳中含有引起溶血症的血型抗体。(3)若II-4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IAi。

试题详情

23.(09上海卷)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解释的是

A. 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

B. 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

C. 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

D. 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

答案:A

解析:一种病毒表面往往有多种蛋白质分子,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这种病毒的不同抗体。

试题详情

2.(09上海卷)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A. 白化病                B. 炭疽病

C. 结核病                D. 狂犬病

答案:D

解析: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由基因控制;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二者都是细菌不是病毒;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试题详情

28.(09广东卷)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A. 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

B. 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

C. 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D. 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

答案:BCD

解析:病毒作为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所以A选项不对

试题详情

4.(09重庆卷)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甲型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 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 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 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 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答案:B

解析:效应B细胞不能使靶细胞裂解;吞噬细胞不能形成效应细胞,记忆细胞不能释放白细胞介素,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直接判断选择支的正误。此题为容易题,识记类。

试题详情

54.(09广东理基)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A.浆细胞             B.记忆淋巴细胞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

答案:C

解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体液免疫过程中会产生浆细胞和记忆淋巴细胞,而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因此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

(09四川卷)5.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肥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了免疫的相关的知识。A中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可以进行,因为抗原不一定要通过吞噬细胞暴露,可以直接传递给T、B淋巴细胞完成特异性免疫的过程;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B正确;C中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但体液免疫中抗原是可以直接传递给B细胞完成体液免疫的;D中淋巴因子是通过激活溶酶体释放相关的酶而加强了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作用的。

试题详情

2.(09浙江卷)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答案:B

解析: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可见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是无氧呼吸,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细胞免疫的途径。故选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